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澳洲的留学随记(上)

作者简介

先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吧,本人彪彪,也可以叫菠萝包(笔名),今年25岁,本科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的英语(国际金融)专业,研究生毕业于澳洲麦考瑞大学的金融学,于2017年10月赴澳,2020年1月毕业归国,下面就简单分享一下我在澳洲两年多的留学生活吧。

学习篇

首先稍微总结一下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一些小区别吧,第一,国内大学评分制度往往是考勤加上最后的期末考,而澳洲的大学往往会在每个作业上分配少量分值再配上期中期末考试。第二,国内的大学一个学期可能会有数十门课程需要学习,每门课每周时常约为2-4小时,而澳洲大学每学期仅有四门课,每门课每周约为三小时(分为lecture,tutorial,seminar)。其次,澳洲学校大部分的课程作业都是以小组为单位,且队友经常是随机的,因此对团队沟通协作,任务分配的能力会有更多的要求。最后就是国内外大学的社团生活其实都很丰富,但是留学生相对来说加入国外社团组织比例会少很多。
就我个人而言,初入澳洲最大的学习压力恐怕就是语言了,本身自己语言基础其实很一般,再加上老师飞一般的语速与专业术语、俚语、冷笑话相结合,基本上我一节课能听懂的内容很难过半。由于我们可能每一两周就会有一个小测评或者小作业,导致第一学期压力真的很大,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和我本科基本没去过图书馆的日子形成了鲜明反差。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所学的金融专业大部分可能还是与数字打交道,中国人还是会有一些优势,周围学文学类专业的朋友则经常抱怨他们整日面对一堆外文文献,身旁放着几本厚厚的英文原版书,连梦话都是英语的艰苦岁月。之后的几个学期由于熟悉了课程节奏与设置,学习压力相对也就没有那么大了,基本每周可能也就花大概一两天时间复习一下功课,然后碰到考试或者大作业就和在中国一样临时通宵抱佛脚。

【学校图书馆外景 图来源 作者】

【图书内景 图来源 作者】

生活篇

独立与高消费恐怕是我在悉尼生活两年多感受最深的两个词。在老家过了22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理能力基本为零,然而人总是被逼出来的,从饭都不会煮到能做一桌菜也只需一周现实的洗礼。孤身在外的生活早已将我这少不更事意气风发的少年转变为整日操劳柴米油盐卫生纸的居家妇男。除去衣食,像换灯泡,处理天然气泄漏,修理床铺也总能成为我生活的调味剂。虽然琐事很多,但是我却很感谢这些经历,让我懂得了生活原来有这么多细节,同时更能理解父母对我的操劳。

【人生第一次做一桌菜 图来源 作者】

其次,悉尼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是我之前并未预料到的,我是租住在我一个亲戚家,后来亲戚回国了就一直是我一个人住,房租是1200刀一个月,学校宿舍会更贵,最差的单间也要400刀左右一周,上学的通勤费也要8刀一天,外面的中餐厅价格也非常昂贵,随便一盘炒蔬菜也要十几刀,这也是为什么不得不要苦练自己的厨艺,一个月的生活成本约在2000刀。(这两年平均澳元兑人民币汇率在1:4.9左右)。我本就不是生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父母供我出国念书其实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在我到悉尼一周后我就开始找兼职,最初在一个代购店帮他们打包,后来又找了一个离家近的小甜品店打工,但是也只能覆盖我的吃穿用和少部分房租,学费和大部分房租还是由家里承担。两年的留学生活让我完成了男孩儿到男人的蜕变,知生活艰辛,解挣钱不易。

【工作一年多的甜甜圈店 图来源 作者】

【误入阳台的彩色鹦鹉 图来源 作者】

【在阳台休息的白鹦鹉 图来源 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