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主题内容(范例)
三、课程目标(300字以内)
(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学生情况、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具体描述学习本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
本课程密切结合水文实际,系统阐述水文学中常用的概率与统计理论方法,并与时俱进,讲述近年来水文统计研究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另外,引进国际上通用的统计软件,理论联系实际讲述方法应用及分析。
因此,本课程不仅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同时也是直接从事水文实践、专业应用和科学研究的必备理论方法课,更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领域定量化分析的必要延续和重要深化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和全面地掌握水文统计的理论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可为流域水文模型、随机水文学等专业课打下扎实的水文统计理论基础,并可为运用水文统计方法及软件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等实际工作提供保障。
四、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1500字以内)
(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课程成绩评定方式,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
1、本课程的建设发展历程
在本课程开设之初,任课老师根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查阅诸多水文统计领域的权威著作和文献,认真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水文统计的代表性教材和著作,掌握了国内外水文统计课程教学体系的主流发展方向,并提出了适合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压缩概率论原理课时量,增加水文频率计算新理论和方法讲解,加入在水文学领域应用广泛的地统计分析模块,并引入国际上通用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操练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乐趣,提升课堂讲授知识的吸收率和趣味性。
2、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统筹课程主要内容,合理安排概率论、水文数理统计方法、误差理论及水文随机过程四个课程主要部分,力求全面涵盖水文统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在系统全面地介绍水文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为学生讲述最新的、有代表性的水文统计学研究新进展。
(3)立足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立足于水文工作的实际需求,在清楚明白地讲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上,一定要避免抽象的和繁琐的理论方法及公式推导,更注重方法在水文学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4)注重学生练习,建立适量和常用的习题及案例库,督促学生完成布置的习题和案例分析,实现对课程方法的巩固和加深。
(5)引入合适的、权威的统计软件,引导学生学习,并甄选科学的、严谨的与水文领域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督促学生进行软件练习,并结合水文统计的理论,学会科学解读和分析运行结果。
3、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根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并依据水文统计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构建了充分的和海量的教学资源来支撑水文统计教学课程的实施。
(1)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情况,已完成以下四个方面:①教学指导文件,包括课程简介、教材与参考教材、课程标准、学习指南、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等;②具体教学实施文件,包括教案(电子和纸质)、电子课件PPT、软件练习案例库、课程考核体系、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表等;③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相关材料,包括习题库、案例库、在线测试题库等。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室、黑板、网络共享资源等均具备。
(2)课程内容与资源应用情况:任课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等,保证高质量的教学。学生通过教师指导,根据学习任务和目标,利用教材、电子课件、习题库、案例库等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掌握课程内容。另外,利用已共享的教学资源,保障学生自主学习。
4、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
该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28学时)和实践教学(4学时)两部分。理论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增设课堂互动及课后习题练习。实践教学主要采用实际案例练习分析,具体形式为学生自带电脑,在课堂上利用水文案例数据,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实操练习,并结合水文统计理论方法对结果进行科学解读,并在课后安排适量水文分析案例开展软件的巩固练习。
5、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课程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核。在成绩的构成上,平时成绩(包含考勤、提问、小组讨论及统计软件案例分析)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6、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
以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为参考,并依据最终考核结果进行评价,最近两学期水文统计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分值均在80分以上(100为满分)。理论与实践并重,重视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得到普遍认同;符合专业要求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堂讲授、自主学习、启发引导、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课程的专业针对性、实用性进一步增强。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500字以内)
(概述本课程的特色及教学改革创新点。)
本课程的特色及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做到“新”和“增”。“新”是指在教学中与时俱进,补充水文统计领域最新的理论与方法,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成果引入教学;“增”是指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大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的内容有:统计软件学习、水文案例分析。
(2)秉承以学生为本、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推行“讲授+案例练习+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种意识和两种能力”的水文工作者,即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方法的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产学结合,产教融合,实现“六结合”。教学过程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后思考结合、基础理论讲授与最新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4)建立“五认真、两督促”的水文统计学习模式。水文统计方法的掌握需要同时满足理论理解和实践应用,因此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听课、认真笔记、认真练习、认真思考、认真复习的好习惯,并把好习惯贯穿于本课程的始终;课上老师多督促,课下学习小组相互督促,创建良好的学生氛围。
六、课程建设计划(500字以内)
(今后五年课程的持续建设计划、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改革方向和改进措施等。)
(1)教学方法和手段。继续探讨和不断改进,力求发展一套适宜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构建“自学,讨论、实践”三大课后学习体系。
(2)教学内容建设。不断整合吸收水文统计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科学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力求教学内容更加科学。
(3)进一步完善教学文件。在现有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案、参考文献、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的基础上,建立考核大纲、统计软件技能考核体系、水文案例分析库等。
(4)实践应用条件建设。制定水文统计软件的操作指导书;改进水文统计案例练习库,力求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制定水文案例结果分析要点。
(5)课程质量监控与效果评价。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调查问卷深度评价标准;建立课程教学学生监督制度和定期学生反馈制度,力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引入慕课等教学模式;共享学习资源,选择有代表性的授课内容,录制短小精悍、趣味性强的学习资料;共享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课件、参考资料、难点重点、课程进度、课程考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