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斯特罗姆
李笠
李森:各位同仁,下面进行中华文艺复兴论坛的第一论。请著名翻译家、诗人李笠先生演讲,演讲的题目是“特朗斯特罗姆——诗与生活”,李笠先生演讲以后,然后进行李笠先生与在场的各位同仁互动。然后请大家到时候发言,发言的题目就是“翻译体诗歌与纯正汉语诗歌的学术问题探讨”,第二个问题是探讨李笠与马悦然之争。好,下面请李笠先生演讲。
李笠:很高兴来云大。这是缘分。缘分的意思是说,去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他的获奖跟你们的院长李森有某种关系。2010年四月有几个几个北欧诗人来中国参加黄山诗歌节。其中一个是瑞典诗人,也是诺贝尔评委,叫谢尔埃斯普马克。他跟特朗斯特罗姆关系很好,写过一本关于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专著。他们是同龄人,都过了八十。但从诗的角度来说,特朗斯特罗姆要高出一筹,并深受艾斯普马克的青睐与爱戴。艾斯普马克在诗歌节期间认识了一些中国的诗人,包括李亚伟,默默,赵野,周强等第三代诗人。李森也在场。李森当时竭力向他推荐特朗斯特罗姆,使他对特朗斯特罗姆在中国的影响有了一个生动直接的印象。他在授奖词里面提到这一点。他提到不少中国诗人把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作为自己写作的一个范例。所以,今天到云大来讲这个特朗斯特罗姆,我是非常感谢李森的。我记得他当时差不多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在跟埃斯普马克谈诗歌的问题,让他把这个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
现在我回到“特朗斯特罗姆-诗与生活”这个题目上来。特朗斯特罗姆生活在斯德哥尔摩。他是一个把诗歌紧紧跟日常生活嫁接的一个诗人。他的作品多来自瑞典的自然风光,他夏天居住的波罗的海的岛屿仁玛尔到,来自他的日常生活,如在森林散步,开车,旅行等等。这里你们看到是我拍摄的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夏天。往前500米,就是bergstigsvägen,特朗斯特罗姆现在住处,一个斯德哥尔摩的景点,很多游客在斯德哥尔摩都要到这里来,我们看到的是斯德哥尔摩的老城。这是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厅,也叫蓝色大楼,是一个新古典主义建筑,我们看到它有希腊建筑的元素,诺贝尔颁奖仪式就在这里举行……这是波罗的海,特朗斯特罗姆的一首长诗, 也是代表作就叫《波罗的海》,这是在波罗的海夏天度假的一个场景。这些礁石都是冰川时期留下来的,非常光滑,裸身躺在上面,望着蓝天,会让人神思飞扬。这是特朗斯特罗姆的家,这是他接待客人的地方。他的房子不大,三间,很简单,也很朴素。这张照片是2011年圣诞节。他的妻子莫妮卡在倒香槟酒……老头喜欢喝酒,我跟中国诗人说,你们去的话一定要带一瓶上等的威士忌。这是他在用左手弹琴,他右半身瘫痪,只能用左手弹琴。这是他在散步。他几乎每天都要作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散步……这是2001年他的诗集出版的时候在故宫里边。这张是西川陈东东等诗人和特朗斯特罗姆在北京的一家饭店吃饭。这是在瑞典大使馆,老头在为中国读者签名…… 这间小木屋就是著名的蓝房子,世界各地的许多诗人都到过那里。这是在我家里,那是2007年,特朗斯特罗姆因中国诗人严力和麦城来瑞典而特意到我家作客。吃过晚饭,朗诵完诗歌,天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受到特朗斯特罗姆赏识的两位中国诗人陪着老人走入沉沉的黑暗……
这幻灯片走得太快了。但你们一定目睹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一个非常田园化的世界。斯德哥尔摩,或者说整个瑞典感觉就像是一个现代化的唐朝,非常干净,安静,清净。
那么,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呢?你们很多人一定读过。在他的诗里,自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他的早期作品。他轰动了瑞典诗坛的第一本诗集《十七首诗》最大特点就是那些取自于自然的意象。它们精准,精致但同时有突兀惊人,注入了诗人的品性和视野。诗集中有三首专写波罗的海岛上秋天景色的,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风暴》。此诗用的是萨福体,即以古希腊著名女诗人萨福命名的诗体。诗体在翻译后失去了原有风貌,我只保存它的音节和节奏。诗是这样的:
突然,漫游者在这里遇上古老
高大的橡树,像一头石化的
长着巨角的驼鹿,面对九月大海
墨绿的堡垒。
北方的风暴。正是花楸树果子
成熟的季节。在黑暗中醒着,
能听到橡树上空的星座在自己
的厩中跺脚。
特朗斯特罗姆被称为“隐喻大师”。我们在这里看到瑞典随处可见的橡树。但在诗人眼里,橡树第一次变成了“一头长着巨角的驼鹿”。诗人出色地完成了颠覆习俗,给事物重新命名的诗歌任务。接着,诗人用丰富的心理体验,生动地把大海比作成“墨绿的城堡”,一个巍峨浩大,坚不可破的世界。大海这个意象多次在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里出现,在他后期诗歌里,大海变成了一堵墙。
这首诗最出彩的地方是最后一句:在静中听到橡树上空的星座在厩中跺脚。一个神奇的隐喻,我们读者会联想到人头马,清晰地看到马蹄一样踩踏的星星,并听到轰鸣的马蹄声。星星跺脚的景象,可能只有在北欧这种环境里才能感受到。这种空旷神秘的静,布罗茨基也在他的一篇散文里描述过,他说,你在彼得堡,你能听到波罗的海对岸针掉落在地上的声音。这种静在你们云南的一些地方可能有,但在别的地方……中国是一个非常喧嚣的地方。北欧的静养育了聆听静的耳朵,或确切地说,心。
下面我来谈谈特朗斯特罗姆《十七首诗》里的第一首《序曲》。这首诗灵感于他的一次跳伞经历。
醒,是梦中往外跳伞
诗的第一句用石破天惊的姿态洗新了读者的耳目。此诗把跳伞过程,由天空向地面的运动,通过一连串意象,塑造跳伞者内心的神秘感受。而这一切,似乎又指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即,“当穿过这死亡漩涡之后,是否有一片巨光在跳伞者的头顶上打开?” 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思考余地。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诗人对世界感受的独特方式,它也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一个标志性的特点,即诗人所说的诗是感受,是对神秘世界的揭示。另一个特点,就是意象的突兀的精准。比如像“树根在地下甩动灯盏”和象征降落伞的“青铜时代的小号”等等等等。《十七首诗》里对自然的特朗斯特罗姆式的感受,在《水手长的故事》也可以略见一斑:
没有雪的冬天,海是披着灰色羽毛蹲着的山的亲戚
转瞬发蓝,长时间同色如山猫的波浪
在沙滩上徒劳的寻找栖处
这是在讲冬天的景色,是长时间凝望大地之后出现的内心的景色。它是慢的果实。诗的结尾写出了一种艰涩的生存状态。我在北欧生活了二十多年,冬天在瑞典北方,靠北极圈的地方日照时间只有两小三个小时,太阳像一个巨大的一千瓦的灯在天际移动。有光,但没有热。夜晚会出现因太阳风暴而形成的北极光,那里,生与死,瞬间和永恒会比阳光温暖的云南或江南显得咄咄逼人。于是,敏锐的心写到——
在那里,唯一的幸存者必须坐在
北极光的炉旁,倾听
冻死者的声音
“北极光的炉旁”,一个多么奇妙的隐喻,它再次展示了诗人非凡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把握。刚才所过,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一般从日常生活着手,除了刻画对自然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旅游诗。他到过上海,写过《上海的街》。早年他留恋非洲,他十五岁之前一直在做去非洲旅行的梦,他去过很多非洲的国家,写过一首《非洲日记》。但这些旅游诗,因为新的视野,总给读者带来惊讶和思考。它们不是浅薄的流水账。比如说他在美国写的那首《俄克拉荷马》,他是白描描写:
火车停在南方土地,纽约大雪纷飞
这里,你夜间可以穿着衬衣行走。但路上空无一人
只有车辆带着自己的光芒飞过。一个个飞碟
有人把特兰斯特罗姆视作印象主义诗人,有人说他是象征主义诗人,也有人认为他是超现实主义诗人,但我认为,他更像是魔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从生活中的某个场景出发,捕捉事物的特点,在描述和展示过程中突然打开一个如梦似般的景致,比如像“像船穿越沉沉迷雾/而不被雾所发现。寂静/信号是灯笼幽暗的光芒” 或者像“朦胧的记忆沉入海底/在那里僵化成陌生雕像——你/的枴杖被海草燃绿/从大海返回是你全身僵硬”于是另一个世界悄然洞开,读者像阿丽丝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特朗斯特罗姆很多诗歌和音乐有关。《夜曲》是其中的一首,它给人一种舒缓,安静的感觉。我念一下它的第一段:
夜晚我开车穿过一座村子。
房屋向聚光灯走来——它们醒着,它们想喝水。
房屋,仓库,牌子,没有主人的车辆——
此刻穿上了生活——人在睡梦里。
……….
这首诗涉及到醒和梦的主题,也是贯穿特朗斯特罗姆整个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醒,是梦中往外跳伞。”诗人在《序曲》里写道。醒和梦之间那个悄悄经过的神秘始终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想体验,揭示,解答的一个东西。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的另一个主题是树。树在他的诗意生活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位置,从而
给他的诗带来了耀眼的光芒:
有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里匆匆经过我们
它有急事。它汲取宇宙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一只黑鸟
雨停歇。树停止走动。
它在晴朗之夜静静闪现
和我们一样,他在等待
空中雪花绽放的一瞬。
在多如牛毛,古今中外写树的诗作里,特朗斯特罗姆这首《树与天空》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他生动地写出了树与大地与天空的神秘关系,展示了它在树的身上看到的匆忙的人生。诗人晚年在《牧歌》一诗里写到:我继承了一座黑暗森林……但今天我走入另一座森林:那明亮的森林……我持有遗忘大雪的毕业证书,并且两袖清风,就像凉衣绳上挂着的衬衣。” 诗人至此已大彻大悟,而到了2004年,年越古稀的诗人在《巨大的谜》里看到:费解的森林/上帝身无分文地/住着。墙闪光。森林,树的总和,再次让诗人惊讶。森林,上帝,墙三位一体。如果森林在这里值得事生活的处境,那么上帝和墙则是生活截然相反的两极;美与丑,精神与物质,善与恶等等等等。而生活永远是费解的,就像谜,解开一个,地下又冒出一个。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可分成三个部分:短诗,散文诗,长诗。从严格意义上讲,他只写过两首长诗。《波罗的海》是其中的一首。全诗共六段,写得跌宕起伏,肆意纵横,把家史和人类的命运熔铸在一起。有的人认为特朗斯特罗姆最好的诗就是《波罗的海》,这里有不朽的特朗斯特罗姆式经典诗句:“它们(水母)如海葬后的花朵飘浮,把它们掏出水面,它们立即会失去原有的形状,就像一个无法描述的真理被打捞出沉寂,变成一团僵硬的粘块。是的,它们是无法翻译的,它们必须留在自己的元素里。”
在长诗和散文诗里,特朗斯特罗姆显得非常游刃有余,诗显得丰润饱满。但其实他最拿手的还是短诗。短诗体现了特朗斯特罗姆式的凝练。这里我想用瑞典语朗诵一首,《自1979年3月》,此诗讲词和语言的关系。我给大家背一下:
厌倦所有带来词的人,词而不是语言,
我走向雪覆盖的岛屿。
荒野没有词。
空白之页向四方展开!
我遇到雪上麋鹿的蹄迹
是语言而不是词
这首电报似的小诗我在《译者序》里专门论述过。语言是自然,整体,语言永远大于支离破碎的词。语言是场所,空间,意境。特朗斯特罗姆把这个空间打开,像中国的唐诗一样让你进入,感受,分享他鲜活的体验和经验。
刚才说了,凝练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的最大特点,而他的这一诗艺主要受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影响。罗马诗人认为:诗歌要短,写完要放上几年,要不然就会后悔。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产量不高,他每四五年发表一本诗集,诗集一般都不超过二十首。但他的诗百分之八十可以说是极品。第二个是东方的禅学,尤其是日本的俳句对他的影响非常大。细读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可以发现很多诗句受到日本俳句的影响。诗人一共写了65首俳句,不少俳句可以和任何一个日本俳句大师比美。他把那种精美的日本俳句写得海盗般强悍,充满波浪和船头冲撞时的张力。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特点我粗略地就谈这些。下面谈谈他本人对诗歌的看法。我在1991年夏天的时候给他做过一个采访。我问他诗歌的特点是什么,他回答说:凝练,言简意繁。我问他对诗歌风格的看法,他说诗人必须敢于放弃用过的风格,敢于忍痛割爱、敢于删减,如果必须的话,需要放弃雄辩,做一个诗的禁欲主义者。特朗斯特罗姆确实也是这样实践的。他的诗很短,没有多余的字。可以说他诗里的每一个字都放置在恰当位置。这本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特朗斯特罗姆诗全集》集收入了他所有的诗作,以及他的回忆录《记忆看见我》。当我问他诗的本质是什么时,他沉思了一阵,然后说:“诗是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再认识。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