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 | 龙缘:传承技艺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苏东坡吃蝙蝠    珍珍

退彩礼    一位少时邻人

传承技艺

丁伙   孙坚
作者孙坚先生,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江都区丁伙中学。曾获丁伙镇“优秀教育工作者”、江都市“优秀团干部”、江都区“青年岗位能手”“优秀教育工作者”、江都区“中青年教学骨干”等称号。2005年参加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并结业;2010年获江都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毛笔字组二等奖。
上接:龙缘:撞入门道

从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回来后,学校的舞龙训练就完全由我一手包办了。校领导说有什么活动,需要舞龙队出场表演,我就到各班选人,抽空利用活动课、大课间组织讲解训练。不出一两月,准能拉出一支龙队,圆满完成任务。

学生毕业了一茬又一茬,舞龙动作讲解了一遍又一遍,套路编排了一套又一套。个中的指导感受日积月累,十多年下来,自觉丰盈。许多有难度的舞龙动作,在训练时学生会始终做不到位,但现在我能一点即通。记得第一次教学生直躺舞龙时,学生躺下去了,龙身怎么也舞不起来,8字浪花怎么也不会顺到龙尾。我从来不爱骂学生,尤其是舞龙还算不得是学习。问题出在哪?肯定是有关键的地方没讲明白,没重点强调。自己就反复揣摩,8字龙龙形要顺,关键是要翻转手腕,现在学生直躺在地上,两臂摆动受限,于是少了翻转手腕的动作。直躺舞龙也是属于8字龙形,于是我再次强调翻转手腕的关键。奇迹出现了,原本还是东拉西扯、东倒西歪一团糟的败相,在我这一点拨后,龙形一下子就顺溜了。8字龙花层层叠叠,一浪推着一浪赶向龙尾。成功了,轻而易举地学会了,学生也感到极大的兴奋。原本一团糟,灰头土脸,动作本身是有难度,不知要练到猴年马月,现在却突然间就练成了,除了他们自己的成就感之外,肯定更佩服我这个教练。我也庆幸,没有谩骂他们蠢笨,没有反复地野蛮地流血流汗地苦折腾他们。当然那样最终他们也可能会渐渐地自我感悟到要翻转手腕,最终练会。从此,我也是更多地在实践中摸索,收获满满。

为了彰显学校的舞龙特色,我也编了一本关于舞龙的校本课程,制定了课程计划,分“文化篇”“技法篇”“德育篇”三部分。可惜农村学校资金紧张,只印制了几本,算是应对有关方面的检查。说实在的,编得确实简易,没有各个动作的分解插图。我与几个同事说过,要拍出一个个动作分解图配上去,才更完善。但工作量实在是大,靠一人之力实难完成,况且舞龙与我的教学学科风马牛不相及,就一直拖了下来,只能成为憾事。更为重要的是,动作讲解的编写过于套话,只描述了一个大概,没能把我这许多年的指导经验、事半功倍的点穴之功整理交代,别人拿到手终也会困惑,又是一个遗憾。

十多年来,所教舞龙学生及成人队员达好几百人。2007年完全由自己训练的学生龙队获得镇第二届舞龙大赛第一名,丁伙镇的舞龙大赛就搞过两次。2007年之后,春节期间只有踩街一类的表演,龙队也是必定要参加的。但由于不是比赛,谁还会拿真功夫、投资金去争个强、露个脸呢?2012年春天,为了扬州市第五届运河情体艺节开幕式,我一下子训练了八支学生舞龙队。另外,指导训练过的成人龙队有扬州曲江解放桥舞龙队、仙女镇孔庄舞龙队、昭关舞龙队、丁伙镇女子舞龙队、邵伯镇小龙女舞龙队等。仙女镇孔庄舞龙队获得江都七运会舞龙大赛一等奖,邵伯镇小龙女舞龙队获得八运会舞龙大赛一等奖。

2010年“丁伙龙舞”被收录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丁伙镇文化站长姜志勇先生抬举我,把我列为“丁伙龙舞”的第六代传承人;后来又被推为区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去年丁伙修《镇志》,姜先生特地让我给其中一章《丁伙舞龙》审稿校核,又重点让我把舞龙传承的事写一写,加进去。辛苦了几个晚上,帮他搞定。

星云大师题字的江都自在公园里有一座古式建筑,辟为江都区非遗项目陈列厅。有朋友游玩时拍了照片发给我,说有我的名字贴在那里面,一看照片上的“张坚”,“孙冠张戴”了,有点啼笑皆非。想起十五年前的鬼使神差跑到体育局,现在怎么不堂而皇之地跑去文体局?不计较,那就是我了,名字符号而已。况且这些虚名于我的本职工作无关,对于我的升职加薪亦无益,唯有传承这一技艺聊以自慰。(待续)

更多作者作品请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