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与景山之间曾经有一座“北上门”,它比故宫可能还早200年
做最好看的北京视觉历史平台
北上门,即使对于今天的北京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相比于中轴线上的天安门、正阳门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家伙,北上门就显得非常默默无闻,但它却是真真实实的存在过,而且还曾经非常的重要。
我们的“北平图库”中收集大约70张关于“北上门”的电子版图片(非高清),包括老照片及老地图,大多已在文中展示,广大文史爱好者如需要可与我们联系。
北上门图片下载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Ark3J_2aSskILHk05wp-lA
01
▲北上门
在1945年的一张航拍照片中,我们也可看到“北上门”的存在:
▲1945年神武门区域航拍
上图画面中间,为故宫的北侧护城河(筒子河),河水上方即故宫“神武门”,下方与其隔河相望的就是“北上门”,它临河而建,左右是通脊连廊的廊房。北上门下方就是景山南门。
▲北上门正向南侧
02
常见的一种说法是当年金世宗(完颜雍)在金中都东北郊水域(即今天的后海北海一带),营建了一座离宫,名为“太宁宫”,太宁宫的一座门名为“紫宸门”,就是北上门的前身。也就是说这座北上门在金朝时期就有了,比故宫还要早200余年。
“京城北离宫有太宁宫,大定十九年建,后更为寿宁,又更为寿安,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琼林苑有横翠殿。宁德宫西园有瑶光台,又有琼华岛,又有瑶光楼。”
▲金中都与离宫
上图中“虚线”围合部分就是“北京城”,“正方形”部分即“金中都”,可以看出“离宫”位于金中都的东北处,即今天的“北海景山”区域。
但这座太宁宫的“紫宸门就是北上门”说法,就找不到相关依据了。
而且,如果“紫宸门就是北上门”,那么以北上门恰好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位置,是否可以说这条中轴线早在金朝建“紫宸门”时就已经确立了呢?这势必又会引出一系列新的话题与争论......
▲明南京宫城皇城平面图
以上文字是明代京师军队戍守北京皇城各门的具体安排,从中可见皇城各门及内皇城的各个“上门”均有军队驻守防卫。
在《明北京城复原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上门”的所在位置:
▲北上门、北上西门、北上东门
▲西上中门、西上北门、西上南门
▲东上中门、东上南门、东上北门
03
到了清代也有相关文献记载,清人撰写的《明会要》中有如下文字:
这段文字进一步说明:在明朝,十二座“上门”分为三组,排列在紫禁城的东、西、北三面。
但在清朝本朝,这些“上门”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以下三图是《康熙皇城衙署图》的局部截图,除紫禁城神武门外的“北上门”仍在,东华门及西华门外的两组“上门”无论文字还是图形均已无存。
▲紫禁城神武门及北上门(左上角)
▲紫禁城东华门区域
▲紫禁城西华门区域
在这套图中的“东、西华门”区域,我们依然没有发现两组“上门”的存在。
▲紫禁城东华门区域
▲紫禁城西华门区域
04
东华门与西华门外的两组“上门”的拆除,究其原因,应是明清两朝交替后,对于整个北京城以及皇城的规划发生改变所致。
其一,明朝时期,整个皇城均为“皇家禁地”,寻常人等不可随意出入,因此设置了三层城垣加以戍卫,即皇城、内皇城、宫城(紫禁城),隶属于“内皇城”的三组“上门”则发挥着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
到了清代,顺治帝入主北京后,实行“满汉分区居住”,将原“内城”中所有汉人强行迁出至“外城”。
《清实录》中有如下记载:
上文中提到的“摄政和硕睿亲王”即多尔衮,当年顺治帝年幼,作为“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乾纲独断、权倾朝野,所有政令均由他发布实施。
▲清代北京城满汉分区示意图
其二,明代“皇城”为皇室专属,内设大量服务帝王的机构衙署。如包括十二监、四司、八局在内的“二十四衙门”等。
▲《明北京城复原平面图》局部
▲《明北京城复原平面图》局部
▲清代北京皇城寺庙分布示意图
另一改建的主要用途就是“民宅”,当然这里的“民”也是“八旗”官兵及家属。
▲《京师生春诗意图》局部
清徐扬绘
下图为清乾隆时期的《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中“东华门大街”部分,从中可见街道两边店幌高悬、商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往来穿行。
▲《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局部
清徐扬绘
最终,除北侧四座“上门”保留外,其余东西两组、八座“上门”均被拆除。
04
▲北上门
▲北上门
▲北上门
▲1870年-1880年,紫禁城北侧景观
托马斯·查尔德拍摄
▲1890年,景山西侧
北上西门外鸳鸯桥
▲1892年,景山东侧北上东门外
▲1898年,景山东侧北上东门外
▲1900年,紫禁城北侧区域
▲1900年,景山东侧北上东门外
▲1900年,景山东侧北上东门外墙
▲1900年,景山东侧北上东门外墙
▲1900年,景山西侧北上西门外
鸳鸯桥上的洋车和摊贩
▲1901年,詹姆斯.利卡尔顿
▲1901年,景山、北上门、大高玄殿前牌楼、习礼亭、紫禁城筒子河
▲1901年,景山东侧北上门外
▲1903年,景山东侧北上东门外
▲1909年的“北上东门”
▲1910年,景山东侧北上东门
下图是1910年前後的“北上西门”西侧,几只骆驼正在休息。
▲1910年的'北上西门'外
▲约1910年的“北上门”南侧,
▲约1910年,景山前北上西门外鸳鸯桥
▲约1910年,景山西侧北上西门外鸳鸯桥
▲1919年的北上东门
(美)西德尼·戴维·甘博拍摄
▲1920年,北上门与神武门之间
▲1920年,景山前北上门、大高玄殿前牌楼、习礼亭、故宫筒子河
▲1924年,景山东南侧北上东门
上图中的“北上东门”此时由于年久失修,已经从原来的“三座门”改为目前这个样子。
▲1925年,自景山向南拍摄
▲1925年,自景山向南拍摄
▲1924-1927年,自景山向南拍摄
北上门与故宫神武门
(美)西德尼·戴维·甘博拍摄
▲1924-1927年,自景山向南拍摄
北上门与故宫神武门
(美)西德尼·戴维·甘博拍摄
▲1924-1927年,自景山向南拍摄
北上门与故宫神武门
(美)西德尼·戴维·甘博拍摄
▲1924-1927年,自景山向东南拍摄
北上门与故宫神武门
(美)西德尼·戴维·甘博拍摄
▲1928年,北上门与景山
06
▲拆除后
选自朱偰《北京宫苑图考》
▲1930s,“北上东门”已拆除,
景山前街打通
▲1930年,北上门与神武门之间
▲1933年,景山南门及北上门
▲1935年,北上门南侧
很多黄包车夫正在等待客人
▲1933-1946年,自景山向南拍摄
北上门与故宫神武门
(德)赫达·莫里逊拍摄
▲1933-1946年,自景山向南拍摄
北上门与故宫神武门
(德)赫达·莫里逊拍摄
▲1933-1946年,自景山向南拍摄
北上门与故宫神武门
(德)赫达·莫里逊拍摄
▲1933-1946年,自景山向西南拍摄
北上西门已拆除
(德)赫达·莫里逊拍摄
上图为向景山西南方向拍摄,远处为故宫西北角的角楼以及大高玄殿的东牌楼、习礼亭。
此时北上西门已经拆除,景山前街已经修好打通,可以看到有通行的汽车和自行车,将上图截取局部放大如下:
▲1933-1946年,自景山向西南拍摄(局部)
(德)赫达·莫里逊拍摄
由图还可见,两座牌楼上已经安装了电灯,远处也架起了电线杆,古老的帝都正在向现代化逐步迈进。
▲1930s,大高玄殿前的景山前街
▲1930s,大高玄殿前的景山前街
▲1940s,北上门与神武门之间
上图为故宫神武门与北上门之间区域,很多来故宫游玩的人在此经过,路边停靠着当时最为时髦的汽车,以及等待客人的黄包车。
▲1946年,Dmitri Kessel拍摄
▲1956年,北上门拆除。
北上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宽阔而空荡的“景山前街”。
就这样,当年大明王朝的十二座“上门”历经500余年风雨沧桑,四代王朝更替、江山易主,最终全部消失。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随着社会形态发生变革,城市功能及规划随之转变的最终结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