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速射炮八:江南局临时改用英式炮,德国人用低报价格获得订单

#甲午大海战##历史冷故事##国防科普#甲午速射炮八

和喜欢克虏伯火炮的北洋不同,江南局对阿姆斯特朗公司的火炮更加偏爱。在1890年要仿制新式速射炮的时候,他们一开始要仿制的是克虏伯35倍120毫米早期速射炮,但是后来,实际却是选择了成熟的阿姆斯特朗管退炮进行仿制。

从克虏伯变成了阿姆斯特朗,这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这个弯儿转得不可谓不大。那么,这个戏法究竟是怎么变的呢?这次仿制型号的变化,又对江南局速射炮的前途,有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江南局仿制型号的变化

在刘麒祥1890年的这篇呈文中,江南制造局一开始提到的是仿制德制克虏伯120毫米35倍径速射炮,这也是后来李鸿章实际外购的型号。也是在这期间,北洋给威海卫炮台采购了8门同型火炮,福建船政局也给为广东水师制造的广乙广丙号鱼雷巡洋舰采购了6门。可以说江南局只要顺利仿制该炮,那么在限购令的影响下,接下来威海卫、烟台、胶州湾后续炮台,以及广东水师后续军舰的火炮,很有可能都会采用江南局仿制的同型克虏伯炮。

但是接下来问题却出现了,在实际仿制的时候,江南制造局并没有按照呈文中的承诺,从德国克虏伯引进火炮样品,而是转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引进了一门120毫米40倍径的管退炮,并作为样品开始着手仿制。

这就直接导致了其后北洋、福建、广东面对国产速射炮的尴尬局面:已有的速射炮都是克虏伯的,一旦采用江南局的阿姆斯特朗炮,需要重新建立起完全不同的弹药和零配件供应体系,这无疑是大大影响这些客户的采购欲望的。那么,江南制造局是出于什么考虑,突然改弦更张,最终换用阿姆斯特朗炮呢?


二、阿姆斯特朗和克虏伯孰优孰劣

其实这倒不是南洋闹别扭,非要和北洋不一样,而是江南局技术人员在仔细对比英制火炮和德制火炮性能后,慎重得出的结论。

1.克虏伯早期速射炮其实是架退炮

英国当时是世界的海军霸主,他们在速射炮技术上是独步天下的。英国人早在1885年就开始研发出4.7英寸管退炮,并于1887年正式推出。而德国人直到1889年才开始着手研发半速射炮,他们1890年推出的所谓35倍120速射炮,其实还在使用英国1882水平的“瓦维萨尔”炮架,实质上是一种加强版的“最强架退炮”,比英式“管退炮”整整差了一代。德国人的真正成熟的管退炮,那是要到1892前后才能研制出来的。

2.克虏伯早期速射炮射速慢

克虏伯120早期速射炮其实是用旧的35倍120身管,加上“瓦维萨尔炮架”的伪速射炮,它的实际射速自然也就远不如英国40倍径管退炮。在理论射速上,克虏伯120只敢号称“每分钟发射四五出”,比起理论射速8-10发的阿姆斯特朗管退炮整整慢了一倍。

虽然克虏伯后来奋起直追,利用自己锲式炮闸的优势,在采用自动击发技术和整装弹的情况下,很快在1892年推出了完美版管退炮,把射速提高到了十发每分,但是在1890年的当时,克虏伯确实在射速上是落后的。

3.克虏伯速射炮炮弹较轻

如果只是炮管炮架落后一点、射速慢一点,那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容忍的。但是当时的克虏伯速射炮其实还有个致命的缺点——他们的炮弹较轻、装药量较少。与英式速射炮的弹丸药包分装式不同,克虏伯速射炮为了追求射速,采用了一体装填的整装式炮弹,这不仅意味着每发炮弹都要配备昂贵的黄铜整体弹壳,会导致炮弹的成本非常昂贵,而且整个炮弹也不能太重。

当时阿姆斯特朗120炮虽然号称40磅,但是发射的却是45磅重炮弹,比克虏伯120的40磅炮弹威力大得多。克虏伯射速本来就是人家一半,弹重再小的一些,这整体投射量就差大了。英式120每分钟理论投射量45*8=360磅,德式早期120投射量只有40*4=160磅,只是人家的44%。

4.克虏伯速射炮装药量较小

而除了射速较慢、弹重较轻之外,德国炮的装药量也较小,这种情况其实到了克虏伯完美型速射炮的时候还仍然没有改变。相比英式152速射炮装药6.01公斤的45.4公斤炮弹,德制150速射炮弹只有40公斤,早期榴弹装药量更是只有区区1.6公斤,后期也不过3公斤,每发威力只是英国人的四分之一到一半。从装药量来看,德式150炮弹威力仅相当于装药量3.1公斤的英式120炮弹。

这种情况下,德国35倍早期半速射炮的实际威力,其实是远不如英式管退炮的。江南局想仿制的是世界第一流的新式管退炮,可不是克虏伯的这种旧炮管的“最强架退炮”。德国人的宣传伎俩可以哄倒南北洋的旧官僚,甚至骗过北洋陆海军官员,但是却瞒不过江南制造局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当时江南局的技术人才还是很有气节的,用朝廷的大笔银子来仿制落后产品这种事,他们真的做不到。

于是,在仔细分析技术数据以后,他们果断放弃了1889年刚刚研制成功的、在当时不好找样品的克虏伯120早期半速射炮,直接购买了一门英国阿姆斯特朗40倍管退炮,并且进行了拆解仿制。而这种型号上的重大变化,他们甚至没有给不懂技术的上级官僚一个明确的解释和报告。

这就导致了江南局总办刘麒祥明明上报仿制的是克虏伯,结果实际制造的却是阿姆斯特朗。而这种以技术为先的“书生意气”,很快就造成了很大的后勤混乱,也给江南局速射炮的应用前景,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阴影。


三、南北洋的速射炮制式之争

在当年的大清国,一开始其实是没有什么统一制式概念的。李鸿章在创建淮军之初,因为不懂技术,五花八门采购了各种口径的枪支火炮,在后来吃了很多的亏。

所以他在后来组建北洋水师,和构建北洋各陆地炮台的时候,都非常注意武器的标准化,其主要陆海火炮多是克虏伯式,而且应用最多的,是陆海通用的克虏伯210.150.120.105口径。可以说在当年的清廷,特别是北洋水师之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兵器标准化概念。

可是当时在南洋,却完全不是这样。与克虏伯相对应的,江南制造局主要自产的火炮品种,选择的是阿姆斯特朗800磅(305毫米)、250磅(229毫米)、180磅(203毫米),如今再加上100磅(152毫米)、40磅(120毫米)的速射炮,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阿姆斯特朗的口径体系。

事后诸葛亮角度来说,这种北洋用克虏伯305.240.210.150.120,南洋却用阿姆斯特朗305.229.203.152.120的配置,简直就是后勤的噩梦,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而如果两者能够统一,那么战时在弹药和零配件供应上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最基本的,如果江南局仿制的305巨炮是与定远级同型的克虏伯炮,那起码在战时缺乏炮弹的情况就不会发生。定镇主炮被打坏5门以后,也有备炮可以替换。

但是很可惜的,是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谁也不服谁,南北洋水师更是互别苗头,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说服对方,让对方采用自家的口径,那用官威甚至命令压人是不好使的,就只能让克虏伯和阿姆斯特朗各自拿产品性能说话了。而在这方面,选择了英式速射炮的江南局技术人员,无疑是自信满满的。

为了说服北洋采用自家的火炮,在刚刚生产出120速射炮之后,江南局立刻就在1892年调拨给了北洋海防军械所一门,让他们试用。按照江南局的想法,当时正在户部“限购外洋炮械两年”期间,见识到江南局速射炮的优越性能之后,财力充裕的北洋自然肯定大为动心,大单不日就将滚滚而来。

可是问题是这门炮调到北洋之后,却如石沉大海,直接就不知去向了。有非常大的可能,是北洋陆海军将领压根没见到它,而是直接被海防军械所放入库房,就此不见天日了。目前我们已经知道的是,就在江南局这门120速射炮调到北洋前后,德国人直接出了重手,万里迢迢运了一门35倍120速射炮到刘公岛,用眼见为实的实验取得了北洋海军上下的认可,直接拿下了北洋和广东的订单。

而这14门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从1890-1892江南局所有的10门速射炮的总产量了,这到嘴的肉居然它跑了!我们今天虽然不知道当时江南局上下是如何懊恼和痛惜,但是随后他们立刻亡羊补牢,也学习了克虏伯的现场打靶推销的办法。就在1893年6月,江南制造局有样学样,邀请了不少国内外人士,也进行了一次对新制造火炮的公开测试。

当时公开测试的火炮有两种,分别是“八百磅子后膛大炮”和“四十磅子全钢快炮”,前者是阿姆斯特朗305毫米35倍后膛炮,后者就是120毫米40倍管退速射炮。我们可以毫不怀疑地认为,这两者的竞争对手,就是克虏伯公司的同型号产品,目标订单就是后来卖给赵北嘴和胡里山的280毫米克虏伯巨炮,和北洋海军后来购买的120毫米克虏伯速射炮。

应该说从性能来说,阿姆斯特朗的这两种炮,绝不次于克虏伯的同类产品,甚至在速射炮性能上还是有所超出的。而不出意外的,这次测试也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曾经有过出访欧洲经历的薛福成这样描述新式120毫米管退炮:

“快炮重二吨有奇,长十六尺二寸,口径四寸七分,食黑色火药十二磅,食无烟火药仅五磅半(应为柯达无烟药四磅半)。一秒时可放十二尺,弹出口时每一秒可行二千零八十尺,弹里能击十八里之远”。

但是很遗憾的是,江南局这次大张旗鼓的测试,虽然在南洋自己的辖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巩固了已有客户群。但是在其他地区客户这里,特别是主要目标客户的北洋这边,无论北洋陆军还是北洋海军,对此都是毫无反应。

他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克虏伯在1892年刚刚隆重推出的,射速高达每分钟十发的150/120克虏伯完美型速射炮吸引了过去,正打算限购令一解禁,就立刻就下大单换装整个舰队。相比之下,江南局的这区区十门国产速射炮,已经是无足轻重了。江南局花了大价钱搞的营销试射,没有溅起任何浪花,直接是俏媚眼做给了瞎子看。


四、克虏伯完美型速射炮物美价廉后来居上

那么,克虏伯1892完美型速射炮究竟有何优势,能彻底征服北洋甚至广东、福建上下呢?这就要从克虏伯完美型速射炮的性能说起了。虽然阿姆斯特朗120速射炮技术成熟,但是它毕竟是1885年的技术,因为出现的比较早,相比于1892后来居上的克虏伯完美型速射炮,在性能上自然是略有不如的。

别的不说,克虏伯120速射炮用的是整装弹,这一点在射速上就已经比阿式4.7英寸的分装弹要高了。再加上自动击发技术和锲式炮闸,就导致了克虏伯射速比较高。

特别是在6英寸这个级别,克虏伯的优势更为明显。极限条件下克虏伯150速射炮号称可以达到6秒钟一发,而阿姆斯特朗152速射炮最多也只是10秒钟一发,二者的理论射速是10:6。当然因为射手的体力限制,实际上根本达不到这个速度,实战中克虏伯速射炮最多也就是五六发一发,阿姆斯特朗速射炮也能达到四发每分,实际差距并不大,而且因为长时间的作战炮手消耗巨大,差距还会进一步减少,但毕竟人家克虏伯纸面数据,还是反超了不是?

而在至关重要的价格上,克虏伯也便宜得多!江南局120速射炮报价是11960两,江南152快炮价是22749两,按1894年汇率6.21镑一两为22749/6.21=3663.44英镑。而西方各国实行金本位制,一英镑含7.32238克黄金,一马克为0.358425克黄金,一英镑等于7.32238/0.358425=20.429323马克。也就是说,江南局152速射炮报价相当于3663.44*20.429323=74842马克。

而克虏伯150速射炮报价才61150马克,合同还列出了九五净扣(就是打个95折),实际成交价只有58092马克。74842-58092=16750/58092=0.29!

也就是说,江南局自产火炮,居然报价比克虏伯产品贵了近30%!而且江南局产能有限、性能不高、弹药不通用、国产货质量也没有保证,种种缺点之下,也就难怪北洋放弃了江南局自产速射炮,要进口德国货了。

在这以后,北洋为胶州湾炮台进口了5门40倍克虏伯150速射炮,为烟台西炮台进口了2门克虏伯40倍120速射炮,福建为福靖等兵轮进口了6门克虏伯40倍120速射炮。江南局继失去了第一批14门120速射炮订单以后,又失去了第二批13门速射炮的订单。而按照价格来算,这两批订单所花费的银子,至少也在80万两以上!

而这一切,居然都是发生在户部明令的“两年停购外洋炮械”期间。这时候明目张胆地违反朝廷禁令,宁可让江南局辛苦制成的12门120速射炮留在仓库里吃灰,也要送大把银子给洋人的行为,要说会在南洋诸公那里留下什么好印象,那也是不可能的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甲午战争中南洋的诸多消极表现,那都是有由来已久积怨的。

参考文献:

《江南制造局记》

《克鹿卜快炮图说》

《沿江沿海各省炮台图说》

《李鸿章全集》

《盛宣怀传》

《日清战争》

《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战》

《晚清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要塞设防考略》

《龙旗飘扬的舰队》

《北洋海军舰船志》

(0)

相关推荐

  • 速射炮能救北洋水师吗?甲午战前即使换装,也会被日方火力碾压

    英制120毫米速射炮 关于甲午海战的失败,很多人都归咎于清朝政府军备建设的不足,其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没有给北洋水师换装速射炮".由于日本联合舰队拥有大量速射炮,海战中以数倍的弹药 ...

  • 法国的王牌火炮,M1897式75毫米火炮,如何成为一代传奇?

    如果说有什么火炮能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诞生就成为一个国家的军队信仰,还能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经久不衰,拥有众多改进衍生型号的话,那么答案也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来自法国传奇火炮,近乎改变了整个火炮发展进 ...

  • 假设它们遭遇了—近代战舰比拼:定远号VS富士号

    历史没有假设,但总会让后人浮想联翩,作为一个铁甲舰和战列舰的军迷,对于近代那些有名的军舰假设能面碰面实战一场,那就真的太痛快了.因此现在只能通过数据来进行兵推,勉勉强强抚慰一下自己的内心. 定远级铁甲 ...

  • 甲午速射炮七:江南局仿制英式速射炮,甲午战前造出十二门

    #甲午大海战##历史冷故事##国防科普# 甲午速射炮七: 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北洋海军多次进行了购买速射炮的尝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阴差阳错,购买的120毫米克虏伯速射炮并没有能赶上甲午战争. 而 ...

  • 甲午速射炮十二:江南局速射炮制成无人问津,开战前紧急调走四门

    #甲午战争清朝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历史冷故事##国防科普# 甲午速射炮十二 在甲午战争以前,清朝的江南制造局陆续仿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阿姆斯特朗120毫米和152毫米管退速射炮,其中120速射炮 ...

  • 甲午速射炮十一:江南局仿制成152速射炮,清廷为了省钱少买炮弹

    #历史冷故事##国防科普##甲午战争清朝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甲午速射炮十一 在1894年的时候,江南局经过努力,已经初步解决了自产枪炮钢.和自产无烟火药两大技术瓶颈.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只要继续扩 ...

  • 甲午速射炮十:江南局自主研发出无烟药,日军直接外购弯道超车

    #甲午战争清朝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国防科普##历史冷故事# 甲午速射炮十 江南制造局在1890年准备仿制火炮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引进高炉,准备自行生产枪炮用钢材.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在1894年甲午 ...

  • 甲午速射炮九:江南局用进口原料炼钢,初步解决速射炮原料

    #甲午大海战##国防科普##历史冷故事# 甲午速射炮九 虽然由于仿制型号选择上的变化,导致江南局仿制的英式速射炮,和当时北洋.福建使用的德式克虏伯不通用,最终导致其内销受挫.但是江南局这种坚持自制,并 ...

  • 甲午速射炮十三:江南速射炮没有加装经远,装在威海炮台痛击日军

    #甲午战争清朝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历史冷故事##国防科普# 甲午速射炮十三: 在1894年甲午战争以前,位于上海的江南制造局紧盯世界最先进潮流,先后生产了4门305毫米巨炮.4门152毫米速射炮. ...

  • 甲午日第12局-卯

    甲午日第12局-卯 干上卯 课体:重审,进茹,孤辰. 课义:支干拱传,空脱双全,孟进不进,耗盗忧煎. 解曰:干上卯,支上未,拱夹三传辰巳午在内,联珠合璧,凡事可成.但初传空财,引入中末,空脱破碎,毫无 ...

  • 甲午日第11局-辰

    课体:涉害,间传,斩关,登三天,狡童. 课义:空财动取,马载鬼虎,贵坐天门,罡塞鬼户. 解曰:辰为日财,既值旬空,又被夹克.虽临干发用,然动而取之,无所得也.中传午脱干气,末传日鬼,昼乘白虎,加以驿马 ...

  • 甲午日第10局-巳

    干上巳 课体:知一,元胎. 课义:脱空破碎,丁鬼宅内,初马鬼驰,生禄后泰. 解曰:巳乃旬空,又为破碎煞,今临干上,脱干之气,不可守也.酉为日鬼,又遁旬丁,今临支上,不可就也.遂投初传,则逢鬼乘驿马.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