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内观
1.沟通时带上语境,也就是绝对坐标。
若说职场中最讨厌的事,就是对方思路不清晰,沟通时他自己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作为听的人更是一头雾水。或是对方有想法,但是表达能力很差,说出来的和想的完全是两码事。
问话者给出的范围太广,收听者是无法从中筛选出对方真正想要问的意思的。
作为沟通者一方,交流时必须要站在听者的角度上去讲述自己的观点。例如以前经常和技术沟通,同一个事物技术用的术语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所以其中一方就不得不去学习用对方熟知的那个名词,否则就会造成鸡同鸭讲的局面,双方谈的是同一件事,但是互相懵逼。
如果一个观点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那就说明还没想好。低效的提升办法就是,把思路分成1,2,3点写下来,交流时一点点提出来,完成后就划掉。
2.不能因为没有把上级交代的事情做到完美,就不交差。
先做好第一版,让领导提出修改意见,根据要求再修改然后再提交,可能需要几个循环才能终版,不要因为修改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让领导误认为工作效率低。
3.文档中标明一切可能会被误解的地方。
标注再详细都不为过,避免在细节上反复确认。远程办公时,这一点尤其重要。
举个很多人不以为然的例子,给设计说,“请把背景中的文字(包括中、英文)去掉”,要比“请把背景中的文字去掉”更为确切,减少对此理解的误差,因为人人都喜欢确定的事物。
4.拒绝做包子,划清分工界限。
有人说刚入职就要去从基层做起,定便当寄快递之类的打杂活都要干,这种话勉强能唬住应届生,但你和公司进行的是等价交换的交易,你付出时间,得到钱,两者是平等。不该把时间花在打杂的事上。
不同岗位有不同的分工,不能因为其他人不想做就要承担别人的工作。
有的人天生讨好型人格,不愿意表达自己的不满,但长此以往,所有底层的活都会压在自己身上,不会再有时间去做一些提升自己的工作。
5.让领导知道工作进度。
如果一个项目周期很长,那就需要隔一段时间主动汇报一次,让领导安心。
即使是短期工作,也要预估出完成时间。同时在汇报过程中把项目的难点提出来,这样也可以及时得到救助以免耽误自己原计划的时间。
管理层面
1.如果有规范,就形成文档。
文档的目的是避免标准不统一,或是一次次口头重复。
比如公众号编辑格式,方案文档的字号、字体规范,培训流程等等,如果形成文档,然后不断修订,就可以在上级吩咐下级做事时省去很多沟通时间。
2.不要因为下属能力不足就不再讲困难事情分配下去。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分配事情给别人做,讲解让对方理解需要半小时,做完需要一小时,而自己做的话一共花费半小时就做完了,所以考虑到时间问题,还不如自己做了算了。
还有一种情况,做容错率低的工作时,把事情交待给别人会很不安心,尤其是给做事毛糙的人。这样也不能因为担心出错不再分配任务,多增一级审核分担风险,之后再逐步转为个人负责更好。
总之,如果因为担心别人做不好或者做得慢就完全包揽下来自己做,最后结果是一直处理琐碎的事,无法匀出时间来做管理层面的规划。
3. 3-5人小组不要无休止地讨论,不要试图通过讨论形成想法。
会议到最后就是每个人就一个问题来回说车轱辘话,抠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最后再回到原点,无法达成共识。
每个人都带着已有的思路和目的去讨论很重要,不然观点成熟的人要等着没做准备的人边谈话边整理的自己的思路,或者是几个完全没想法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瞎说。确认谈论主题后,有目的地去讨论很重要。
4.管理与教育一样,都需要因材施教。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个性,对内向不自信者多鼓励,对做事毛糙的有耐心,对飘飘自然的人多磨练。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风格,但这并不影响对待每个员工时的态度。
让每位员工都发挥最大的价值,做擅长的事,能最大化地提高工作效率,也能让员工获得成就感。我见到很多新人做不好事,不全是自身能力差,有时候是领导者方向不对,让优秀的员工发挥不出价值,人才就很可惜地流失掉了。
4.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
在职场中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同事是极其不专业的事,因为别人没有义务分担你的情绪。尤其是上级对下属,下属莫名其妙受气,有苦难言。
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很重要,职场中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
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