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不及时,对患者生存影响大吗?
一开春,很多单位又到了年度体检时间。随后,一些员工带着发现肺结节的胸部CT片子来到胸外科诊室,询问医生。
“医生,我体检发现了肺结节,您看要紧吗?”
“这个结节看上去确实不太好,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
当进一步评估,差不多确定是恶性结节后,很多朋友都会询问:
问
“有手术机会吗?”
手术是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从胸部影像学上怀疑是“恶性”,到接受手术治疗,往往存在一段时间间隔,期间可能要完善分期检查及气管镜检查以进一步确认肿瘤的性质,并且排查有无远处转移。那么这段时间间隔的长短,会影响预后吗?
01
整体上肺癌手术延后一些影响不大
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对647例肺癌数据库中的病例进行筛选,最终纳入287例接受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的肺癌患者。然后,根据影像学怀疑肿瘤到最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时间间隔,将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30~60天,B组为61~120天,对两组的生存期(OS)进行比较(图1)。
图1. 研究流程图
结果如何呢?让人意外的是,两组的总生存(OS)曲线非常接近,A组和B组的两年生存率分别为94.1%和89.3%;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4.5%和75.1%;组间比较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的。也就是说,影像学怀疑肿瘤后,到手术的时间间隔长短,对总体人群的预后并没有显著影响。
图2. 总体人群中,两组的生存曲线
02
肿瘤直径大的患者,宜早些手术
虽然总体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但作者观察到A组在数值上的优势。因此,他们又进行了亚组分析。对于早期可手术肿瘤,肿瘤原发灶大小,也就是T分期非常重要,作者以此为亚组分组依据。
结果发现,影像学上肿瘤直径≤3cm(cT1)的患者,是否延迟手术治疗对其生存率仍无明显影响。
然而,肿瘤直径3~5cm(cT2)的患者,A组和B组的生存曲线明显分开,5年生存率分别为85.4%和59.8%,P值有统计学意义(图3)。
也就是说,对cT2患者,胸部影像学怀疑是肿瘤到手术间隔30~60天的患者,5年后有8成以上存活,而延迟手术(B组)的患者,仅6成存活;前者较后者死亡风险可降低76%。
图3. cT2亚组中,两组的生存曲线
所以,肿瘤直径大的肺癌患者,宜早些手术,不然会对预后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03
哪些因素延迟了肺癌手术?
如果胸部CT怀疑是肿瘤,为什么不抓紧手术呢?现实中原因可能很多,本研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等待病理确诊的检查,如气管镜和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等(图4)。作者统计发现,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等待时间比气管镜还要延长11天。
图4. 研究队列手术延迟的原因
当然,作为回顾性研究,肯定是存在不少缺陷的。但看完这篇报道,大家心中肯定会想:如果胸部CT上怀疑是恶性肿瘤,一定要早手术。这个想法是没错的,但这段时间内确实需要做很多事,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梳理一下。
肺癌的“早筛早诊早治”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现在往往通过胸部低剂量CT(LDCT)进行肺癌早期筛查,当肺部结节太小无法判断性质时,医生会建议我们定期随访。如果多年后结节大小、形态都没改变,那万事大吉,一般是良性结节。但当怀疑是肿瘤,可能存在手术指征时,我们就要进入肿瘤评估和手术的诊疗流程了。
手术看似很简单,就是切除病灶,但这一流程其实非常繁琐(图5)。其中两步关键的是经分期检查确定无远处转移灶可手术,另外就是通过必要的气管镜或CT引导下肺穿刺等手段确定是恶性(影像学上基本确定恶性的除外)。这期间,还要经过肿瘤科、呼吸科、胸外科医生等参与的肿瘤多学科讨论。意见统一,确定无误后,才安排手术。
图5. 影像学疑诊肿瘤到根治手术期间需经过的诊疗流程
这么看来,从胸部CT怀疑恶性,到最终手术的时间,确实不是我们个人所能决定的。特别是业务繁忙的大型医院,病人实在太多,有时一个检查都要预约很久。目前,各大医院也在优化这些流程,希望能尽早为病人提供这些服务。
04
对于我们来讲,应该做哪些?
首先,定期检查很重要。比如单位的年度体检,如果发现了肺部结节,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随访。发现肿瘤标记物升高的,自己也要稍加重视,一般一月后复查,但也不要过于焦虑。
如果需要手术治疗,不要焦虑,规范、完整地进行每一项术前检查。如果肿瘤还小,不用太过担心,手术延迟一些影响不大。如果肿瘤稍大(3-5cm),建议尽早手术。
希望朋友们看到这里时,能对肺癌早筛早诊早治有新的认识。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牛年更牛。
参考文献
Florian Ponholzer, Veronika Kroepfl, Caecilia Ng, et al. Delay to surgical treatment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and its impact on survival in a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cohort. Sci Rep. 2021;11(1):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