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体现着他的格局
文/李思圆
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曾说过一句话:“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一个人格局的大小,决定他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就如一个池子,只有当它的方寸够大时,不管往里倒多少水,都兜得住。
站得高:见识的高度,决定做事的高度
春秋时期,魏国和楚国相邻,两国的村民都喜欢种瓜。不巧,这年春天天气比较干燥,瓜苗由于缺水长得很慢。于是魏国的一些村民,每天晚上要挑水去浇瓜。连续浇了几天,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很多。
楚国的村民见此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魏国人准备以牙还牙时,有一个叫宋却的大夫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有好的收成。”然后宋大夫带着村民们,让一部分人每晚加固防御,防止楚国部分人前来破坏,另一部分人去楚国人的瓜地浇水。
楚国的瓜一天天长好起来,楚国村民发现居然是魏国村民在暗中帮助,大受感动。楚国县令知道后既感激又羞愧难当。至此以后,两国村民冰释前嫌。
在遇事时,高手懂得化敌为友,而不是反目成仇。
不必执着于眼前的输与赢,也不必纠结于当下的结与怨。互相对峙,只会两败俱伤。缓解矛盾和冲突,才能让彼此受益和得利。
谋得远:目光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
有一句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人走得远不远,不是看他的能力有多大,本事有多强,是看他忍得住多少气。
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曾与人同住一间寝室。寝室内的书桌距离窗口好几尺远,为了方便读书,曾国藩便将书桌移动到窗前。
室友见后大为恼火,说:“你的书桌放在窗口,把我案头的光线全给挡住了!”曾国藩听后没跟他计较,反而和气地问他:“我的书桌应该放到哪里呢?”
室友指着床边:“就放在那儿吧。”曾国藩笑一笑,按照他的意见放了。到了晚上曾国藩用功读书,这位室友又说:“白天不念书,夜深了却来打扰人吗?”曾国藩便改朗读为默读。
有一句话说:“将军有剑,不斩苍蝇。”不要把时间和精力,耗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想要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就要学会吃得眼前的“亏”,才能走好前方的路。
处得宽: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心宽聚人心,心窄失人心。
官渡之战前,袁绍手下有一个谋士叫陈琳,他曾为袁绍作檄文,不仅大骂曹操,还连曹操的祖辈及家世都骂了。战后,陈琳被擒,曹操考虑到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没有加罪于他,还让他加入了自己的文书写作班子。
对于袁绍辖区青、冀、幽、并四州的名士,曹操也尽量招到自己的幕府任职,这些人感激曹操的不杀之恩,不仅尽心为其出谋划策,也替他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一盆桃树,种在花盆里,再怎么生长,最多不过一尺有余。如果把它放在庭院里去种,就可以长到枝繁叶茂。真正难住我们的,不是问题的大与小,而是格局的大与小。
韩寒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年轻时的容量比什么都重要,这决定了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决定了你将来能建立的格局。”
一个人格局太小,就容易框住自己。只有放大格局,才能拆掉思维的墙,打破自我的局限和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