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丝万条线、沸汤煮银鱼:在面条中回味华夏农耕文明的主粮之争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宋代黄庭坚《过土山寨》

这是一个阳光温暖、安闲平和的傍晚,缕缕炊烟从黄泥糊成的烟囱中袅袅散出,整个部落呈现出如诗如画的烟火气息。

部落中的一个男子,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后,捧着一只大海碗坐在“院子”里,准备享受今天的晚饭!谁也不知道,一场史前的大灾变正在酝酿当中!

天边的落霞忽然变得赤红,群鸟惊鸣穿林而出!地面低沉缓慢地颤抖起来,这种颤抖越来越快,最终变成雷鸣一般地震颤!滔天浊浪扑天盖地,挟带着巨石、泥浆猛地扑向这个僻静的小部落!

大约半个多月前,这儿发生了一场强烈的地震,导致积石峡发生大规模的滑坡,这场滑坡规模有多大呢?直接导致黄河被堵塞,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悬在”他们的头顶,他们却毫无所知。

当水量达到160亿立方米之后,在余震的作用下,终于导致了堰塞湖的溃口,这个部落的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厚厚的泥浆所掩埋!这个正准备吃饭的男人,被瞬间定格在了此时…… 那碗面条,也被厚厚的泥浆掩埋……

一碗面条的前世今生

喇家村是位于青海省和甘肃省交界处的一个村落,地处黄河岸边的官亭盆地。长期以来,当地村民在耕作、取土时,经常能够挖出骸骨,这种现象引起了村民的恐慌。 直到2000年时,考古人员对此进行挖掘,才揭开了这个谜团,4000年前的那场大灾变才真正被人们所认识。

喇家遗址属于齐家文化,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史前灾难遗址,因为其丰富的出土文物和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这些发现中,那碗面条格外引人注目。

在发掘现场,人们发现了一名侧卧的“男子“,在他身边挖掘出了一个倒扣的碗,当把这个碗小心地翻过来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一碗形状完整、清晰可见的面条出现在人们面前!

面条是我们最常见一种面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东西鲁粤江浙淮扬,任何一个省份、任何一种菜系,都有着种类丰富、花样繁多、口味数不胜数的面条。

面条起源于中国,在华夏烹饪体系中,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如面条这样,靠单一的“款式”就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烹饪链条“。

走在中国的任何一条大街小巷,都能够看到形形色色的面馆,走进中国人的任何一个家庭,都会闻到面条的香味,没有任何一种面食能够这样渗透进每个中国人的生活。即使是“非米饭不得饱食”的地域,面条也有着极高的接受度。

那么,面条起源于何时呢?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例证,美食家们则在各类典籍中孜孜不倦地寻找,科学家们则探寻着面条中蕴藏的农耕文明的气息,谁也无法说服谁。可今天这个谜团被解开了。

这碗面条的“化石”,长约50厘米、宽约3厘米,类似于今天所吃的“宽面”,经过化验,这碗面条是由粟制成的,正好与青藏高原当时的气候条件、耕作条件相吻和。

而从这碗面条的外观来看,条形匀称、宽窄齐整,而且长度达到了50厘米,充分显示出华夏史前的人类,在面条的制作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即使是放在今天,也比很多人要强。

有意思的是,人们在对这碗面条的成分进行分析时,还在其中发现了肉糜,也就是说,这个男子手中的这碗面条,并不是清汤面,而是浇上了肉丁和肉汁,以及成分不明的调料。这和今天的炸酱面、盖浇面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男子,一定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人,他可能是刚刚狩猎回来,或者是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在夕阳的余晖下享受难得的闲暇与晚餐,没想到却被这场大灾变“定格“。

从这碗面条成熟的制作工艺来看,要达到这样的水平至少要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完善、积累。喇家遗址中的发现,将人家食用面条的历史一举推进到了4000多年前。

厚厚的泥浆隔绝了空气,密度极大的沉积物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倒扣的陶碗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储存环境,居然让这碗面条历经4000年的岁月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大自然就是用这种“偶然”的方式,向我们传达着远古文明信息密码。

四千年过去了,面条历经了无数代的改良,最主要的就是食材原料变成了小麦,其形制和制作工艺却没有任何变化!

面条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庭,更成为街头巷尾、千家万户喜爱的美食,中国人在美食上的天份得到了充分体现。这其中,有开遍中国每一个县城、乡镇的兰州拉面馆,有滑爽弹劲、酸辣可口的山西刀削面,有麻辣鲜香、爱不释口的四川担担面。

从地域上来看,极北的延吉冷面,虎踞中原的河南烩面、称霸华中的武汉热干面、山温水软的镇江锅盖面、扬州阳春面、长鱼面,不可胜数!

面食和米食斗了近千年,没有分出胜负,今天依然有人顽强地执着于米面之争,但是面条却悄悄地征服了所有的人,无论是南北西东,川陕豫粤,却都能够对面条却欣然接受,不得不说面条的魅力之大、美味之佳。

如果我们从面条的成分、食用和烹煮方式来看,一碗面条满足了主食、汤、菜、肉、蛋等一顿饭的所有元素,以一碗面条作为一顿饭,既美味、又高效,吃完嘴一抹,齐活了!

如果要给中餐找出一种代表性的快餐,那么非面条莫属!这种有着四千年历史的面食,历经了王朝更替、血火硝烟,散发着独特的华夏文明的烟火气息,历久不绝!

面条背后的主食之争

4000年前的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是以粟为原料制作的,以这种食材制作的面条早已无处可寻,今天的面条全部是以小麦面为原料。那么,粟为什么会逐渐消失在历史舞台上呢?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喇家人以粟制作面条,是因为当时黄河流域的上游地带,只有粟最适合作面条! 粟是中国人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耐旱、相对高产、耐储存。在黄河流域,从青藏高原、到河套地区、关中一带、直到河南全境,它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

根据气象学史料,在远古时代、青藏高原、黄河流域曾经有过暖湿的气候,而当人类开始进化,并有了部落的社会形态,能够进行规模化的耕作时,这些地域已经逐步开始变得干旱、寒冷起来,粟的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

粟还有一个特点是任何一种作物所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它的耐储藏性,它可以轻易储存十年以上而不变质,这种特性让粟在很长时间内牢牢占据主粮的霸主地位。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古代农业技术水平低下,碰到灾年需要动用存粮,粟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能够很好的弥补灾年粮食欠收,使百姓在灾年得以存活。

四千多年的王朝争霸,战火连绵、征战不休,劳动力、粮食被大量消耗,无论是出于战争所需、还是储备战争资源,耐储藏的粟都是首选。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诗经小雅黄鸟》

与粟同时代的,还有高梁、大豆、黄米等作物,但是粟的地位依旧无可撼动,直到小麦由西亚传入中国!与粟同时代的,还有高梁、大豆、黄米等作物,但是粟的地位依旧无可撼动,直到小麦由西亚传入中国!

目前全球种植最为广泛的农作物当属小麦,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以小麦为主粮,中国则有超过50%的人以面食“为生”,是当之无愧的主粮之王!那么,小麦是如何击败粟的呢?

事实上,小麦传入中国的时间是相当早的!考古人员在4000年前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内,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陶罐,里面装满了炭化的麦粒!这罐麦粒是作为种子还是粮食已经无法判断,但至少能够说明小麦在中国的种植之间之早。

如果按照农作物的传播路径和速度来判断,小麦至少在4500年前就已经传入了中国,并迅速得到了推广。小麦得以推广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麦制作成的食物,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便于加工!

尤其是适口性这一点,粟是无法与小麦比拟的,用粟煮成的饭食,闻起来有谷香,吃起来却“辣”嗓子!哪有小麦爽滑香腻!偶尔吃一顿改善生活尚可,顿顿吃就是一种“折磨”了!而且以粟为主食,菊花也特别难受!

此外,粟极不好配菜,无论是青叶子的素菜,还是猪牛羊等荤腥,与粟配食,总有一种天然的“隔膜”。而面食则与菜“天然相合”,味道相得益彰。

《左传·成公十八年》中有这么一段:“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早在春秋时期,小麦已经开始被先民种植,并且达到了与“菽”,即豆类同等的地位!但是,小麦自身也有缺陷,即对水肥的要求比较高!由于农业机械、灌溉水利的落后,同时由于北方的春旱,小麦只能在某些温暖湿润的特定区域种植,而小麦制成的饭食也是贵族独享!

除此之外,春秋时期的炊饭是以“粒食”为主要方式的,即将麦、豆、粟等以蒸、煮的方式食用。很显然,古代人类缺乏精细加工的器具,如高精度的石磨,至于面条,应该已经出现了,但是大规模推广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这种情况到了先秦时期得到了显著改变,此时华夏正好夏至了暖温期,气候温暖多雨,小麦大规模推广种植的契机出现了!

先秦《礼记·月令》所载:“季春之月……天子乃为麦祈实。”又:“仲秋之月……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

先秦时期用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小麦的种植,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中国传统的作物,都是春种秋收。而春秋之间正好青黄不接,老百姓那点可怜的存粮没几天就被消耗完了。

历史上发生的大饥荒,基本上都是发生在青黄不接的季节!而这个时候一个具有革命性物种出现了,那就是冬小麦!秋播夏种的冬小麦,为华夏王朝解决了旱地耕作的“缺陷”,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冬小麦解决的农业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封建王朝的政权稳定问题!有了冬小麦,即便碰到灾年,也能够迅速在秋后补种,增强了人类抵御灾荒的能力,提高了人口数量,也增强了以农业为本的国家稳定问题。

唐孔颖达:“以黍、稷、百谷不云劝种,于麦独劝之,是尤重故也。”

对于小麦而言,只要有便利的灌溉条件,它的高产优势就能够得到完美的发挥,所以在先秦时期才会由政府出面来引导农民种植小麦! 而菽、粟、黍之所以没有这种“殊荣“,除了糟糕的口感之外,主要是因为这些作物容易达到产量的”天花板“,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

小麦的爆发期在宋朝“突然“出现,一方面,高效的铁制农具、牛耕技术、龙骨水车、曲辕犁等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另一方面,富庶的宋朝,政府可以有能力去修建和改进水利设施。

此外,宋朝平安富庶,商贸发达,百姓消费需求异常旺盛!更关键的是,宋朝的人口也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既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又形成了巨大的粮食需求!

更重要的是,华夏原产的水稻为小麦推广提供了助力,稻麦轮作技术的成熟,让这对“好哥俩“携手并进,联手占据了主粮的宝座!

从地域上来看,稻麦轮作的优势在水肥丰富的长江流域的显露无遗,在今天的湖南、湖北的广大地区,大面积的湖泽、河渠和沼泽被开发出来,经过排涝去渍之后,形成了适宜稻麦轮作的良田,而华夏的主产粮区也逐步向由“苏湖熟,天下足”向“湖广熟,天下足”改变。

到了明后期,两湖地区终于取代苏常地区而成为了最重要的粮食基地。而稻、麦也成为无可争议的主粮之王,黍、菽、粟、高粱等作为“补充“作物在”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再也没有实力问鼎主粮的地位!

面条的逆袭

当小麦逐渐成为主粮之后,它的“潜力“在聪明的华夏人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面食体系!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黄庭坚《过土山寨》;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麞书。苏轼《贺陈述古弟章生子》

面条在宋代已经是一种寻常的食物,在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早在宋朝,我们今天所能够看到的面点都已经出现了,如面条、油饼、烧饼、馒头、饺子、包子、麻花等近百种花样,烹饪方式则包括子烤、煎、煮、蒸、炸、炒等十余种方式。而其中,面条的发展最具有华夏特色。

“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刘熙《释名》。

事实上,中原地区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面条,与喇家村的面条并没有什么区别,在汉代时,面条被称为“汤饼“,其实就是面片与面条的统称!意指投入开水中煮熟的面食。

我欲去为汤饼客,买羊沽酒约何时?元好问《杨焕然生子四首之二》;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 》

当然,白水煮面条味道并不怎么样,很自然地发展出了盖浇面、拌面、炒面、凉面、汤面、炸酱面等食用方式,他们出现的年代有先后,在华夏各地陆续涌现,呈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传承至今,终于在全国遍地开花。

在南北朝之后,随着数个富庶的王朝相继出现、小麦种植面积的增大、产量的提升、面粉制作工艺的改进,面条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人人爱吃的美食!

而围绕面条,也发生过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例如晋代魏明帝年间,曹操有个养子叫何晏,他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曹操的养子,同时也是曹操的女婿。在魏明帝一朝任侍中。

何晏是著名的美男子,容貌秀美、肤色雪白、细滑如凝脂,让许多人为之嫉妒,就连魏明帝也觉得他美得有点过份。一个大男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皮肤呢?大家怀疑何晏擦了粉,但是又没有证据。

后来魏明帝想出一个办法来鉴别,在六月的暑天,他传何晏至宫中议事,故意拖延时间,到了吃饭的时候,他赐给何晏一碗面条。

《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刚出锅的面条热气腾腾,上面的肉酱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又是皇上所赐,何晏稀里哗啦吃完,吃得热汗淋漓,就用衣袖去擦!

如果何晏搽了粉,这一擦之下必然“原形毕露“,可不管出多少汗,何晏的皮肤依然是白净细腻,大家这才相信何晏真的是”天生丽质“,不仅让男人嫉妒,更让无数女子羡慕!

何晏在吃面条的时候,哪里会想到这是一场策划好的阴谋呢?

从4000多年前喇家村的粟米面条,到今天形式多样、数不胜数的小麦面条,不仅仅丰富了华夏人的餐桌,提供了让人饱腹、享受的美食,更让我们从中嗅出华夏文明的烟火气息!

一碗面条虽小,从中反映出来的却是华夏文明的筚路蓝缕、艰难前行,面条不仅仅是食物,更有着如“长寿面”这般长长久久、连绵不绝、薪火相传的美好寓意,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面条也一样千年余香!

皇图霸业一碗面,千秋风尘烟火气!从更长远的历史尺度来看,走过了漫长的封建王朝数千年历史的面条,反映出来的是惊心动魄的主粮之争。一个国家以何种作物为主粮,是关系到生死存亡、兴衰强弱的根本大计!主粮的产量更是一个王朝的生死命脉!

国内气候如何?以何物为主粮?每年产量多少?能够养活多少人口?是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君主要考虑的事情!主食的产量就是一个国家丁口数量、战争潜力、持续作战能力的指标。华夏文明能够发展壮大、传承至今,并且不断地融合周边,就是因为农耕文明的“主粮优势”所造就的国家整体实力优势!

故历朝历代,都将农业尤其是主粮的生产,放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数千年封建王朝的每一个盛世,都是以强大的农业作为前提基础的。而每一次的动乱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粮食供应不足”是最根本的原因。

在靠天吃饭的古代,气候变迁、自然灾害都会造成大的饥荒,再加上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决定了封建王朝由盛转衰弱的“改朝魔咒“。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衰则百业衰!不解决粮食尤其是主粮的安全问题,就永远无法实现王朝的千秋万代!

不仅仅是封建王朝,即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未见有农业落后而成强国者!粮食命脉控制在别人手里,谈什么强大和崛起!

4000多年前,一定有人见证了发生在青藏高原的那场天地裂变、大山崩塌的地震,也一定会有劫后余生的华夏人,或者向内陆迁移,或者在地震的遗址上重新扎根,再次点燃文明的火种!

天崩地裂、洪水滔天、家园不存、山河不再!从来没有熄灭华夏人的文明之火!在经历了恐惧、挣扎、破灭之后,华夏文明呈现了生机勃勃、万象欣荣的景象,要探寻华夏文明的根基,不妨在一碗面条中去看个究竟吧!

一个爱好美食的民族,永远是值得尊敬并且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文/脂肪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