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风一样的经历

 当知青,讲知青,纪念知青。让我们一起倾听知青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十七岁的时候,一列火车把我们拉到了呼伦贝尔,几经辗转把我们十一个知青送到了一个叫“查干陶鲁盖”的地方。一个四面环山,一眼水井,山坡上搭了一个蒙古包,这就是我们知青生涯的第一个画面。

  当到达牧区看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我们对第一次的接触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忘不掉那远看青绿近看枯黄的五月的草原;忘不掉那绿毯般的开满鲜花的长满野韭菜、野葱的七月的巴尔虎;忘不掉那不一样的蒙古老人和不一样的风情习俗;忘不掉那喳喳鸣叫的不知名的美丽小鸟和像人一样站在洞口四处张望的叫做旱獭子的小动物;忘不掉那亲人一般的狗儿和情深如兄弟的草原交通坐骑“毛驴”;忘不掉……。

  在牧区我们每个知青新社员配备一匹交通马,到了牧区不久,队里给我配了一匹枣红马。这匹马比一般蒙古马高大,长的更像个骡子,尾巴毛过冬时让骆驼吃了,样子不好看,眼神很厉害,还咬人。记得刚接手在紧肚带时就让它咬了我一口,把后背都咬破了。

  这匹马在队里肯定不算好马,短途速度还好,长途就比较差了,与后来配备的马比差多了。同学们都劝我找队长换了它,但我没有换,因为它是我的第一匹马。我对它像兄弟一样亲,每天早上抓它时都喂它一块儿糖或饼干。而我吃剩下的馒头等一切它能吃的我都给它,后来发展到给它买,冬天时为它偷豆饼偷大车马的草料……

  每次骑它时都在它的右耳腮挠上一会儿,以至后来别人骑它时由于不知道这个习惯常常闹起来。在抓它时,它一见我的蓝色袍子就跑过来,用嘴叨我用头摩擦我……

  当时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因为我有一匹兄弟般友好的枣红马。

  1、呼伦贝尔草原的真实名字叫巴尔虎。巴尔虎是蒙古民族的一个部落。

  2、“查干陶鲁盖”蒙语:白头山的意思。

  3、“毛驴”蒙语:马

   民族的情结

  外蒙曾经是中国的领土,蒙古高原的蒙古族是一家人。那时在外蒙独立后也未明确划界,蒙古族边民们都能自由往来。1957年一划界并开始从严治理边防,那么一家人的蒙古族就天各一方老死不能往来了。

  哥俩、姑舅、姐妹……多少人家一夜之间成了两国人。他们的思亲之情思乡之意每每情不自禁的流露出来。虽然一瞬间就掩饰了,怕抓叛国情绪。但那真情是让人同情的,那真意是掩藏不住的。

  有一次我和一个叫“三櫈”的牧民一起放牧,他站在国境边久久凝望那边,悄悄说:姑姑在那边有四个孩子,十几年见不着了,他的眼睛里闪着泪光。

  当时巴尔虎草原的蒙古族逃蒙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出去过一段时间又逃回来。虽然这是要蹲监牢的,但还是挡不住,为什么呢?这就是民族情结。一个曾经很显赫的民族被分开了,成了两个国家。作为这个民族的一员,肯定有和我们不一样的情结。我觉得不应用叛国和不爱国来定他们的罪。愿共和国能有个让他们能接受的好政策。

   让我尊敬的老人

  我下包在一个由两个孤寡老人组成的包里,老额吉叫苏米亚,老汉叫“打了架”,他们是叔嫂关系。老太太的丈夫走的早,于是他们就搭伙生活了。再加上我一个挣工分的知青,三个劳力的生产组合就形成了。老汉是领导,负责羊群的饲养、总体规划、以及重大事情的筹划并组织实施。老额吉负责生活中的一切琐事。我的任务是放羊并协助干一些杂事。

  老额吉有三个儿子,除小儿子叛逃外蒙后被捕,两个儿子分头又是一个劳动组合,一家人放养着生产队三群约5000只羊。

  我先在二儿子“巴希了”家,后在老太太家担任“羊倌”。和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一年,草原人的生活是平静和神秘的,有许多的不理解……

  早上我还在熟睡,老太太已把牛奶煮好,端在我的头前拍我叫我起床,并笑道:快像“牛犊”一样喝!这是奇怪之一,我从未见过蒙古人喝牛奶,当我们喝奶时,他们是持笑话态度的。

  蒙古人的性格是偏沉稳的,平时少语少激情,但一在公众场合,如摔跤及那达慕这样的场合却都异常活跃,尤其是打马鬃、打马印等能展现骑技和草原生存特有的技艺时,蒙古汉子的刚强,彪悍和张扬的性格就充分展现了出来……

  “打了架”身体很强壮。据说年轻时是个优秀的摔跤手,当时他是一个对即将上场的摔跤手进行阵前说教的重要人物,如同教练一般。他的鼓励说教方法很特别,端着酒满含热泪,唱着悲壮的壮行歌感人肺腑,最后动作是狠狠的抽摔跤手一个嘴巴。这种特有的场面我常常的想起,讲给我的孩子听……。

  这和他平时的表现太不一样,对他的记忆是:雨天喝着小酒,唱着那深情的蒙古长调,等喝多的时候展现一下力量和我拔扛。做摔跤状双方抓着腰带相互提一提…… 他是个喇嘛,按照巴尔虎的习俗,兄弟俩个要有一个当喇嘛,他就让哥哥娶了妻,自己当了喇嘛,自己一生未娶。

  一个有许多谜的老人。

  记得每天放羊必须饮一次羊。别人家都是二天饮一次羊,在我家他坚持一天一次。且饮羊的方式也不同,别人是一人打水,一人轰羊,以把羊又轰走为喝好。我家是我负责提水,他负责把羊分成小群(约二三百只)轰到井边,他吹着口哨一直等羊群喝好自己走开才去赶另一小群。

  饮一次羊,我用皮斗要把一丈深的井水掏干(内蒙的井出水不是很好)累的受不了。记得有一次看他吹口哨的悠闲劲我气不打一处来,一下子把皮斗扔了出去,结果把马惊着了。恰好那天我把马拴在了井边废弃的水车部件上,马一惊把那个铁件带起砸在了马腿上,马腿砸破了,他急了冲我嚷了一通。我一急也骂了他一句,臭牧主,甩手走了。晚上我赌气不吃饭。老额吉温和地劝慰我:“玛内讧”不生气,边说边推我,又在我吃的奶皮子里加上一大勺的糖,而老汉只有憨憨的一笑,端一杯酒“干!玛内讧”……。

  记得当时我很感动,明明是自己不对呀。

  那晚我们喝了很多,断断续续的用汉语蒙语向他们倾诉着自己的苦衷。讲挖煤下矿井的妈妈,讲失踪了的爸爸,讲那一桩桩的由白天鹅变丑小鸭的故事……,老妈妈哭了,她说:好孩子,额吉阿爸不是在吗,有事就找我们吧。

  从此,我们的和睦在全生产队是出名的。记得有一次,老太太偷偷给我吃了存了很长时间的糕点,结果让她孙女看见了,和她闹起来……

  在草原蒙族人常吃的一种饭即风干的羊肉切成块煮挂面放点盐,几乎顿顿吃。我不爱吃,苏米亚老妈妈就经常给我做油炸面饼吃,还经常做点牛奶焖米饭等等。总之,在全生产队的知青中我是最幸运的。幸运的是遇上了这么俩位善良的老人……。

  我总想,假如没有知青大返城,我会如何呢?

  四十年后,当我数次重回赛汉的时候,都未能见到他们,听说不但他们,连他们的儿子也都已逝去。我很伤悲。

  愿他们的灵魂知道他们曾经的“玛内讧”在想念他们。祝他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繁荣昌盛。

  注1:“玛内讧” 蒙语意思:我们的人。

作者为原新右旗赛罕公社白云诺尔队知青

(0)

相关推荐

  • 五台人忆 | 1968年5月的某一天

    作者简介:陈大宁  :五台人.下过乡,放过牧,上过大学,教过书.现已退休. 那年草青青 1968年5月的某一天,呼市各中学老三届(包括初高中)百十多名同学在一片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欢送人潮中登上开往草 ...

  • 【国画】张镇:锲而不舍、朴实无华

    我认识张镇是八十年代初,那时同在呼铁局系统工作,成为师友关系来往较多还是二千年以后. 一直以来张镇就酷爱绘画,曾受谢志高.孙志钧.黄骏等著名美术教育家的亲授,在诸多教授耳提面命的教诲下,张镇精心研究和 ...

  • 张健: 难以忘怀的记忆(上)

    插图:笔尖芭蕾 做人的标准有很多,但首先必须要懂得感恩. 2013 年 6 月 3 日,我和夫人专程从天津去呼伦贝尔草原给姐姐扫墓.回来后,我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草原,沉浸在草原之行的亲情.友情.民族情 ...

  • 远飞的大雁

    本文作者:杨连 八月金秋,清风凉爽.辉腾梁下,红旗招展,锣鼓欢腾.民族小学和汽车站的马路两边,人山人海,鲜花怒放.欢迎的人群,一直往南延伸到去往旗下营的公路边.时间己近中午,疲惫和饥饿吞噬着人们的意志 ...

  •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赵胜文 关注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07-18 阅读2482 来自话题 #放飞大草原 4179篇 2021年6月5日,与影友相邀到坝上乌兰布统草原参加为期三天的"白马节"摄影采风活动. ...

  • 知青往事:至今难忘在海南岛农场的生活经历

    1968年11月8号,那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作为开赴海南知青的一员,在文化公园开完欢送会后,即被送去太古仓码头乘坐轮船.父母没有来送我,不知是怕看见我的眼泪还是怕我看见他们的眼泪.在即将与相送 ...

  • 知青往事:风吹过原野的时候,外交官父亲来给早逝的女儿扫墓

    我至今没有目睹过因工作事故而死的人,在北大荒这类事故经常发生.那时不怕死,或对死不敏感,从来没有人因死而想到很多,死就死吧!没时间再想.我当年只见到一位对死本身极悲伤的人,梁明的爸爸. (图片源于网络 ...

  • 知青往事:在东北插队娶了大自己五岁的寡妇被嘲笑,他却语出惊人

    上海知青刘建江曾在东北边陲插队落户生活了几十年,退休后他才和他爱人一起返回了上海生活.说起当年在东北插队落户的那段生活经历,刘建江老师感慨万千,他说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段青葱时光. 今日头条智能配图 刘建 ...

  • 知青往事:看不到希望她嫁给了陕北农民,坚守十二年他走出困境

    1969年1月19日,六八届初中毕业生吴成国和数百名北京知青一起坐上了北京开往陕西方向的知青专列,开始了下乡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艰苦历程. 1月23日下午,吴成国他们十三名北京知青来到了陕北 ...

  • 「知青往事」“匹格”——草原知青的狗

    "匹格"--草原知青的狗 吴力工 城里人家求解闷消闲养条狗,苦于没条件:乡下农户为看家护院养条狗,似乎也有无两可.惟独草原上的牧民,不论穷富,哪个包都要养狗,且绝不止一条. 其实, ...

  • 知青往事:一眼半百(作者 朱潭清)

    有这样一种现象大家都知道,退休之后电话就寂寞下来了,不管是座机还是手机,一天也不响几次,偶尔响起,不是推销保健品的就是卖茶叶的,也不知道号码是怎样泄露出去的.时间久了,对于远路的.无相关的电话我只有一 ...

  • 「知青往事」留延边知青——“甜女”刘小妹

    "甜女"刘小妹 作者:何永根 1969年,上海女知青孟甜女来到延边插队落户,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她冲破了种种世俗偏见与朝鲜族青年李华建立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至纯至美,令人唏嘘不已 ...

  • 「知青往事」冬天的饶力河——北大荒支边生活25年

    吴泽佐支边时北大荒留影 冬天的饶力河--北大荒支边生活 口述:吴泽佐 记录整理:吴 嘉 我从北京到北大荒是1965年9月2号,是跟随支边青年去的,当时是北京市副市长给我们送的行,那年我17岁.火车坐了 ...

  • 「知青往事」走出苦难

    用三只眼看世界2021-03-17 14:46:47 走出苦难 贾宏图 她是个"义工",在上海美术馆的"知青油画邀请展"服务,帮着我签书售书.她翻看着<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