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说,越是不怕死,越容易活下来!这话的背后不光是勇气,还有逻辑和道理!

洪七独立评论 昨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记忆承载 ,作者碧树西风

考虑到很多人还没看,咱们就不聊剧情了。

那不聊剧情聊什么呢?我们聊拍摄角度。

《金刚川》拍的是什么呢?拍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片题材。

战争题材通常有两种拍摄角度。

第一种叫做宏大叙事,突出战争的意义。

这种非常普遍,比如《百团大战》,《决战中途岛》,这些电影的大背景是围绕战争主线。

为什么打?怎么打赢的?

比如《百团大战》,是想告诉你为什么打,这场仗的意义是什么。

比如《决战中途岛》,是站在参谋本部的视角去看这场仗怎么打赢。

像《金刚川》,选取的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里的一个战斗片段。

如果要宏大叙事,那要突出的,就是为什么打和怎么打。

从目的角度这场战役是为了配合停战谈判,因为李承晚破坏了战俘遣返协议,所以要给以颜色,施加压力。主编邀请搜索关注公众号“洪七独立评论”,每日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从战术角度这场战役是入朝以来最大的阵地攻坚战,和之前运动穿插包围歼敌的打法不同。

所以无论战略战术,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那么还有第二种叙事方式,就是个人的微观视角。

此类拍摄手法在近年越来越流行,因为观众看得懂,有代入感。

其实这一类拍摄角度,很早就流行起来了,比如《拯救大兵瑞恩》,斯皮尔伯格选取的就是一个非常小的切入点。

一小队人马,要把一个人带回家,这和珍珠港那种宏大叙事,完全不一样。

我们也拍过,比如《集结号》,甚至把战争背景都模糊化处理了,更重要的突出当事人的感受。

这种拍摄手法很容易引起共鸣,因为有燃点,有泪点。

你很难要求观众站在宏观战略角度思考战争,人家毕竟是去观影体验的,又不是上国际战略课。

你也很难要求观众站在战术的层面思考战役布局,毕竟大部分人不是军事发烧友。

所以我相信,在今后,第二种拍摄模式会越来越成为主流,说到底,一切都是票房决定的。

但我们今天要聊的是第三个角度。

这个角度恐怕真的不适合拍成电影,哪怕作为纪录片也不适合,但很适合拿来讨论。

这就是我很喜欢聊的:站在大时间跨度上聊概率,从而思考决策依据。

我相信很多人看了战争片,往往有两个结论。

看第一个角度,宏大叙事那种,感受往往是感激。你看到有一批人,为了你今天的美好生活,献出了生命。

如果把目光局限在一场战斗中,那你一定会觉得士兵的死亡率是最高的。

这很显然嘛,比如一个国家,总共1亿人,1万人去打仗,那剩下的9999万死亡率接近零,而那1万人的死亡率,也许是10%,也许是20%。

这时候你自然而然的会觉得好可怕,甚至会觉得不划算,人嘛,都是畏惧死亡的。

但如果你把视角拉长,恐怕结论并非如此。

据统计,整个二战期间,我国死亡总人数是1800万,其中军人占了15%,百姓占了85%。

你有没有发现,在二战期间,作为百姓似乎并不安全。

当然,百姓多,而士兵少,你觉得百姓不止比军人多了5.6倍,所以你还是觉得百姓安全。

真的是这样吗?

当时中国各个派系的军队加起来,近千万,你注意,这是某一年的统计。事实上,兵是一茬一茬的。

就像你们学校这一届有1000人,不等于你们学校历届总人数也是1000人。

当时虽不敢说全民皆兵,但整个二战打下来,陆陆续续当过兵的人,大几千万都不奇怪。主编邀请搜索关注公众号“洪七独立评论”,每日可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也就是说,从未当过兵的,恐怕没有当过兵的5.7倍那么多。

那百姓的死亡率已经接近士兵了。

事实上不仅如此,因为人并不是只会受到战争的直接伤害。史料记载,二战期间,百姓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不可胜计,估计受到战争损害者在2亿以上。

也就是说,半数人都受到了战争的伤害,只是受伤的程度和原因没法统计。

这很容易理解,某个人的家也许在战区,打起来的时候,他是没上阵,但是没工作,没饭吃了,没走到大后方,就饿死了。甚至还可能因为没有治安,兴起各种江湖门派,这中间有太多因为失去秩序引发的死亡。

看来,二战期间,作为百姓似乎不见得比作为军人更安全。

更重要的是,当兵起码有军需供应,有饭吃,再不济,也有把枪,总比没有要安全。

你注意,我是站在整个时间跨度上看,如果就某一次战斗,那一定是士兵的死亡率高。

算完这笔总账,我们来看看士兵这个群体内部的死亡率对比。

你觉得在战场上,是面朝敌人的死亡率高呢?还是背朝敌人?

实际上是后者。

原因很简单,子弹不长眼,这也不是游戏,不是你想退出就能退出的。

作为观影的人,你肯定觉得迎面向敌很恐惧,因为你在正视风险,正视死亡。

这就像你走在钢丝上,睁着眼睛看着两边的悬崖峭壁。

可我问你,假如你把眼睛蒙起来,是不是就能提高走过钢丝的概率了呢?

很显然,不能。死亡率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了。

你蒙起眼睛只是降低了你内心的恐惧感,就像你生病光吃止疼药不吃消炎药一样。

毕竟,你直面风险,还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背对着子弹,那就等于彻底放弃,等待命运的裁决了。

想一想历代老兵流传下来的那句话:越是不怕死,越容易活下来。

这句话的支撑点其实不是勇气,而是概率。

讨论完死亡率,我们还要想一件事,那就是回报。

你纯粹的为了躲避死亡而活着,是没有意义的,人类哪有谁是不死的?秦始皇都死了,你算老几?

死亡这件事是躲不了的,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来到世上迟早要走人。

而且我们前面也算了,在整个二战期间,作为百姓,死亡率一点不比士兵低,甚至说不定更高。

可是,你要知道,同样是冒了风险,大家的回报并不一样。

前面我们分析了士兵群体,那个面对子弹的,死亡率更低,那个背对子弹的,死亡率更高。

但不仅如此。

更重要的是,那个面对子弹的,人家要是立了功,而且活了下来,是有奖励的;而背对子弹的,即便活了下来,也是要面对惩罚的。

你把这个奖惩算进去,那就更不划算了。

所以数学告诉你,二战期间,当兵,比当百姓划算;当一个勇敢的兵,比当一个孬兵划算。

因为后者同样承担了风险,但是要么没有奖励,要么没有补给。

当然,你注意,这是算总账,具体到小账,有运气成分。

比如有的人,面对子弹,但是没有成为幸存者;再比如有的人,明明立了功,但是复原后拒绝一切奖励,选择一个偏僻的山村,从此绝口不提自己的功劳。

这些一定有,可我问你,这是总账么?或者说,这普遍么?

肯定不是嘛。

8,90年代,在大城市里,大部分公务员的父母都是早期的军人。

95年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里面选取老傅一家,老傅是退休的局长,再往前呢?他就是军人。

他大儿子后来做了某个部里的处长,小儿子去海南做生意,小女儿出国念书去了。

这在当时是很常见的,在院子里打听一下,几乎家家户户的祖辈都是军人,

站在那个年代的视角想,当时得到城市户口有多难?当时有个编制有多难?

事实上,直到今天也不简单,如果生活那么简单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抱怨留在大城市很难了。

当你把账算完就会发现,无论你是否选择勇敢,都得承担差不多的风险。

而前者,有补给,幸存了有奖励;后者,得提供补给,幸存了继续提供补给。

所以有读者问我,我为什么一直选择过劳死人数最多的计算机行业,金融行业,互联网行业?

原因告诉你了,关山万里取功名,这些才是当代的上甘岭。

人生没有绝对的安全,你躺在家里最安全,问题是,会饿死。

敢吃苦,有概率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几乎注定吃苦一辈子。

数学告诉你,睁着眼睛走钢丝,才是长期正确的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