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中这些珍贵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读!

导读

我为了看《针灸学辞典》的稿子而查阅一些医学文献。当看到了书中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这两句话时,蓦地使我想起灸法在中医治病的重要性,此中蕴藏着科学的奥秘,必须加以重视,切莫把它忘了。

艾灸能起沉疴

在前年盛夏之夜,邀请一位罗医生纳凉漫谈,抒发对医学的见解。罗医生是搞针灸的专科医生,特别对运用灸法有较深体会。我知道他擅长此道,要求他讲讲艾灸的经验。他提到最近治疗的一位女青年,患痛经病已有四五年之久。每逢经期,痛不可忍,直至床上翻滚,且四肢厥冷,虽经医生检查诊断,遍服中西药物和针刺治疗,但病情始终不见减轻。

后到罗医生处诊治,亦只是企图侥幸一试而已。罗医生为之采用隔姜灸,艾炷中等偏大,灸关元、水道二穴七八壮,隔天灸一次,仅灸十余次,共计一个多月,这个顽固的痛经病居然痊愈了,随访半年,皆未见疼痛复发。

我听了以后,既加深认识了灸法奏效之奇,又钦佩罗医生用灸之妙。这又不禁使我回忆起自己曾遇到一个重症痢疾的病人,历经数医治疗,汤药频进,症情加剧,已经出现神志昏迷、脉象微细等危象,我应邀诊视,初投汤药无效。后转用太乙神针灸法,持续熨灸天枢、关元二穴数小时。施灸后次日,病人神志顿见清爽,痢止而脉转和,不三日而痊愈。

像这样用药物、针刺等治疗无效而最后以灸奏功的例子并不少见,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一书中记录了很多用灸法起沉疴的病案,我们若仔细阅读,必能开卷有益。

较广泛的适应症

灸法是经历几千年临床实践验证有效的一种医疗方法。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所谓“七年之病”,是指一些疑难顽固的慢性疾患;“三年之艾”,则表示用艾以陈者效力较好的意思。

孙思邈也在其著作中有“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的记载,“灸法、汤药、针刺”各有特点,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有关古代论述灸法的专著,现尚存有《明堂灸经》《备急灸法》《扁鹊心书》等书,其中记述灸法的适应证很广,有内、外、妇、儿、伤科的一些疾病,不胜枚举。

试举几种病证为例,看看这些疾病的灸治疗效如何,以资参考。头风疼痛,有的病情顽固,虽在医学很发达的今天,也往往难以除根。宋代《针灸资生经》载:“有士人患脑热疼,甚则自床投下,以脑拄地,或得冷水粗得,而疼终不已,服诸药不效,人教灸囟会而愈。热疼且可灸,况冷疼乎!”

另如金元医家张洁古,他自己“病头痛,每发时两颧青黄,眩晕,目不欲开,懒言,身体沉重,兀兀欲吐”,这个严重的头风痛,最后也是以灸侠溪穴痊愈。又如久病突然出现呃逆,一般多属危象,《针灸资生经》载:“族中有霍乱吐利垂困,忽发咳逆,遂至危殆;与鄜延陈中裕病伤寒,咳逆甚,气已不属,皆一灸而愈。”

又认为伤寒咳为恶证,载有“施秘监尊人患伤寒咳甚,医告技穷,施检灸经,于喉结下灸三壮即愈,盖天突穴也,神哉神哉!”王执中以惊异和叹赏的语气记述了灸法奏效的神奇。

危急重症可收奇功

记得从前有位青年针灸医生,颇为得意地同我谈起一个验案:他治疗一休克病人,已出现四肢逆冷和无脉症状,在急迫情况下施用了一次灸法,艾灸太溪穴十壮以后,竟得脉回身温,把重症抢救过来。他向我请教,为什么灸法会有这样大的作用?

我听完了他讲话从书架上拿出《伤寒论》将其中相关内容给他一阅:“少阴病,吐利……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书中注释指出灸少阴应是太溪穴。

晋代葛洪对于艾灸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的作用也是甚为了解的。他说:“犹施灸者,术虽殊而救疾均焉,况起死回生,孰若灸法之神且速耶!”在他所撰《肘后备急方》中载述很多应用灸法治疗危急病证者,仅就霍乱一证而言,书中载:“卒得霍乱,先腹痛者,灸脐上二十四壮,甚者至三十、四十壮;先吐者,灸心下巨阙十四壮,并治下利上气;先手足逆冷者,灸三阴交;转筋者,灸涌泉穴六七壮”。

葛氏并强调说:“灸霍乱艾丸苦不大,壮数亦不多,本方言七壮为可,四五十无不便,火下得活。”虽然古代所称的霍乱,其中可能包括急性胃肠炎等疾患,但据其所载,都已濒临危重阶段,而皆恃灸法以回春。

保健与长寿

灸法之妙,不仅在于能够治疗疾病,在预防医学中也有很大价值。如唐代《千金要方》中曾说:“凡入吴蜀地游宦,身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入也,故吴蜀人多行灸法。”近时对脑出血、高血压一类疾病,几乎都畏灸如虎,而在《神灸经纶》中则载列了预防中风的9个施灸穴位。明代杨继洲也竭力提倡预防中风施灸法。

灸法还特别适用于老年医学,它能使人健康长寿。《明堂灸经》和《铜人针灸经》均有膏肓穴“灸讫后令人阳气康强”之说。《灵光赋》载灸“膏肓岂止治百病”,其意正好相同。《针灸资生经》还引载了灸神阙穴的一段实践:“郑纠曰,有一亲卒中风,医者为灸五百壮而苏,后年逾八十……不惟愈疾,又能延年。”

至于常灸气海、关元而达到健康长寿,则前人记录更多。明代俞弁《续医说》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健。或求其术,曰:吾无他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这是常灸气海穴而得长寿的有力佐证。

孔丘有“无病而自灸”这句话,其结果达到了“自灸而无病”的目的!

善于继承,敢于创新

灸法在现代中医界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根源,在医家仍是没有深入了解它的重要作用。有人认为灸系火法,利少弊多,或害怕灸疮易于感染,避免横生枝节,也有认为不如施用针刺简捷省事。

病家则畏艾灸灼痛,灸后会遗留瘢痕。还有不少人则认为灸治只适用于沉寒痼冷、无脉亡阳之证,而不适用于其他疾病。以上种种,恐怕都是导致今日习于用针而少于用灸的因素。

灸法不仅适用于阴证、寒证,也可应用于阳证、热证。历代医书中有关灸法治疗急性炎症性和发热性疾患的记载,是屡见不鲜的。问题在于施灸方法和取穴是否恰当。

《神灸经纶》有一段话说得很中肯:“灸法要在明证审穴,证不明则无以知其病之在阴在阳,穴不审则多有误于伤气伤血,必精心体究,然后可收灸治之全功,而见愈病之神速也!”

灸法中有明灸(直接灸)和隔灸(间接灸)之分,隔灸又可分为姜灸、蒜灸、盐灸、药饼灸等多种。目前用灸法者一般多采用艾条灸或温针灸,一不着皮肤,二觉烫即移,但与古代所用的灸法,其效果有些许差异。

至于灸疮问题,也得全面考虑。曾记得早年有一位患者告诉我,他曾经患过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遇到一个“土郎中”,给他施用灸法,但所用的是大艾炷着肤灸背部穴位,皮肤溃烂达数月之久,嗣后,灸疮结痂,而关节炎十余年来未见再发。

灸疮原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只要我们保持创面清洁,一般不会引起感染。不过在应用灸法时,艾炷以稍大一点效果较好。《针灸资生经》里有“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白吃痛苦),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之论,说明应用艾炷应该较大一些,但究竟要用多大,还要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年龄大小及疾病情况而定。

看到这里,老师也颇多感慨:我一友,略懂中医,也跟师傅学过一种灸法---灯火灸。

90年代初,他三爹莫名腹大如鼓,多方求医不得,并被劝返,在家卧床;我友年轻,上去在三爹肚脐周围就是三灯火......

打这以后,三爹度日如年!

每天至少要用一圈纸巾,擦拭从溃疡处流出腥臭黄水。那时的农民老实,亲侄子回乡来探望自己,又为自己好,上了三灯火,结果.....

因是被医院退回家的,就没再做任何处理,只等老天爷开眼了。流腥臭黄水后一个月后,竟然痊愈!

三爹今年70大点,经常骑车10几里路,去钓鱼。

来源:中医艾灸,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

  • 『古方新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针灸学术思想浅析

    <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公元652年,为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孙思邈(约公元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因自幼赢弱多病而发奋学医.据<旧唐书孙思邈传>记载:&qu ...

  • 史料中这些惊人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读!

    ★ 1 艾灸能起沉疴 最近调理的一位女青年,患痛经病已有四五年之久.每逢经期,痛不可忍,直至床上翻滚,且四肢厥冷,虽经医生检查诊断,遍服中西药物和针刺治疗,但病情始终不见减轻.后用艾灸进行诊治,亦只是 ...

  • 裘沛然:史料中这些惊人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读

    2019-07-15 06:59 导读:在秋凉季节的一个雨夜,我为了看<针灸学辞典>的稿子而查阅一些医学文献.当看到了书中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这两句话时,蓦地使我想 ...

  • 史料中这些惊人的用中药艾条艾灸案例,值得拜读!

    ★ 1 艾灸能起沉疴 最近调理的一位女青年,患痛经病已有四五年之久.每逢经期,痛不可忍,直至床上翻滚,且四肢厥冷,虽经医生检查诊断,遍服中西药物和针刺治疗,但病情始终不见减轻.后用艾灸进行诊治,亦只是 ...

  • 珍藏版!中医中常用穴位和艾灸功能总结(建议收藏)

    常用的主要经穴 药有药性,穴有穴性.掌握了药性,可据此处方遣药:同样,掌握了穴性,在随症取穴时,就有了依据.以下将常用的主要经穴,依其性能分为三类,可供艾灸临床辨证施治.立法选穴参考. (一)补益类 ...

  • 一天中什么时候做艾灸最好?

    艾灸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调理的症状的不同而定.比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做;调理心脏功能,养心最好在中午11-1点做.具体可以参考子午流注来做调整.一般阴晴天也 ...

  • 珍藏版!中医中常用穴位和艾灸功能总结

    中医之声 公众号 常用的主要经穴 药有药性,穴有穴性.掌握了药性,可据此处方遣药:同样,掌握了穴性,在随症取穴时,就有了依据.以下将常用的主要经穴,依其性能分为三类,可供艾灸临床辨证施治.立法选穴参考 ...

  • 艾灸案例分析

    第一招(案例分析): 老王,男,68岁,6年前有过心脏支架安装史,在做扶阳固本灸时将窗户关的紧紧的,空调打开温度20摄氏度,艾灸期间一直在玩手机,还与他人闲聊情绪波动大,灸后未封穴,赶着做菜又直接碰冷 ...

  • 彭静山 艾灸案例:化脓性骨髓炎

    彭静山 艾灸案例:化脓性骨髓炎 张某某,男,54岁,锦西县西风街. 1968年7月9日来诊.左腿发咬骨疽(化脓性骨髓炎).经西医两次手术,术后形成瘘道,久不愈合.拍片检查仍有死骨,不宜再次手术.经用多 ...

  • 申脉穴,阳中至阳,夏季艾灸这个大穴,扶阳翻10倍!

    说到艾灸扶阳,大家第一个会想到关元,也有人会想到神阙.命门等.但是今天要介绍的是一个常人基本没用过.历代医家却非常重视的一个纯阳大药--申脉!! . 申脉穴,被称为"体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