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145):穆如清风——释“穆”

本文约3000字,阅读约需要6分钟


汉字探微

(145)

穆如清风——释“

朱英贵

成语“穆如清风”见于《诗经·大雅·焌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意谓和美得如清风化养万物一般。又见南朝梁·裴子野《丹阳尹湘东王善政碑》有云:“不严之治,穆如清风。”“穆”字含有静穆、肃穆、深幽、纯正、和美等多种意思,“穆如清风”的“穆”是和美的意思。那么“穆”字这多种意思是如何获得的呢?它的构字理据和造字本义又是什么呢?本文就简单说说这个“穆”字。

一、“穆”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穆”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穆”字的古文字字形来看:前两个为甲骨文字形,像有芒颖的禾谷籽穗成熟下垂之形;接着两个为金文字形,在禾穗的芒颖之外又增加了“彡”形符号;紧接着金文之后的两个字形是战国文字(楚简帛文),前一个字形(包2.49)的构字理据基本跟甲骨文形体一致,后一个字形(雨21.1)的构字理据大致跟金文形体类似,只不过是将表示芒颖的三画和“彡”形符号分列于禾穗上下两端而已;《说文》中的小篆字形,其构字理据大体上跟金文形体一致,只是更加线条化与规范化了。现代汉字的“穆”就是以小篆形体为基础,经过隶变与楷化而成的。

有鉴于此,影响“穆”字后世字义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金文字形在禾穗的芒颖之外又增加的“彡”形符号,它究竟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对此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看法认为它是在表示成熟后的籽实向下脱落,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是在强调禾谷籽穗成熟状貌的美观,因为“彡”形符号通常有美饰之意。愚以为,前一种说法更切近情理些,而后一种说法的“彡”形符号是依据小篆以后的字形逆推的,其实它在金文中只是三个点、三个竖线或者三个斜线而已,跟“彡”形符号并无联系。当然这并不排除成熟的禾穗有美感的意思,但怕不是因为增加这三笔才获得的。

下垂也好,脱落也罢,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向下。成熟的穗实弯曲向下,接受大地泥土的召唤,以便繁殖后代,这就是“穆”字诸多美好含义的产生根源,这就是静穆、肃穆、深幽、纯正、和美等多种意思等多种意思的来源。

再来看看《说文》是如何解释“穆”字的,《说文解字》卷七禾部:“穆,禾也。从禾,㣎声。”许慎的解释很简单,就说“穆”是一种禾谷,它是一个形声字,字形采用“禾”作表意偏旁,“㣎”是声旁。

其实,从古文字形体来看,“穆”本是一个象形字,象有芒颖的禾谷籽穗成熟下垂之形。《说文》依据小篆字形解义,因为小篆字形已经不大能够看出“有芒颖的禾谷籽穗成熟下垂”的状貌了,以至于许慎将其误判为形声字了,这应该是缺少依据的。

   二、“穆”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穆”字的造字本义为嘉禾成熟籽穗下垂。例如:“穆,禾也。”(《说文解字》)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穆者也。”

“穆”字表示庄稼成熟具备了供养众生的籽实,却低下头静待人们收获或者籽实主动掉落以便繁衍后代这样一种无私奉献的状貌。它的构字理据中理应含有壮美、顺从、肃静、庄重、敬重等意蕴,于是“穆”字便产生了如下一些引申义:

其一,表示壮美。例如:“于穆清庙,肃雝显相。”(《诗·周颂·清庙》)郑玄笺:“穆,美。”

其二,表示敬重。例如:“我其为王穆卜。”(《书·金縢》)孔传:“穆,敬也,言王疾当敬卜吉凶。”再如:“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王逸注:“穆,敬也。”又如:“吉日初斋戒,灵巫穆上皇。”(唐·李希仲《东皇太一词》)

其三,表示肃静。例如:“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汉书·礼乐志》)再如:“于是吴王穆然。”(《论衡·非有先生论》)注:“犹默静思貌也。”

由此义还可产生如下两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深远,幽微。例如:“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楚辞·九章·悲回风》)洪兴祖补注:“穆,深微貌。”

二是表示清淳,透彻。例如:“天色澄穆,亦惟此时也。”(宋·苏轼《答王敏仲》)再如:“春晨气澄穆,杂卉香满路。”(元·吴师道《德兴开化道中》诗)

其四,表示顺从。例如:“穆君之色,从其欲。”(《管子·君臣下》)郭沫若等集校:“俞樾云:《续汉·祭祀志》注引《决疑要注》曰:‘穆,顺也。’‘穆君之色’即顺君之色,下句曰‘从其欲’,‘从’亦顺也。”

由此义还可产生如下三种引申义:

一是表示淳和。例如:“吉甫作诵,穆如清风。”(《诗·大雅·烝民》)郑玄笺:“穆,和也。”

二是表示纯正。例如:“布德执义曰穆。”(《逸周书·谥法》)孔晁注:“穆,纯也。”

三是表示诚信。例如:“穆,信也。西瓯、毒、屋、黄石野之间曰穆。”(《方言》第一)

其五,表示和睦。例如:“周公穆康叔,管蔡则流言。”(三国·魏·曹植《豫章行》)再如:“二贤若穆,则国之休,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由此义还可产生如下两种引申义:

一是指古代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居庙中,父子依序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例如:“辨庙祧之昭穆。”(《周礼·春官·小宗伯》)郑玄注:“父曰昭,子曰穆。”再如:“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礼记·中庸》)清·毛奇龄《庙制折衷·昭穆》:“南面为昭,以其向阳;北面为穆,以其向幽,此昭穆之名所由始也。”

二是指按辈分排坐的右边。例如:“钱青自谦幼辈,再三不肯,只得东西昭穆坐下。”(《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再如:“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红楼梦》第五三回)

根据上面对“穆”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穆”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穆”字文化含义的相关词语

汉语中还保留着一些含有“穆”字的词语,蕴含着“穆”的各种引申义。诸如:

含有恭敬意思的——

肃穆(严肃恭敬)、静穆(安静庄严)、穆穆(端庄恭敬)、穆穆纯纯(恭敬诚恳的样子)等;

含有庄美意思的——

穆穆(端庄盛美的样子)、穆行(美行)、穆如(和美的样子)、穆若(和美的样子)等;

含有肃静意思的——

穆静(安靖)、穆然(静思的样子)、穆穆(宁静静默)等;

含有淳和意思的——

穆远(淳和深远)、穆耀(祥和光明)等;

含有和睦意思的——

穆清(和睦清明)、穆亲(和睦相亲)、穆畅(清和畅美)等;

含有纯正意思的——

穆羽(声细如五音之羽穆然相和);

含有诚信意思的——

穆宣(诚信公明)、穆卜(虔诚占卜)等。

然而,含有“穆”字的成语却很少,常见的只有如下三个:

落落穆穆——落落:冷落的样子;穆穆:淡薄的样子。形容待人或者同别人合不来。语见《晋书·王澄传》:“澄噇谓衍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儁。’衍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又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王平子目太尉:‘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隽。’太尉答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王平子,即王澄。太尉,指王衍)

穆如清风——指和美如清风化养万物。语见《诗经·大雅·焌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又见南朝梁·裴子野《丹阳尹湘东王善政碑》:“不严之治,穆如清风。”

文昭武穆——原指文王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源自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周文王于周为穆,文王之子武王则为昭,而武王之子成王又为穆。语见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其文昭武穆,跗蕚也如彼;天平地成,功业也如此。”又见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文昭武穆,方驾齐驱;公子王孙,朱轮华毂。”

相关链接:

      汉字探微(141):风禾尽起——释“禾”

      汉字探微(144):否极泰来——释“来/來”(上)

      汉字探微(144):否极泰来——释“来/來”(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