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得更少,成就更大

在职场上,列 To Do List 成了基本素养,不会列行动项清单,或者列的太少,就意味着工作不饱和。

当我们掌握了这个神技后,待办清单整个屏幕都放不下,即使996,007,工作还是越来越多。当投入越来越多,产出却没有提升时,就得反思这种方法了。

所谓行动项清单,就是将要做的事放进清单中。这些事情有的是自己想做的,有的是领导安排的,有的是临时加进来的,还有以前遗留的……

列了待办清单后,我们每天就是从清单里找一些能做的任务,做完一个划掉一个。

这样从早忙到晚,划掉了不少,但增加得更多。清单越来越长,焦虑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2010年,工程师迈克·鲁斯(Mike Rother)研究持续改善时就发现,行动清单项是最常用的改善方法,几乎所有管理者和工程师都用它指导行动,但是最终成效却不明显。

十多年过去了,行动清单是越来越流行,成为职场人无意识使用的工具。既然行动项清单效果不明显,为什么还长期存在呢?有很多原因:

1.划掉清单,让我们感觉很不错。

将任务从待办中划掉,或者移入完成列表,我们获得了短暂的快感。直觉上,做得越多,收获越多,将任务从 To Do 移到Done,让 Done 列表越来越长,这个过程都能让人上瘾。

另一方面,清单还能让我们逃避责任。当目标没实现时,看到长长的已完成列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能说我不努力?至少会把自己感动到哭。

2.列清单不需要思考。

王兴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而列清单却是个最不费脑子的脑力劳动。

这种发散式的,不需要深入思考的想点子,对大脑来说是最节能的默认工作模式。

写作的人也有这样的体验,不知道如何组织文章的时候,列个1,2,3,4,5,不需要结构,不需要逻辑,基本不用动脑子。

3.清单能解决当下之急。

清单是能解决问题的,但往往只针对当下问题的临时措施。这里着火了,把它扑灭;那里漏水了,把它堵上。不考虑问题背后根本原因的做法,对最终目标的实现贡献很小。

既然行动项清单效果不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吴军在硅谷来信中分享过一个成就公式:

成就=成功率 x 事情的量级 x 做事的速度

有效的成长,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增加成功率

增加成功率,首先得做基础成功率更高的事。通过买彩票成千万富翁的概率很低,加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概率就高很多。

选对大方向后,就是系统性试错。我称为「基于模型的单因素实验法」。先构建一个模型,然后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一个一个试。确保某个做法有效后,再去试下一个,成功率就一直提高。(关于这个方法,在知行地图有详细步骤)

为什么一次只做一件,成功率会更高呢?

清单消除法往往是「多因素实验」,也就是说会同时改变很多要素。就拿写作来说,单因素实验就是一次只改一样,比如只改标题,内容不变,根据反馈看效果。

等找到了一套起标题的方法后,再测试表达结构。很多人觉得这样太慢了,他们会在学了一个写作课后,将老师教的各种方法都一起用上。这样做即使有效果,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对了。如果没效果,就说老师教的方法没用。

只要我们缩短周期,逐个测试也可以快,别人一周迭代一次,我们一天迭代一次。以更小的迭代周期实现更快的速度。

提高事情的量级

第二个方法是提高事情的量级。量级不同于数量级,数量级是个、十、百、千、万这样的差别,而量级是一个比数量级差别更大的概念。吴军将量级形象的比喻成——芝麻、橘子、西瓜、大象、大山、地球、太阳、银河系这样大的差别。

提高量级,需要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它们的影响力更大,影响面更广。元气森林的创始团队,早年做心理测试,很快就做到了行业第一,每年几千万的规模。而元气森林在2020年,全年的销售规模就达到25亿。25亿在饮料行业还是小弟弟,可口可乐全年销售规模是800亿。

从商业角度来看,心理测试和饮料行业显然不在一个量级。

有了量级思维后,我们优先思考的不是想多做1%,而是想办法在更有影响力的事情中,参与1%。

加快做事的速度

加快速度有两个途径,一是使用工具,二是缩减流程,适合的工具往往也能缩减流程。别人需要10步完成的工作,我们只要7步就做完了。

我写文章用的是 markdown,排版和传图不超过2分钟,也不需要单独的步骤。排版在写的时候调用语法直接生成,图片上传到图床,不但节省了流程,文章同步到多个平台时也不需要再传一遍图片。

人工智能时代,重复工作都得想办法让机器做。塔勒布前天发了一个赞数很高的推特,大意是:

如果你的工作量在过去七年里没有(显著)减少,你很可能会被机器人或知道如何使用机器人的人取代。

未来,做出成绩的人,一定是会使用机器并创造机器的人。

你的能力=你+你控制的机器,

你的成就=成功率 x 事情的量级 x 做事的速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