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伤寒论总结性讲解(下篇)

少阳病,从病位来说,它涉及到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腑和 手少阳三焦腑,少阳的阳气虽然是比较弱小,不亢不烈,但是它对 全身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有促进和调节作用。少阳胆腑主疏泄,藏精之,寄相火,主决断,它对人的情绪的调节、心情的调节,它的 胆汁的排泄和贮藏的正常功能,对胃气的降浊、脾气的升清都有着 重要的作用。而手少阳三焦腑作为一个水火气机的通道,作为一个气化的场所,作为一个能量代谢的场所,它对太阳阳气的疏布,有 着调节作用。所以《黄帝内经》曾经说过“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因此,足少阳胆经虽然在人体的一侧,足少阳胆腑经虽然在 人体的一侧,但是胆也罢,三焦也罢,他的功能却是作用于全身的。如果说太阳主表,阳明主里的话,那么少阳它既不主表,也不主里。但是和主表、主里都有关系,后世医家就把这种特殊的功能称作“少阳主半表半里”。所谓“半表半里”就是“不表不里、非表非里”, 但是它绝不是一半表、一半里,更不是表里之间的夹层、表里之间的夹界,所以我们说,如果理解不好“半表半里”这个词的话,不 如你就干脆理解成少阳主枢。
晚成堂

追圣贤悟经典巧除百病。 尊岐黄学仲景誓做明医。 宣传中医,感悟人生,提升生命之质量。
19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少阳枢机的畅达,能使人体的五脏六腑的气机畅达,表里内外的气机畅达。还有足少阳胆经的经别和心 胆相连,这就沟通了心胆相关的联系。正因为如此,少阳病常兼有 太阳不和,兼有阳明不和,兼有太阴不和,兼有精神神志不宁。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只是一个轻微兼证的话,用小柴胡汤这一个方子 就可以了。如果它的兼证特别明显的话,那就需要加减了,所以在 小柴胡汤的基础上配合桂枝汤,那就是和解少阳,兼于解表,配合半个承气汤,那就是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兼以清里,配合甘草干姜 汤,那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兼以温补太阴,当然这个 方子里,也有生津止渴的天花粉,而那个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那就是针对少阳不和、心胆不宁,出现胸闷烦惊的证候的。你看这几个 加减方,或者涉及到太阳,或者涉及到阳明,或者涉及到太阴,或 者涉及到心主神志功能的失调,这正体现了少阳病作为一个枢机,它表里内外的影响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所以我们说少阳病有四大特 点:经腑同病的特点;容易气郁,容易化火的特点;容易兼夹太阳、 阳明、太阴不和的特点;容易化痰、生饮、生水的特点。
这是我们在治疗少阳病的过程中,都应当特别注意的。在少阳病的后面附了一个热入血室证,其实热入血室证不是少 阳病,而是妇女在月经期患外感,或者月经刚断患外感,那么这个外感可以是太阳病,可以是阳明病。然后血室空虚,邪气趁虚内入 血室化热,和水相结,由于胞宫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肝胆的正常疏泄 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瘀热结于胞宫,它就反馈性的影响了肝胆疏泄的失调。影响了肝经疏泄失调的可见胸胁下满痛,如结胸状, 并且出现瘀热上扰、肝不藏魂的暮则谵语,仲景用刺期门穴的方法 来泄肝经之瘀热。如果血热结于胞宫,影响少阳经气不利的,那可能就出现了寒热交错如疟状的临床表现,仲景用小柴胡汤。好了, 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发热,又可治疗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疟状。我们再总结一下小柴胡汤治疗发热。往来寒热、头疼发热、呕吐而发热、发潮热、差后复发热,还有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疟状。
但是治疗热入血室的寒热交错如疟状,我们必须在小柴胡汤的基础 上,加活血化瘀的药,丹皮、赤芍、茜草等等,这样才能够有比较好的疗效。因为小柴胡汤毕竟是治疗气分的一个方,既然病入血分, 所以一定要加入血分药。少阳病就这么多内容。至于太阳病,非常清楚,它是一组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下注、升降紊乱的证候,这是它的主要症候——脏虚寒证。那 么治疗呢?用四逆倍,它包括了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四逆汤等,来温中散寒、止泻。太阴病下利的主要特征是“自利不渴、大便稀 溏”,这点我们必须掌握,当然太阳经脉受邪,出现腹满时痛或者大实痛,治疗用桂枝加芍药汤疏通经脉、和里缓积。如果太阳经气血 失和,进一步发展成气滞血瘀,那我们就用桂枝加大黄汤,疏通经 脉、和里缓积、兼以化瘀止痛。如果是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出现的腹中拘急疼痛,那就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理缓急。而小 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这三个方都是以桂枝加芍药 汤为基础的,虚的加饴糖,实的加大黄。所以要学会这三张方子治疗腹满、腹痛的临实用。这三个方子治疗的证候,不在脾脏,而在 脾经,这要区别清楚了。
关于少阴病,病变的部位涉及到心、肾,从总体情况来看,它是以心肾阴阳俱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 证候。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所以病变涉及到心、肾那就出现了人体根本之气的动摇,所以少阴病应当说是 比较重的。因为心主火,肾主水,而肾中又内藏元阴、元阳,所以 就少阴本证、少阴脏证来说,它就可能出现寒化和热化两大类。当素体少阴阳虚而阴盛的时候,外邪从阴化寒就出现了少阴的寒化症, 少阴寒化证我们主要讲了阳衰阴盛的四逆汤证,阴盛格阳的通脉四 逆汤证,阴盛戴阳的白通汤证,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和阳虚身痛的附子汤证。当然在我们的讲义上,把胃寒剧吐的吴茱萸汤证,把肾 气虚,关门不固,脾气虚不能摄血而出现了下利滑脱,大便脓血的桃化汤证,都属于少阴寒化证中。
但是我说这两个方证不是典型的少阴寒化证,象吴茱萸汤证可以把它看作是少阴病的类证;而桃花 汤证呢,勉强可以说那是肾气虚、脾阳虚的一个证候,勉强可以把 它说成是一个少阴寒化证,当然桃花汤适应证有大便脓血,在“厥 阴病篇”的白头翁汤的适应症有大便浓血,我们应当注意这两个方 证的鉴别。当素体少阴阴虚而阳亢,外邪就容易从阳化热,而出现少阴的热化证。少阴热化证的一个证候是,因肾水虚于下、心火亢 于上,出现的心中烦,不得卧,治疗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也 是温病后期常用到的一个方子,有滋阴清热、泻南补北的作用。当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热与水结,这就形成了阴虚水热互 结的猪苓汤证,所以猪苓汤的适应证,可以是由阳明经热误下而来, 也可以是由少阴热化证而来。
形成阴虚水热互结证以后,它的临床表现:一组是小便不利;一组是可以饮水;一组是心烦不得眠。这 是它的三大组证,既然有水邪,而水邪是逆流横溢的、无处不到的、 变动不居的,所以水邪犯肺可以有咳嗽,水邪犯肺可以有呕吐,水邪浸渍肠道可以有下利,当然对于猪苓汤适应证来说,特别是它由 阳明来的,它还有些热,象脉浮呀、象身热呀,治疗用猪苓汤育阴 清热利水。应当特别注意的是:真武汤、猪苓汤、五苓散都有利尿的作用,又都是特别常用的三张方子,应当注意区别这三张方子的 适应证。对于少阴病来说,还涉及到太少两感证,涉及到少阴兼阳 明里实的证候,也涉及到少阴咽痛证,这些证候在临床上都可能遇得到,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注意区别清楚就可以了。六经病的最后一经病是厥阴病,关于厥阴病,我们刚刚讲完,厥者,尽也,极也。就单从厥阴这个词来说是阳气衰竭到极点,或 者说是阴寒邪气盛到极点,物极必反,穷则思变。
晚成堂

追圣贤悟经典巧除百病。 尊岐黄学仲景誓做明医。 宣传中医,感悟人生,提升生命之质量。
19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所以病到厥阴, 当阳气衰到极点的时候,那也许就死亡,也许像厥阴相火被阴寒邪气郁遏到极点的时候,那相火可能就要爆发,爆发,阳气就来复, 这就可能由阴转阳。所以“厥阴病篇”它的证候常常是或寒或热, 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或厥热进退,或死或自愈,,变化多端、错 综复杂,具有两极转化的特点。由于“厥阴病篇”我们刚刚讲完,我想这一部分内容呢,我们在这里就不再给大家作更多的总结。但是厥阴病两极转化的这种特点,我们应当能够掌握。在“厥阴病篇” 提到一些方子,在临床也是特别好用的,像治疗湿热下注下利的白头翁汤,象治疗血虚寒厥的当归四逆汤,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 汤,象治疗肝胃两寒,浊阴上逆的吴茱萸汤,象治疗回厥,治疗久 利的乌梅丸,还有“呕而发热者,小柴胡主之”,这些条文,这些方 剂,都是我们应当重点掌握的。
来源:《经方学苑》编辑发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