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寒柏: 论书语录56则,学习书法的正确途径(附第七届兰亭奖金奖作品)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金奖
崔寒柏:论书语录56则
随想曲 音乐: 群星 - 书房音乐
自主书写是以自我为主导的书法:一,它包括主观上运用笔法去写每一个笔画,而不是用笔去被动地描出每一笔的外形;二,写自己理解后的碑帖中的字形,而不是定位碑帖中的笔画以后再精准地勾画出来;三,脱离碑帖后,以自己的认识去按照用笔和结字原理探索自己的组字方式,而不是勾描出死背的字形;四,长期地拟古人日常书写练习使得运笔和结体与自己浑然一体,从而进入到自然书写中来。
(2)
自主书写是感悟古人字理,不断取舍以及最终建立自己风格的不二出路。
崔寒柏兰亭奖金奖作品▼
< 左右滑动查看整册 >
(3)
大量自主书写是对字的审美提高的过程,是熟悉、改造字的过程,也是产生风格、变化、神采的必经之路。
(4)
没有了自主书写,感悟和自主的自然意识就失去了,随之而来的是有意识。
< 左右滑动查看整册 >
(5)
书法的灵魂是潜意识书写而非有意识书写,二者的区别就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书法贵在真性情和顺乎自然,这也是书法的真谛所在。
(6)
学习书法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应该急功近利。它同时也是一个很享受的、很有趣的过程,自主书写全程都有这种乐趣相伴。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7)
学习书法没有捷径,笔墨基本功需要长久的锤炼,用笔悟透了,字理吃透了,才可能提升到神采、精神、风格等形而上的层面。
(8)
无论是不临帖、只临帖,还是逼肖地临帖,都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途径。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9)
学习唐楷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进步较慢,这种慢在初学时表现在书写的周正得体上。经过了初学阶段,楷书又难在书写的韵致上。唐楷的精美给人最初的印象是周正精准,欣赏达到一定水准以后,感受的是精致中的微妙互动,是一种既精致又高雅堂皇的格调。只有经过长期大量的阅读与书写,这种感觉才能体会得更加深刻。
(10)
刚开始临帖时要有临“像”的要求,因为初学用笔,初步模拟结构都需要通过与原帖的吻合程度来检测用笔是否得法,检测是否把握住结构的规律和特点,但“像”是用来检测笔法和结构掌握程度的标尺,而不是临写的终极目标。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11)
速度,是笔法的一个“秘密”。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能真正明白速度在书法中发挥何等作用。
(12)
书写水准再高,也要通过相应的速度及速度变化才能完成通神的笔触。随势的走向,绵亘的行气,加上随机调控、自然变化,才能进入心手合一的境界。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13)
速度让每一笔触都不存在思考,都更自然,更准确,也更达意。
(14)
速度的提升来源于用笔的熟练和书写中潜意识的建立,用笔的潜意识、结构的潜意识、连接与避让的潜意识等等。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15)
如果在书写的时候还要想怎样写、怎样出效果的话,就不可能写出速度。
(16)
用笔要靠有速度的书写来完善,因为很多用笔必须在一定速度下的动态中才能完成。古人就是在这种动态中写出这些精妙笔画的。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17)
如果细究《兰亭序》中许多“之”字的变化,可以列出其前后文,就不难发现所有不同皆非故意,而是随“意”,是随上下字的意。随意就是一种潜意识。
(18)
没有书写速度时,字都是机械的形。所谓的变形也是刻意的造作,就像搭板子、摆积木。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19)
有了速度及速度的变化,字形才能在书写中拉动,速度像是指挥棒,指挥得快,承接得快,一势接一势,势势相连,姿态横生。
(20)
我们见到的古人经典字形,其实都是因为上下或左右的关系而在书写中拉动变形的字,如果简单地把经典字形组合在一起就不连贯了。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21)
在书写中,呼吸的停顿,加墨的停顿,词句的停顿,换行的停顿都在加减速中完成,笔软要提气,墨多要加快,墨少要放慢。再加上好写不好写等因素,韵律也就应运而生。
(22)
临帖可以学到老临到老,但是后来的临不该是初学阶段的“临”。以初学的临或者逼肖的临一辈子讨生活的人,注定会做一辈子的“字奴”。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23)
临得像说明这个人的摹仿能力比较强,并不代表这个人的书写能力也很强。
(24)
意临好,说明这个人在临帖时典型抓得好,有感而发,但不一定能够有主次地阐述主旨。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25)
实临和意临是在前人字型基础上的遵循和发挥,这种能力就像一个演员演得像或者演得活。
(26)
书法家不是去演谁,是要演自己,表达自己。自己是没有脚本的,如果肚子里没东西,只靠演别人,永远成不了角色本身。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27)
意临可以作为临摹过程中的变奏,它可以训练一个人对字的变形能力,但这种练习不能做得太多太久,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把注意力过多放在字势的夸张,把书法简化成一味地鼓宕,从而失去了鼓宕的缘由。
(28)
过分夸大意临技能的同时也会过分依赖前人现成的字型,最终难以锤炼出自己独有的意念。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29)
锤炼自己的字型需要大量的时间也需要特定的时间段,错过了,再努力也到达不了极顶。
(30)
最初临帖时可以不注意内容和顺序,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尤其是到了大量读帖的阶段,内容的连接和顺序以及行与行的关系,将会让人对书法的感悟升华到新的高度。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31)
我们临写的古人的每个字都是相对变动中的字。之所以变动,是因为内容不同,承接字不同,与其它行的呼应不同。
(32)
古人书法中的字间距不是随意扩大和缩小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张力和张力释放的方向,间距和空白皆由张力网形成。
小楷论临帖册页获金奖作品▲
(33)
小儿的坐和立就是初学写字时的楷书,老年的坐和立就是形成风格的楷书。
(34)
当代提倡的“临”就是学习经典,“创”就是在发挥性地扮演这些经典,演来演去,像与不像,都和产生原型的历练无关,都在注重模拟的逼真和演出的效果。
(35)
艺术就像人生,很多打动人的地方不在亮丽多姿,而恰恰是那些不尽完美但耐人深思的回味。
(36)
在实用书法中,用笔就是去书写,不用考虑那么多,用笔方法的产生也全是因为实用。
(37)
起笔的藏锋会铺开笔毫,以利于墨水的灌注,由此笔画清晰而易辨。
(38)
收笔时的顿提或者将笔锋弹放出去,可以让笔毫恢复起始时的锥形,以便直接进入下一笔的书写,从而提高书写速度。
(39)
实用书写中的用笔是随机的,没有预先设想的,直抒胸襟的,笃定的用笔,所以写出的笔画永远不会有一个标准的型。这种表现方式蕴含了丰富的艺术表达空间。
(40)
所谓“被动用笔”,与实用书写中的用笔相反,它是一种按照视野或头脑中现成的笔画形状为蓝本去勾描的“笔法”,重在用笔去盖住理想的画面,不是写出来看效果,而是把效果用笔去“描”出来,看最后“描”出来的笔画有几分接近视野或头脑中预想的效果。
(41)
“被动用笔”的始作俑者就是逼肖的临摹,尤其是要求初学者在没有基本用笔能力时就要求逼肖!
(42)
“主动用笔”是在掌握用笔要领后再去调整用笔动作。字帖是楷模,是一面镜子,在对照中调整“主动用笔”,在模仿中感悟间架结构。
(43)
在没有掌握足够的书写能力和速度时,用笔不可能达到重复古人字帖的水平,这时还非要惟妙惟肖,就只好放慢速度去“做”效果了。
(44)
临得像是目标,但不是终极目的,终极目的是掌握用笔的方法和结体的原理。描出来的像,但描的笔迹不能用于写,背出来的结体有型,但不能随意变通。
(45)
临只能学习到书写的基础部分,也就是知道了怎样行笔,有怎样结构的字形而已,至于笔怎么才能自如地使用,结构怎样变换成自己的风格,单靠临帖是永远做不到的。
(46)
从帖中只能学到一定程度的笔法,很多笔法还是要在自主书写中才能总结、把握和形成。
(47)
在临帖中只能掌握某一家的结字方法,只有在自主书写中不断调整、增减,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结字风格和有自己特色的字形。
(48)
我们临到的每一个字都是书写者在书写的一个瞬间,在某一篇中的那个字。这个字的存在是一个固定的形,但这个字在书写者的潜意识里,那只是一个感觉和模糊的形态,是一种随时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变通的“原型”。
(49)
尽量不要背古字,更不要去字字都背,背习惯了,一写出来都是“古人”,做惯“古人”了,想写自己都难。背临的人书写的乐趣是背得准确,而书写者的乐趣是达意。
(50)
自己的神韵不可能从别人处学来,自己的风格在古人那里更搬不来,只能找到与自己风格接近的去吸取、去借鉴。
(51)
风格必须是自己的,格调必须是自己的,精神更应该是自己的,学不来,只能够从自己内心焕发出来。
(52)
不要担心没有自己的字型,那是天生的,否则就没有笔迹学和笔迹鉴定了。字型就像每个人的脸,面由心生,每个人的脸没有一样的。
(53)
我们非常尊崇古人的许多经典的笔画或应变的结体,我们常常通过临摹,掌握以后随时照搬。其实这些特殊产物只有在特殊出现时才精彩,我们要学习方法,不要去搬笔搬形。
(54)
很多人临碑时会跟着碑的残破走,这样大可不必,因为这些不符合用笔的刀痕和剥蚀部分,一旦自然书写起来都变成了滞笔的地方。
(55)
临写的纸有很多种,最好不要用洇水严重的生宣。
(56)
所谓补笔就是初学用笔时动作没有练到位,只好放慢速度去填充,这是在描而不是写。描惯了,要么无法写快,要么写快了笔画就漏洞百出。
(注:文字转自书法日课,特此鸣谢)
崔寒柏
1963年生于天津。198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1993年赴美国学习、工作。2006年1月归国。2009年被聘入天津中医药大学任职教师,并受聘为兰州大学书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天津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兼职硕士导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主任。曾任美国炎黄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东-西方”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美国兰亭笔会秘书长,美国中华艺术协会理事,美国国际艺术家学会负责人之一。湖南好声音艺术交流会特邀成员。获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第一届翁同龢奖最高奖,中国第二届册页展最高奖,中国首届楷书展最高奖,第七届兰亭奖书法创作方向金奖。入展第四、八届国展,第五届兰亭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