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照辅导班汇报展 | 崔建玲:乡村理发师
本篇文字:崔建玲
图片:©崔建玲
资料来源:摄影师供稿
借助他者,理解自身
——袁洁 2019年11月1日
自序:用影像记录家乡百姓生活
初学摄影的我开始多注重风光艺术,认为那就是摄影,然而随着不断学习对摄影有了深刻认识,感受到摄影的本质是记录,没有影像就没有历史的真谛,因而改变摄影创作思路,着重记录家乡身边的生活、身边人和事。
在皖北农村有一群乡村理发师,他们身挑理发工具走村串户凭借着理发手艺为乡村百姓服务。这些刻在我生活记忆中的乡村流动理发师,始终让我难以忘怀。他们理发的传统技艺,有很多是家传的手艺,也有自学成才的技能。乡村理发师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理发师,从十几岁开始学艺到现在都在60岁至80岁之多,干了几十年,走街串巷于乡村和集市成为了他们的家常便饭。手艺精、价格低、服务态度好,也能够满足各年龄层次农民朋友的理发需求。他们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三轮车、或一个扁担或一副挑子,行走在田间地头和乡村集市,他们不仅靠手艺养家度日,还能给广大农民朋友带来诸多便利。他们的付出于家于社会都是功臣,让我由衷的敬佩并要发自内心去赞美的他们。
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饱经风霜风里雨里的奔走在田间地头和乡村集市,没有固定的理发场所,经常要与老天爷抗争。他们甘愿奉献,安于本职。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轮的转换,我担心这些上了年纪乡村流动理发师会逐渐消失。为此,我要用手中的相机把他们逐个记录下来,去赞扬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给后代留下历史读本,留下乡村流动理发师的印迹,并确立他们应有的社会价值和地位。
我站在一个更高、更理性的角度来进行摄影创作。
决定用专题组照的创作方法,来呈现被摄者,我象一个导演一样,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采用摄影的类型学方式,利用环境塑造人像的拍摄方法,拍摄了上百个乡村流动理发师。我选择仰拍的角度、根据不同天气带着各种灯具,对光线的应用极为重视,利用不同的光线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通过严格的造型组织构图,拍摄观念和情感才能具体表达出来,从而更好的把一张张再普通不过的肖像进行定格,呈现给观众的乡村流动理发师他们在挑战平庸,与命运抗争,他们穷尽一生,却努力的活着,热爱故土,不离不弃。我用我个人的情感和摄影手法赋予他们英雄地位,通过这些影像拍摄,我赞美英雄的同时,也反醒自己,凝视自己今后的摄影之路,和人生理念。
艺术来源于生活,摄影服务于百姓。我的家乡滋养了我,同样也给了我创作的源泉。乡村流动理发师的拍摄对象,主要区域是生我养我的淮河两岸,和皖北地区乡村集市。我用近一年时间,行程近二万公里,通过乐此不疲的的关注和寻找他们的工作历程,不仅拍摄每一位理发师肖像,还记录每一位理发师的个人信息资料,有拍摄地点、家庭住所、文化程度、生平简介、手机号码等情况,并且不定期的回访他们,送去照片和一些生活用品及孩子们的学习用品,与他们有了不解之缘,成为了回忆过去向往未来的好朋友。
记录当下为历史留存,通过拍摄乡村理发师深刻感受到,摄影创作不必东奔西走,养育我们的家乡才是创作的源泉。
左上:邓泽黄,男,64岁,没文化,蚌埠市五河县沫河口镇邓郢村人,15岁学习理发,干了近50年,在沫河口镇及周边乡村集市,走乡窜户,交通工具三轮车,家有几亩地,农忙时种地。拍摄时间2018.12.9 ,拍摄地点沫河口集市。
右上:周玉华,男,72岁,没文化,蚌埠市怀远县白莲坡镇新庄村人,交通工具自行车,14岁学手艺,干了一辈子理发,一家六口人靠他理发维持生活。拍摄时间2019.3.13,拍摄地点白莲坡镇。
左下:戴府凤,男,87岁,没文化,老家安徽泗县草沟镇王楼村,现在怀远县淮河一桥附近理发,17岁跟学理发,干了70多年乡村流动理发,性格开朗,能说会唱。拍摄时间2019.3.13,拍摄地点怀远县淮河一桥附近。
右下:孙敦云,男,62岁,小学文化,怀远县古城镇草寺村人,交通工具人力三轮车,在周边乡村集市流动理发。拍摄时间2019.3.23,拍摄地点怀远县古城镇草寺村。
赵东胜,男,70岁,小学文化,怀远县古城村四队人,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一辈子在乡村流动理发,耳朵有点聋,有残疾证,还有补助,过年过节政府有慰问品。拍摄时间2019.3.29,拍摄地点怀远县古城镇三岔路集市。
黄保友,男,77岁,小学文化,怀远县古城镇西铁郢村人,16岁学理发,干了60多年乡村流动理发师,主要在怀远县周边乡村集市干活,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如果生意好,一天能挣60元左右。拍摄时间2019.3.13,拍摄地点怀远县怀塘路口。
闫学敏,男,63岁,没文化,安徽省蒙城县辛集人,现在蚌埠市解放路大桥下淮河边理发,14岁开始学理发,干了近50年乡村街头流动理发,一付担子,一头水瓶一头凳子,凳子也是箱子,工具全部放在里面,担子是自己制作的,一家六口人都靠他一人理发维持生活。拍摄时间2018.12.24,拍摄地点蚌埠市解放路大桥下。
王树琴,女,62岁,没文化,没有手机,居住安徽省怀远县荆山西苑,现在怀远县山西路与健康路交叉口有个小摊,一个小推车,一个箱子。以理发养家糊口,干了30多年,理发技术很好。怀远县山西路与健康路交叉口。
刘习跃,男,55岁,怀远县古城镇刘町村人,小学文化,交通工具二轮电动车。家里有地10亩,农忙种地,农闲时就走乡窜户,乡村集市干理发,补贴家用。拍摄时间2019.3.29,拍摄地点古城镇街头。
温国洋,男,56岁,安徽省怀远县白莲坡镇柳塘村人,小学文化,主要在附近的乡村集市理发,有时也去较远的乡村庙会集市,交通工具三轮车。拍摄时间2019.3.13,拍摄地点怀远县白莲坡镇集市。
孙本钢,男,70岁,没文化,怀远县古城镇草寺村东郢人,在草寺集市和草寺庙会干理发,能自己开电动三轮车,家有三女一男,老婆在大孩子10岁时,就不在了,自己又当爸爸又当妈妈,孩子都大了,个自成家了。身体还行,有集市就去集市,没集市就走乡村。拍摄时间2019.3.23,拍摄地点草寺村集市。
张开润,男,71岁,小学文化,安徽省怀远县水海村张庄人,交通工具三轮车,1962年开始学习理发,走乡走集市走庙会,家里有地,农忙干农活,理发收入是主要生活来源。拍摄时间2019.3.29,拍摄地点怀远县古城镇集市。
陈锦先,男,76岁,小学文化,怀远县常坟镇彭庙村,交通工具自行车,从18岁理发,干了58年,靠理发养活一家六口人,现在身体还好,说话声音响亮,客气招待每一位顾客。
魏顺,男54岁,安徽省怀远县万福镇镇东村人,一家人老少四代都干理发业,农忙种地,平时不忙就干理发,电动三轮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拍摄时间2019.4.28,拍摄地点怀远县万福镇集市。
刘殿强,男,72岁,小学文化,安徽省怀远县南桥乡红光村人。电动三轮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在附近乡村集市流动理发,家里五个孩子都结婚成家了,靠理发手艺养活一家人,还有7亩地,孩子帮种。拍摄时间2019.5.2,拍摄地点怀远县河溜镇。
黄克进,男,67岁,没有文化,安徽省怀远县河溜镇枣树林村人。电动三轮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干理发40多年,走乡串户,流动理发。拍摄时间2019.5.2,拍摄地点怀远县河溜镇集市。
张玉山,男,74岁,初中文化,安徽省固镇县城关镇张桥村人。电动三轮车是主要交通工具,老伴去世17年,4个孩子,2男2女,生活艰难,13岁学手艺,干理发一辈子了。也有几亩地,最近又找新老伴,互相照顾。拍摄时间2019.5.18,拍摄地点固镇县城关镇西公园附近。
王西任,男,77岁,安徽省固镇县宋庄村人。交通工具电动三轮车,16岁学理发手艺,乡村流动干了60余年,现在身体不太好,有肌肉萎缩病,每月要1000多元药费。拍摄时间2019.5.18,拍摄地点固镇县任桥镇鱼市路集市。
刘本宽,男,没文化,80岁,安徽省固镇县任桥镇三义村人,电动三轮车是主要交通工具,14岁学徒干了66年乡村流动理发,靠手艺维持生活。现有10亩地,请别人干,自己干不动了。拍摄时间2019.5.18,拍摄地点固镇县任桥镇鱼市街集市。
黄凤强,男,64岁安徽濉溪县百善镇龙桥村人,电动三轮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到附近乡村集市和农户家里理发,17岁学理发,靠手艺养活三个孩子,老伴在家干农活。拍摄时间2019.5.28,拍摄地点濉溪县四铺镇五铺村。
高兴武,男,58岁,没文化,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大高村人,在临涣城皇庙门口理发,小电瓶车是主要交通工具,14岁学理发,干到现在,也有12亩地,农忙时和老婆一起种地,二个孩子都已成家,自己身体还挺好。拍摄时间2019.5.21,拍摄地点临涣镇城皇庙附近。
汪吉立,男,65岁小学文化,安徽省固镇县王庄镇油坊村人。理发在安子口,王庄等集市,附近哪逢集就到哪,农忙就干农活,有37亩地自己种,身体很好。拍摄时间2019.5.28,拍摄地点固镇县安子口集市。
左上:郭泽宽,男,86岁,没文化,安徽省五河县安子口镇郭庙村人,干一辈子乡村理发,手艺好,价格低乡里乡亲都喜欢,理发一位5元,老伴健在,生活挺满意。拍摄时间2019.5.28,拍摄地点五河县郭庙村姚陈庄。
左下:王学和,男,86岁,安徽省五河县绘南镇安子口村人,一辈子没结婚,是五保贫困户,有几年不能干活了,靠国家补助,看病有农和医保报销。拍摄时间2019.5.28,拍摄地点五河县安子口镇。
右上:欧天云,男,82岁,能自己开电动三轮车走街串户去理发,家里有地11亩,孩子种,现在身体还好,耳不聋,眼不花,生活愉快。拍摄时间2019.6.1,拍摄地点五河县沫河口镇曹顾张村集市。
右下:陈在源,男,82岁,小学文化,安徽省怀远县白莲坡镇陈巷村人,13岁时跟父亲学手艺,干了一辈子理发,现在每天能自己开电动三轮车流动理发,奔走在乡村地头。拍摄时间2019.313,拍摄地点怀远县白莲坡镇。
1993年2月开始从事摄影,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中国女摄影家会员。2018年12月《几多光影》崔建玲摄影画册出版。先后获得国内诸多摄影奖项并发表于《中国摄影报》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