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稷山】 青龙寺壁画(上)
2017-10-0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第五批)】
继续去年国庆期间的河东府行程。偷工减料,再挑一两处够分量的重点,好尽快完成作业。说到够分量,青龙寺绝对够格。这也是这次行程中仅稍逊永乐宫的重头戏。永乐宫里只能干看,到了青龙寺,幸福来得如此突然,竟然一时手足无措起来。图片质量也十分糟糕,先勉强做一记录。日后还得再去。
先说青龙寺本身。根据县志和寺内碑刻记载,青龙寺始建于唐龙朔二年(一说为龙朔三年),明嘉靖《青龙寺重修记碑》:“青龙寺之建非偶然也,龙朔二年工部尚书王政奉朝敕而建”。寺内现存主要建筑包括腰殿和后佛殿,都是元代遗构。这两座大殿里面都有大幅壁画。
青龙寺建于高台之上,层层台阶拾步而上。穿过山门,腰殿却是北向开门。腰殿内有一扇面墙位于在殿内靠南位置。可以看出这座腰殿还就是座南朝北。在腰殿屋槫下攀间枋有“昔大元国至元二十六年中秋......上大桁......谨志”的题记,大殿年代明确。
腰殿内壁画为水陆画,分布于殿内四壁之上。扇面墙的前后两面上也有壁画。壁画命运多舛,多次惨遭盗卖、盗割、墙毁等等各种破坏,现存以西壁上相对最为清晰完整。
水陆画是佛殿壁画中的常见题材,现存还有多处寺院保存有相对完整的水陆画。但年代大多较晚,或明或清。青龙寺水陆画不但年代早,而且艺术水准也明显高出一截。画面布局更加考究,人物形象刻画也更加精细生动,并带有浓浓古意。
以浑源永安寺、蔚县重泰寺这两处清代水陆画为例,其画面人物数量虽然更加众多,但布局单调,都是分成上下整齐的三排,各组人物形象各自成群,相互之间少有呼应联系。青龙寺水陆画布局虽然也是上下明显分层,各自成组,但上下左右穿插呼应,浑然一体。生动之外也更加气势磅礴。
青龙寺水陆画的布局上下大致分为三层。以西壁为例,最上层中间为三坐佛。中间坐佛头戴花冠,施无上菩提印,为毗卢遮那佛。这三佛显然为三身佛。三佛之间背后侍立二弟子,两侧有立姿胁侍菩萨,两侧靠下部位有菩萨像,现仅存一侧,榜题为弥勒菩萨。
在三身佛下方,有一比丘在香案前背身躬身礼佛。比丘一侧有榜题“帝释圣众”,可以判断在在其下方两尊贵帝王装束的分别是帝释天和大梵天。
帝释天和大梵天再往外分别为日宫天子和月宫天子,梁冠中央分别镶嵌日轮(红色,中有金乌)和月轮。在二者外侧,还有几名武将装束者,一位持琵琶,一位持剑(头部残缺),这应该是四天王。这些,包括再下面的鬼子母,都属于以帝释天、大梵天为首的天部众。
在这组雁翅排开的天部众下方,是两位护法善神。
护法善神两侧,一侧是诸大药叉众,一侧是鬼子母众。鬼子母因其母性光辉,在二十诸天中往往都是最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青龙寺水陆画中自然也不例外,鬼子母被周围四个孩童环绕,从静止的画面中都能看出无限柔情。
天龙八部虽然不属于佛、菩萨、罗汉等四圣之列,但因为其参随三宝、护持正法,在水陆画中的位置一般高于其他神祇。在众神祇中,根据其司职又可分为天神、地祇和水府神。天神位置一般在地祇和水府神之上。
在西壁的南端,人物形象分为上下两排。上排有两组,外侧为南斗六星君,内侧为元君圣母众。下排从外到内依次为四海龙王众、三曹等众、十二元神众。
西壁北端,上部壁画缺失,下部由内向外依次为普天列曜星君、诸大罗叉将众、五方五帝众、五通仙人众。
西壁上壁画大致如此。图片较多,下篇继续。
http://blog.sina.com.cn/songwanyong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