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简介

楷书是一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楷书实际有很多种类别,书法录网经过我们的仔细推敲,决定把楷书分为六大类,分别为:二王体、瘦金体、魏碑、唐楷、小楷和墓志铭。如果各位书法爱好者觉得需要补充或者指正的,欢迎联系我们。我们会认真采取您的建议的。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比划,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有模楷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

于是在汉代千姿百态的隶书园地中,就直接孕育出了楷书书法艺术。遵循其规律,将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两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0)

相关推荐

  • 隶书出现标志新书体的到来,和全新书法审美图式的出现

    <说文序>:"秦书有八体:一月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顾恺之论画 所以,我们常说"秦汉篆隶" ...

  • 楷书四大家简介及其书法特色

    (1)欧阳询,唐代名臣,官至太子率更令,楷书四大家之一,欧体字方圆兼备,结构严谨,取右上势,多相背结构,横竖撇捺无明显粗细之分,初学者较难掌控,造诣最高,"楷书第一". 欧体 欧体 ...

  • 唐-越州都督《符璘碑》楷书碑文及符璘简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6473ac50102yklw.html唐-越州都督<符璘碑>楷书碑文及符璘简介 (2018-12-04 06:34:45 ...

  • 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的特点简介

    组成成员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唐初欧阳询.盛唐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頫. [注,不含晋·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 ...

  • 我这里整理了一个关于中药剂量的一个常识的简介,分享给各位朋友。

    关于度量: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但是通过中医的学习会发现度量衡还是很混乱,半斤八两,那么一两是多少呢?还有论钱论厘的,有的说一小勺,有的说一小杯,有的说一小碗,你怎么弄?我这里整理了一个关于中药 ...

  • 趋势丨蔗糖理想替代品——阿洛酮糖简介

    导语 作为蔗糖的理想替代品,阿洛酮糖是什么?有何特点? 文:中国食品报网丨欣文 图:Stockfood 我们曾分享过一篇关于甜味剂的解读文章,对甜味剂的优点及工业应用进行了介绍,指出世界范围内无糖和低 ...

  • 李默飞个人简介

    易学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自古就充满了无限的神秘,一直是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学科.古往今来有无数名人都在易学上有突出成就,如谷鬼子.诸葛亮.袁天罡等名人.近当代更是涌现出数不胜数 ...

  • 冉龙清老师个人简介

    国际易学联盟副主席 四川易经协会名誉会长 中华易经风水学院常务院长 中国易经协会会员 四川周易研究院副院长 本人于五十年代中期出生于寺庙林立的大巴山中麓,其间多有大贤隐士深隐于此.上小学初中适逢&qu ...

  • 夏献征楷书《重建滕王阁记》拓片

    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江西巡抚刘坤一重修滕王阁,刘绎撰文,夏献征书碑.此碑已毁于战乱. 夏献征书法为寸楷,崇柳(唐柳公权)而兼欧(唐欧阳询),笔画规整妥帖.一丝不苟,清新爽利.劲健有力,结体紧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