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张图,管窥一座筹建中的茶文化收藏馆的库房 !
朝阳大学旧时校门“南有东吴,北有朝阳 ”这句民国老话中的“朝阳”就是今天想要聊聊的朝阳大学。(“东吴”是指当时在苏州的东吴大学,旧校址应该在今天的苏州大学)偶得一本民国刊印的朝阳大学1932年校友录,对这段历史作了一些了解。
其实,朝阳大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法科大学,创办于1912年。1949年改建为中国政法大学——此政法大学不是今天的中国政法大学。今天的中国政法大学,是1983年5月在原北京政法学院的基础上复建的,与1949年中国政法大学恰好同名而已。1950年,与华北大学、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合并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可以说,中国人民大学里有它的传说。
朝阳大学在北京朝阳区吗?还真不是。原校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大概是今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北新仓中医研究院等机构所在地。创办人汪有龄。汪是钱塘名门,在日本留学后在国内任职律师,他牵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法学会——北京法学会,后来就依靠该学会成立了朝阳大学。朝阳大学是当时一流的法科大学,曾有“无朝不成院,无朝不成庭”之说,意思就是,当时法院工作的人士,多数都是朝阳大学毕业的。董事长为居正,参与武昌起义的元勋之一,曾参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
1932年朝阳大学校长江庸1932年,朝阳大学的校长是江庸。这个人是民国时期法学界的大牛人物,早年留学日本,曾经服务于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代政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手书邀请他出席第一届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江庸在1920年还兼任过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竟也是古物圈内人。
毕业录之序,皆为当时名士所作,这也是当时的潮流1929年10月,朝阳大学曾更名为朝阳学院,规模也更大,从最初的招生规模二百多人增至二千多人。同年,国民政府顾问、巴黎大学讲师艾斯加拉出席海牙会议时称,朝阳大学为中国最优之法校。当时声望无两。下面,送上朝阳大学的旧时校园风景。往事杳杳不可见,只好在图文中追忆一下。
令人称奇的是,在“本校前任教员一览表”中,竟然发现了李大钊的名字!李大钊是河北人,曾在朝阳大学授课社会学。这本册子是1932年出的,而李大钊在1927年已经牺牲。也就是说,这本册子出版时,前任教员李大钊已经永远地离开5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