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制度:权力制衡极为重要,权力行使更需谨慎
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当中,唐朝的巅峰是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在这一时候,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唐朝都是当时的佼佼者。唐朝皇帝励精图治,苦心打造一套稳定的政治体制,也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唐朝时候的监察制度发展繁荣。作为弹劾制度,它的出现是以唐朝集大成的监察制度为基础,相伴而生的。弹劾制度的设立,使得唐朝政治意识得以巩固。
然而没有一件东西能够经受住时间的检验,随着唐朝发展步入了衰落期,中央集权制度的衰弱,也导致了唐朝弹劾制度的衰弱,但这并没有让他就此消失,反而一直留存在历朝历代的监察制度当中,'天子耳目,震慑百官',谈谈唐朝弹劾制度的兴衰史。
1、 由来已久,集前代大成的唐朝监察和弹劾制度
(1) 唐朝集大成的监察制度,形成与之配合的弹劾制度
在政治体制上,唐朝皇帝励精图治、苦心打造一套稳定的政治体制,流传后世影响深远。这些制度当中有管理制度,更有监察制度。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唐朝时候的监察制度发展非常繁荣,也形成了当时最为完善的弹劾制度,影响后世数百年。
监察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战国之时便有通过御史官来实行监察的功能。但随着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的建立监察制度,才真正开始成形,充当了天子的耳目,负责震慑百官。
然而在秦汉时期,虽然具有一定的监察制度,但是这一时候的监察制度涉及范围较小,能力较弱,而且在这之后的监察制度,甚至一路遭到破坏。在唐朝以前的三省六部制当中,对于官员的监察开始提上了日程。
在唐朝时,三省六部体制的建立,对于官员的权力进一步发展。而在这一时候的唐朝正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整顿。这样就推动了监察制度的发展,唐朝在借鉴了历史上的监察制度,发展出了自身独特的监察制度,其中起最核心的便是弹劾制度。
通过这一个比较有特色的监察制度,唐朝的监察官有了实实在在的权利,能够为政治稳定提供了基础。在唐朝的繁荣当中,对于前代所提供的经验也是非常重视的,借用集大成的监察制度、创造出弹劾制度,对于当时国家政权稳定起到了重要意义。
在唐朝时,御史拥有着特殊的权利,对于唐朝的国家治理不可谓不重要。
(2) 御史特殊监察权力的设立,有利于唐朝国家治理
唐朝时的监察制度,和相关的行为规范都是最为齐全的。在当时的监察制度,主要是通过御史台设立御史来实行弹劾的权利。在唐朝时的御史制度主要给有几大官吏组成,他们掌握着全部的弹劾,而这一时候的弹劾对象更多的是针对于观察上出现的混乱局面,并没有将其进一步推广开来。
在唐朝的御史职能当中,主要是针对于官员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弹劾。这样就有利于唐朝初年刚刚建立政权时,国家政治稳定的需要。而且对于一些不按照章程办事的官吏进行弹劾,有利于增加唐朝建立初期需要稳定的条件。
唐朝的监察制度中,通过设立御史台来行使特殊的弹劾权利,对于唐朝时期的稳定进行了发展。在唐朝初期出现的问题,这也迫使了唐朝统治者必须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持得来不易的稳定局面。
2、 唐朝初期,官员腐败问题频发、亟待解决
(1) 唐朝官员受贿问题严重,亟待建立相关处理措施
在唐朝的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商业的繁荣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这一时候也产生了一些贿赂的现象。在唐朝时的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唐朝政权刚刚建立,这就使得了很多人想趁此机会发财。
在唐朝时第一个最为严重的贪污问题,便是有些官员做官并不是通过真才实学做官,而是通过手里的钱财来获得官位的。这些人不仅使得那些想要报效国家的有能力的人没了空间,同时这些人上任以后这些人大力搜刮民脂民膏,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
这在唐朝的观察是极为常见的,因此这不良风气的滋长,导致了唐朝初期官场经常可以看到卖官鬻爵的行为。
其次是在选拔人才的过程当中,也经常发生贿赂考官和权贵的情况。在唐朝时,科举考试是一座关的重要途径,发展也非常迅速,然而,所谓公平的科举考试,在唐朝初年政治不稳定的情况下,成为了那些不法官员和权贵敛财的手段。
这些人想要通过帮助考试科举的读书人作弊来收取一定的钱财,这就导致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在科举考试中,并没有被挑选出来。这样的风气在唐朝初期,甚至连一些当朝宰相都乐此不疲。
通过收取他人贿赂、帮助作弊,以获得官位的不正之风,让唐朝的官场呈现出腐败至极的画面。而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又因为被替换、郁郁寡欢,最终也没有受到丝毫的重用。这样的腐败使得唐早就准备去采取相应的监察措施,严打贪污腐败之风。因此在这一时候的监察弹劾制度便由此应运而生。
(2) 弹劾制度的特殊性,以下制上的方式进步迅速
在唐朝时设计的弹劾制度中,原来权利由御史台的官员掌握,他们作为皇帝的耳目、能够监察百官。但是这一项较为简单的监察制度,并不能够满足那些权贵作乱的问题。
因此,唐朝后来又对于弹劾制度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弹劾制度的特殊性。这些掌握弹劾权利的御史们往往是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不受朝廷中有权有势的官所压迫。
他们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并且对于官员在日常中无论大事小事,只要不合法、不合规程等御史们便可以直接上奏皇帝。这一情况就赋予了监察御史能够直接上达天听,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威慑力。
在这一情况之下,皇帝为了防止弹劾成为一些人结党营私和排除一起的手段,同时又将御史的品级降的非常低。唐朝时候的弹劾官员虽然拥有着上达天听的能力,但是由于职位上他们依然是小官小吏,为此并不足以构成威胁国家统治的力量。
并且通过这样以下制上的方式,能够使得那些大臣们不敢轻举妄动。这也为后来的制度提供了模板,然而,随着唐朝的发展,逐渐走向衰落,这一弹劾制度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就非常小了。
3、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权力衰弱、弹劾制度随之衰落
(1) 藩镇割据局面,导致弹劾制度没办法发生作用
安史之乱,被称为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在发生了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辉煌就此结束,而需要依靠国家权力行使的弹劾制度,也开始走向衰微。
这些御史们虽然此直接承受中央命令,但在安史之乱后造成的方正格局影响之下,这些节度使已经成为了地方势力的真实统治者,并不需要再去听从中央的指示。因此,他们对于中央派遣而来的御史们,往往都是嗤之以鼻。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的地方设立不断发展,这就使得了原来弹劾制度所钳制的对象开始不受控制。并且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中央权威遭到了大幅度的削弱。这时候的唐朝皇帝虽然说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对于地方势力的控制力已经是非常弱小。
派出去的使者也不再能够起到牵制作用,弹劾制度已经成为了无足轻重的东西。而随着唐朝的灭亡,弹劾制度却在历朝的发展中不断加入了新的因素,能够顺利延续到了清朝
(2) 为后世借鉴的弹劾制度,影响深远
在唐朝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都极为重视对于官员权力的限制,唐朝时候创造的弹劾制度,成为了最好的工具。在之后的朝代里,对于弹劾制度并不仅是规定,一个官员的权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弹劾的权利却成为了参与正式的每一个官员都拥有的权利,并且在清朝时候弹劾制度发展到了另一个巅峰。
在清朝时,地方官吏能在之后的封建王朝当中,弹劾制度发挥了作用,不可谓不大,而新因素的加入,也增添了弹劾制度所带来的威慑力。能够不直接经过中央部门弹劾不法官员的作为,直接交由皇帝处理。
结语:
监察制度在很早以前就作为统治者,统治国家的重要工具而流传下来。唐朝时由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弹劾制度被创造出来,并逐渐完善。然而随着唐朝的灭亡,这一制度却被保留下来,并在历代王朝改造之下,逐渐发展出了又一次的高峰。
在清朝时候的弹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弹劾制度的总结。这也提醒我们,在国家治理的过程当中,对于权力的制衡极为重要;但更需要谨记,对于权力也更需要谨慎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