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材特征31-40

01
菟丝子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功能与主治】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用法与用量】6~12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02
蓝花参

根药用,治小儿疳积,痰积和高血压等症。

03
甘草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与用量】2~10g。

【注意】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不过有解释说含木心是地上部分,偶尔带一些,属正常情况。

04
麦冬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05
牵牛子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未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功能与主治】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

【用法与用量】3~6g。入丸散服,每次1.5~3g。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

06
莲子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

【功能与主治】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用法与用量】6~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07
地黄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功能与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用法与用量】

鲜地黄12~30g。

生地黄10~15g。

【贮藏】鲜地黄埋在沙土中,防冻;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08
白扁豆

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

【功能与主治】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09
苦杏仁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a西伯利亚杏Prunus sibirica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或杏Prunus armeniaca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功能与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5~10g,生品入煎剂后下。

【注意】内服不宜过量,以免中毒。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但经检测后,鼓起来的这种苦杏仁含量是够的,只不过不清楚具体来源,有说是地理环境差异导致的。

10
大腹皮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功能与主治】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5~10g。

【贮藏】置干燥处。

大腹皮不应该含有种子,只能偶尔有,因产地品种不同,里面含有的种子没有大理石花纹,不似前面介绍过的槟榔。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

(2)中国植物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