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中这些原则,你知道几个?
2017-08-27 17:55
任何一张照片都是由若干构图元素组成的,其中包括点、线、形、色彩、明暗等。
这些元素在照片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或是主体,或是陪体,或是前景,或是背景,我们通过角度、位置、焦距等的变化,来协调并完成这些元素的组织过程,这就是构图。
了解构图的元素,我们就需要把这些构图元素依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秩序化,即构图的基本原则,其中主要包括对比、疏密、韵律与节奏、留白与视觉延伸等。
下面就跟大家讲讲构图的几个基本原则。
1、对比
对比是摄影构图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或称基本原则。
明暗、色彩、质感、形状、体积等对比,是形成一张照片的基础。
运用对比,可以增强主体的表现力,凸显主体对于陪体的特征要素,如在蓝色背景上的一朵红花,属于色彩对比的范畴;
而大门上的一对金属铺首,则凸显质感与形状的双重对比作用,诸如此类,不易而足,可以说对比在摄影构图中无处不在。
大小对比
大小对比是摄影构图中常用的形式之一。
总的来讲,大小对比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存在两个以上的被摄体,且其在体积、高度、宽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大小差异,如成人与儿童、篮球与乒乓球等。
二、是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特别是使用广角镜头时,这种透视会更加明显,如一组排列整齐、大小一致的陶器,在镜头中就会出现明显的大小对比效果。
大小对比可以提升照片的视觉张力,有效的突出主体的气势,增加画面的空间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摄影构图中并非只能“大的”才是照片的主体,有时“大的”被摄体只是“小的”被摄体的陪衬体,这一点也要特别留意。
明暗对比与画面反差
由于物体表面的自身颜色、光线强弱等的不同,会产生明显的明暗反差,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反差,营造出明暗对比的画面效果。
由于光线的存在,物体的受光面就会比阴暗面亮,这样就会产生二维图像的三维空间感,这对于刻画人物、静物等的立体效果非常有帮助。
在风光摄影中,合理的利用明暗对比,形成暗中有明,明中有暗、明暗相间等的效果,会使面面产生丰富的层次感。
抓住形状对比的趣味性
世间万物都是由各种点、线、面结合而成,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形状。
形状对比就是利用各种不同的形状元素之间的相关联和矛盾,使其在同一幅画面中表现出和谐统一。
形状对比有其特殊的趣味性,有时是采用同一质地的不同形状进行对比,而有时又采用不同质地的趋同形状进行对比。
质感对比
质感,一般指某物品的表面材质带给人的直观感觉。
在摄影上,质感是决定照片风格和内涵的重要因素,摄影师通过光线的明暗、高低等造型手段,使被摄体的质感得以提升或刻意掩盖其质感。
例如,我们既可以使用较硬的光线突出一条铁链的冰冷粗糙质感,也可以摄用较软的光线掩盖模特面部的一些瑕疵等,读到这里,请先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sheyou246,朋友圈每天分享精彩的摄影技巧和时尚大片,我们继续讲,通过不同质感的表现,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平滑和粗糙的对比、如平滑和粗糙的对比、柔软和刚硬的对比、透明和不透明的对比等。
动静对比
动静对比就是指摄影构图构图中的各构图元素分别表现为静态和动态,动中带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的一种构图方式。“动”的程度往往影响到画面的氛围,如飞驰的汽车可以表现公路的繁忙,流动的溪水去表现得柔和婉约。
前景在对比中的作用
前景是指在被摄主体之前,最接近于镜头的景物。
前景在整张照片的对比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前景的加入,不仅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丰富画面的内容,而且有效的增加画面的元素之间的距离感,使照片的二维架构尽可能地还原为现实景物的三维构架。
同时,前景的加入还可以平衡画面的主体,期待均衡画面的作用,如拍摄连绵的山峦,一枝枯木就能有效地均衡画面的重心,使天空不会过于单调。
背景在对比中的作用
背景是指在被摄主体之后,远离镜头的景物,很多人不太重视背景的选择,其实一个好的背景可以有效突出主体,对主体起到正面的烘托作用;
而一个选择不当的背景,往往消弱被摄主体的表现力。因此合理地选择背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背景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被摄主体完全投射在背景上,换句话说,背景充当了画布的作用,此时背景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一般我们会使用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虚实程度、不同的质感、不同的明暗程度等对主体进行烘托;
另一种情况是背景与主体分离或交错,如远山、云雾等,此时的背景往往更注重环境的交代、层次感和空间感的提升。
2、疏密
疏密是摄影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
摄影构图的诸多组成元素,要恰到好处地安排在同一个画面中,就要讲究疏密有致。
元素安排得当有序,就有表现出摄影构图应有的美感;
如果元素安排得不合理,如过于程式化或随意化,则会出现重复、堆砌、杂乱、无序等现象,导致画面缺乏应有的美感。
因此,在摄影构图的布局阶段,我们就要把所有构图元素做一个合理有序的疏密规划。
散点构图的疏密变化
对于散点式构图,我们在上一章主要针对各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阐述,
除此之外,散点式构图各点之间的数米变化也是摄影构图的重要原则之一。
散点式构图的各点之间具有比较明显的重复性,因此,我们就要利用散点的特性进行构图,通过疏密变化来改善这种重复性元素所带来的呆板、沉闷、过于程式化的现象。
疏可走马,密不阻风
“疏可走马,密不阻风”,虽然是中国画的画理名言,但是对于摄影构图来讲,也极具借鉴价值
疏可走马,则疏处不是空虚,一无长物,还得有景。
在摄影构图中,如果过于强调“疏”则经常会陷入松松垮垮的误区,为了追求“疏”,而不顾画面的完整性,导致画面松弛,视觉效果中心过于分散,毫无凝聚力。
因此,在构图时,要注意“疏”而不松,一定要保证画面视觉中心的关联性,读到这里,请先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sheyou246,朋友圈每天分享精彩的摄影技巧和时尚大片,我们继续讲,即使是散点构图也要充分发掘其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或者是形状的统一,或者是走向的一致,亦或是内容的协调。
密不阻风。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
和“疏”正好相反,过分都强调“密”,则会使摄影构图显得呆板、阻滞,影响画面主题的表达。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存在于“密”中的不同点,或者说是发现某种规律,并利用这种规律进行合理构图,充分体现画面的美感。
虚实
除了疏密,虚实也是摄影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
在这点上,摄影与绘画异曲同工,国画大师潘天寿在画理中讲:“画事之布置,极重疏、密、虚、实四字”。能疏密,能虚实,即能得空灵变化于景外矣。
选择性聚焦
我们都知道要想实现虚实对比强烈的效果,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获得较浅的景深,这就是需要相应调整光圈、焦距和物距。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焦距越大,景深越小,焦距越小,景深越大;物距越大,景深越大,物距越小,景深越小。
我们既可以对背景进行虚化,有效的突出主体,使主体与背景产生足够的空间感,也可以对前景进行虚化,有效地引导观者的视线,从虚化的前景自然转向清晰的主体。
以动为虚以静为实
动静对比其实前边已经讲过了,实际上动和静也是获得虚实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
虚实与空间透视衰减
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会沉及水汽,光线在通过空气时,便会产生衰减,所以我们看到的摄影往往近处比较实,而远处比较虚,这就是所谓的空间透视衰弱。
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特性,在构图时有意纳入较“实”的前景和较“虚”的远景,增加画面层次感。
3、留白在画面中的有何意义
在画面经营中,留白具有重要的意义。
留白有助于突出主体,在被摄主体周围留白,是所有造型艺术的共同规律之一,主体突出了,主题才能够得以体现。
留白与取舍
留不留白,留多少白,是在摄影构图中必须要考虑的。
在摄影中,这种取舍的实现方式很多,我们既可以改变视角和焦距,把需要舍弃的内容框到画面之外,也可以使用虚化的方式把无法通过改变视角和焦距的内容尽可能得虚化,也算是一种舍弃,只要虚化到对主体产生的影响越小越好。
对于留白的多少,主要根据作者需要的画面效果而定,一般情况下,要尽量避免实体与留白的面积对等,这样会使画面显得过于呆板。当需要表达空灵、通透、深远的意境时,则需要留白面积较大,给观者足够的遐想空间。
抓住留白的机会
在摄影构图时,要注意抓住留白的机会。
换句话说,就是要寻找或等待能够造成留白的各种景观,当时高山水远之境,运用留白的方式尽可得之。
凡雾之朦胧、水之缥缈、水之缥缈、雪之纯净、天之悠远都可增加留白的可能性,在摄影构图中要注意扎住这种留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