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从拉冰床到开冰场
北京冬季长4个月。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地区。
北海:明代称为西苑。清代称为“冬宫”。
1925年,北海开辟为公园,北海冰床成为一种经营工具。
在什刹海、护城河、二闸等水域都有拉冰床的,多为进京贫民。群众趁时序,于皇城内外,凡有冰处,拉拖床以糊口。
“遇雪满林阜,坐拖床者艳素相同,交拉如织,亦有豪兴乘醉而频频往返者。拖床自立春以后,则不可乘坐,乘则甚危,有陷入冰窟者,而拖者逃矣。”
《燕京岁时记》
民间的冰床是以木材制成床形,长五尺余,宽约三尺,可同时乘坐三四人。在木床与冰面的结合处以铁条镶嵌,以减少床的摩擦。冰床的主人在前牵绳以拉拖床体,借冰之力使拖床在冰上滑行,故又名拖床。由于惯性和速度的原因,牵绳急行数步之后,床主飞身跃坐床沿,此时冰床仍行走如飞。乘者心旷神怡,目爽气顺,家资富有的子弟,还将几张冰床甚至十几张冰床绞连在一起,置酒案于拖床上,饮酒赏景,由多人牵引,驰走如飞,其乐在陶然之中。冰床还可做为交通工具,拉冰床的绳子是骆驼毛拧成的,以防冻手。拉冰床的鞋与众不同,是皮向内毛朝外的一种特制的棉鞋。
拉拖床冰上活动,在20世纪50年代初逐渐消失。
1991年冬季,北海为丰富市民冬季文化生活,搞活经济,领导特批游船队在东岸、南岸、琼岛北侧,同时开设三个小冰车场。
清 北海冰嬉图
1926年北海冰上活动
拖床
“胡床”辽代契丹人(古代东胡的一支)冬季用的交通工具。
明代,将胡床改称为拖床或冰床。
十一月 冬至 消寒图 冰床、滑擦 蹙鞠 时品
冰床、滑擦
太液池之五龙亭前,中海之水云榭前,寒冬冰冻,以木作床,下镶钢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三四人,行冰如飞,名曰拖床。积雪残云,景更如画。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都人于各城外护城河下,群聚滑擦,往还亦以拖床代渡。更将拖床结连一处,治酌陈肴于上,欢饮高歌,两三人牵引,便捷如飞,较之坐骥乘车,远胜多矣。
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
探春理家……宝钗道:这些妈妈们,她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床,一应粗糙活计,都是她们的差使。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明宫词》
琉璃新结御河冰,
一片光明镜面菱。
西苑雪晴来往便,
胡床稳坐快云腾。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夏历十一月,金水河及太液池冰凝,呈楼阁、龙凤、花卉之状,赐群臣观之。”
“明天启年间,冬季西苑冰既坚,以红木作柁床,四面低栏,旁仅容一人,上(熹宗)坐中,诸王当于两岸用绳及竿前后推引,往返数里。”
明代阁臣夏言词:“胡床稳坐渡层冰。”
清英廉等奉敕编《日下旧闻考》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正月十六日,皇太子(朱载壑)自宫中往见,即绝河(太液池)冰而过。”
明 吕毖《明宫史》
“拖床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以木为之,脚有铁条,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际,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一人在前引绳,行冰如飞。”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津门百咏
清 崔旭
织箔安床四角平,
铁头篙子划冰声;
坐来恰受人三两,
绝胜中流自在行。
《坐冰床至悦心殿》
清 乾隆皇帝
筠冲赐宴有余闲,
琼岛韶光暖镜间。
尚可翠鸾轻舵试,
徐过玉虹一桥弯。
冻酥岸觉看波漾,
春到物知听雁还。
今日悦心真恰当,
窗凭积素慰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