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究竟是怎样一个典故

一个谚语通常都带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典故。故事的背后总有一些发人深省的道理。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句著名的谚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不过这句话的背景故事,那种悲痛和负疚,比我们通常想的可能还要深刻许多。

据《晋书》记载:“导执表流涕,悲不自胜,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

周顗和王导,都出身名门,周顗,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秀彻”,但个性清高,不慕名利,很有晋朝流行的道家风骨,也曾经拒绝过朝廷的征召,不过最终,他还是被司马睿征辟,并从祭酒做到了尚书左仆射。王导,出身于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从小便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凭借家族的势力结交了当时的琅琊王司马睿,并辅佐他当了东晋的开国之君。

东晋建立之初,大将军王敦掌握兵权,并且驻扎在外,对皇权造成了很大威胁。在司马睿对其起疑心后,他更是因此被惹怒,直接起兵造反。听说自己的哥哥做出忤逆之事,王导十分惊慌,连忙前往司马睿处谢罪。

王导带领着王家有权势的人在皇宫殿外跪地请罪,正赶上周顗进殿面圣,于是,王导连忙对其恳求道:“伯仁,以百口累卿!”意即是说,我们全家上下一百余人的性命就靠你了,希望你去向陛下求情。不过,周顗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径直入了大殿,等到他出来时,已是满身酒气,王导急忙上前询问,周顗却并不理睬,而是醉如烂泥、满嘴胡言。

王导认为周顗对自己的恳求不管不顾,于是怀恨在心。后来,王敦率领大军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掌握了朝政大权,他询问王导:“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所疑也。”就是说,像周顗这样有才能有声望的人,应该毫无疑问封为三司这样的大官吧。而王导想起之前周顗的不管不顾,便一言不发。

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他们才能不足,于是便问道:“若不三司,便应令仆邪?”结果,王导还是一言不发,王敦以为弟弟是在表示,这二人不能为其所用,便留下一句“若不尔,正当诛尔”,便将周顗逮捕杀害。后来,王导在浏览以往奏折时,发现了周顗为其求情的奏章。原来,虽然周顗对其不理不睬,但在皇帝面前却极力为其辩护。于是便有开头那句“导执表流涕……”。

很多事很多时候都不能只看表面,表面对你冷漠的人,可能正在不遗余力的帮你,而对你满脸堆笑的人或许正在百般算计。凡事不能太过武断,应该透过表象看清本质。不要被情绪左右,而失去理智的判断。

人生在世,还应当明白,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正如周顗,他本可以不帮,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替王导求情。万一惹怒晋帝,丢官砍头,多不值得。王道不该记恨于他,而致使周顗无辜被杀更是千古奇冤。不知道周顗临终前是否感到后悔。対王导的恩将仇报有没有歇斯底里。或许不会吧。或许不会吧,毕竟他是那样豪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