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德洪的《阳明先生文录序》看心学分裂的前兆
在《王阳明全集》里,一共有七篇序,其中钱德洪自己写了两篇,徐爱写了一篇,徐阶写了两篇,邹守益写了一篇,王畿写了一篇。钱德洪之所以能有两篇序,一方面是钱德洪自己是《王阳明全集》的总编辑,在徐爱去世后,由他完成了大部分《阳明先生文录》的搜集工作;另一方面是他长期跟随阳明先生,属于既是老乡(都是浙江余姚人)、又是得意门生(王阳明广西剿匪时,钱德洪一路相伴,负责代替王老师讲课,人称“王学教授师”),由于热爱学习,还回京做过官,再加上因抗旨蹲过监狱(明朝官员因抗旨蹲监狱情况很多,甚至以此为荣【这是有牌面的事!回家也能跟人吹吹水:“老子当年可是顶撞过皇帝老子的”,这说话都硬气】),出狱后又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两广地区讲学【活动范围广,基本上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知名度】,传播阳明学说,培养了大批王学中坚,一直以来,他都把自己当作是心学的正统传人。
回到钱德洪的这篇序,长期在王老师身边学习,钱同学对于王老师所讲的“致良知”的学说,“知行合一”的概念可以说是深信不疑,不仅仅在学术上坚持、生活上践行,还致力于不断扩大心学的影响力,为心学“正名”而不断努力。这也导致了钱同学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丝趋于保守的潜意识,在这篇序中,他说:“世之闻吾先生之言者,其皆肯自拔于流俗,不与众非笑诋訾之乎?其皆肯一洗俗习之陋、世儒之说,而独证以吾之心乎?夫非笑诋訾,在孔子犹不免焉,于当世乎奚病?特病其未之或闻焉耳。”(大意是:这世上的人,听了阳明先生的学说后,依然不能免于世俗的浅见,依然难以找到心之本体,反而以恶意揣度阳明先生,这种毛病是世间之通病,只是不知道自己病了而已)。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单纯就心学发展的角度而言,钱同学的言语表明他有意要扛起心学的大旗,要和世间诋毁心学的势力作斗争。
在最后一段,钱同学说道:“先生之言,世之信从者日众矣!特其文字之行于世者,或杂夫少年未定之论。愚惧后之乱先生之学者,即自先生之言始也,乃取其少年未定之论,尽删而去之;详披缔阅,参酌众见,得至一之言五卷焉。”(大意是:阳明先生的学说越来越得到世人的认可,现在公众能看到的与他相关的内容,很多都夹杂着早年的不完善的内容,担心后人搞乱阳明先生的学说,因此删除阳明先生早年没有定论的学说,并广泛搜集结合同学们的见解,最后形成五卷本的《王阳明全集》底稿)。从这句话当中可以看出,钱同学对于发扬光大心学很有责任感,他也预见到心学有可能走向分裂,因为当年在“天泉证道”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分歧,钱同学一派持“渐进”观点,主张日渐精进;而王畿一派则持“顿悟”观点,主张明心见性、直指内心的方式;而邹守益同学一派则兼具有之,相对比较客观,最终反倒是不太突出的江右一派继承了心学的道统,倒也是异数。
由于阳明先生去世太早,很多心学上的基础性问题没有解释清楚,最终为心学分裂埋下了祸根,而钱同学做这篇序的时候,其实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可想而知,日后走向大分裂已然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