中科院博士黄国平论文致谢看哭网友:​“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魔叔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这是中科院一博士论文中《致谢》部分的开篇。

这一篇《致谢》,深深地感动了网友们,也因此走红网络。

央视网评论说:

比起泛滥社交网络的假鸡汤,这才是无名之辈的真实人生。

01

4月18日,中国科学院官方披露了这篇名为《人机交互式机器翻译方法研究与实现》的论文,作者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

《致谢》部分全文如下: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邱浩没能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我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开人世。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茔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电瓶进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身处命运的旋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身不由己。幸运的是,命运到底还有一丝怜惜。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进入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我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胃溃疡和胃出血也终与我作别。

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看这篇文的时候,我感觉很难过。

这短短的一篇文,却是作者半生的总结。

十二岁母亲离世,十七岁父亲离世,那些照顾、陪伴他的人也相继离世,生离死别让黄博士痛苦与无奈。

然而更痛苦的是贫穷,家徒四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然而他辛辛苦苦抓来的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

除了生活中的贫困,精神上的刺激也让黄博士难以忘却,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

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一直盼着走出大山”的黄国平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快扛不下去了,他的信念很简单: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致谢》结尾,他写道:“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读到这里真的泪目了,我想起了罗曼·罗兰的那句话: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黄博士,真的是一位善良又质朴的人!

02

网友说,这就是当代版的《送东阳马生序》。

黄博士说,“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

即使家徒四壁,他依然能为读书感到开心,这正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相合。

有网友评价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黄博士就这么和命运抗争着,一路走出小山坳。

黄博士2017年博士毕业后,入职腾讯公司,从事人工智能翻译工作,目前事业已小有成就。

黄博士的伯父黄世俊说,黄博士上面还有一个哥哥,虽然成家了,但是经济条件也不好。

“他(黄博士)当时从学校放假回来,我去他屋里一看,老鼠在土墙上打了一个洞,泥巴都落到他床上。”

黄世俊说,前些年,侄儿当时已经读完博士回来,穿着依旧很朴素。走在外面被人看到了,有人私下嘀咕说:“还说那个娃儿是读了博士回来的哦,没想到穿成那样(很朴素)”。

黄世俊对这些言论却不以为然,他觉得侄儿这样很好,说明侄儿没有忘本,他觉得侄儿给整个家族争了光。即使已经出人头地,拿着一般人企及不了的工资,黄博士也没忘本,依然保持着一颗朴实的心。

网友找到了黄博士的照片:

他的眼里真的有光。

4月19日,论文走红后,黄博士通过媒体发文,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向网友留言表示歉意和谢意。

全文如下:

各位网友好:

我是黄国平,因博士学位论文致谢意外受到大家的关注。网络流传的致谢是被人节选后发布到网上的,现将完整版本附后(隐私相关的敏感信息已被隐藏)。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我先后就读于炬光小学和大寅镇中学;2004年升入仪陇中学,2007年在绵阳南山中学复读;2008年进入西南大学,2012年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博连读,导师为宗成庆研究员,并在2017年7月毕业。现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继续博士期间确定的研究课题,持续向目标靠近。

作为众多从大山走出来的学生之一,受益于国家、政府、学校、社会以及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包括但不限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中学、绵阳南山中学、西南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尤其是博士导师宗成庆老师的悉心培养,我才能走到今天。还有许许多多我没办法列举的好心人,在此一并感谢!

目前科研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网上的留言与讨论,朋友的问候与关心,很多无法回复。在此向各位致以诚挚的歉意和谢意!也祝愿大家努力终有所成!

黄国平敬上

2021年4月19日

这是他写的《致谢》的原版:

最后的几段,都在表达他的感谢。

我能感觉到他真的是特别温和善良的一个人,所有给予他帮助的人他都记在心里。

这才是中国真正需要的人才,不只是智商高、学历高,更重要的是懂得感恩。

即使受尽了苦难,也始终对人间满怀善意,也始终对生活满怀感激。

我看到他的致谢里感谢了那么多人,但我觉得,他最应该感谢的是自己。

身在泥潭,志在远方,如果不是他有坚定的信念,以及日复一日的努力,那么他也许一辈子就被困在大山里。

如果他中途放弃,那么他也永远不会有出头的一天。

苦心人,天不负,他的命运,由他自己改写。

他从黑暗中走来,生活本没有光,他便将自己变成了光。

这才是生命该有的样子。

黄博士,好样的!

03

最近几年,我经常听到一个问题:读书到底有没有用?

黄博士的经历就是很好的回答。

人生之路如果有捷径,那么读书就是最好的一条。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最坚定的真理。

我很敬佩张桂梅校长,她成立了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专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

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张桂梅校长的校训是: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张桂梅校长做的这一切,让大山里许许多多女孩看到了山外的世界,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读书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或许是与命运抗争的唯一途径,那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呢?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读书不一定能改变收入、社会地位,但一定能丰富精神世界,在困境中逆流而上。

读的每一本书就像吃的每一顿饭,日积月累。我们今天读的书,都是为了在将来可以以一种更开放、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和了解这个世界,去构造自己强大的精神世界。

读了书,我们才不会因为无知而浅薄,才不会因为无知而傲慢。

读书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出人头地,也不应该是为了大富大贵,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更优雅、更有尊严地活着。

说出“读书无用”的人啊,一定没读过多少书,所以他永远不可能体会到什么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海子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读书虽苦,却是你看清世界的道路。

最后送大家一首苏轼的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