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作诗要遵守格律(平仄)吗?兼论近体诗的前世今生

注:本文未特别注明之外,诗均指近体诗(格律诗)

近体诗是诗歌不断发展后在初唐形成并在唐代中期完善的一种诗歌体裁,因为它对于文字的平仄、押韵和对仗有着一整套严格的格律要求,因此通常又被称为“格律诗”,“格”指格式、形格,“律”指音律、律法。

近体诗是诗歌发展的顶峰,它使我国诗歌语言文字精炼、音律和谐的特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由于它的加持,唐诗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文化向外输出的大力推动源,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受到人们的无比喜爱。

唐人作诗要遵守格律吗?

格律一般指平仄,即对诗句中某个位置文字的声调要求。

如今经常听到一种观点:近体诗的格律都是后人臆想出来的,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强加上去的,唐人写诗都是随性而为,不讲格律。

要知道近体诗就是唐人总结和发展出来的,后人也不过是拿来使用而已,而且在唐代一个时期的科举考试中,诗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考试做诗多数都是标准五言排律,需要严格按照格律来进行,如果诗写得不标准,可能考试都过不了。参考科举考试是当时读书人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人们作诗自然是特别注重格律的规范了,所以说唐人写近体诗不讲格律,这种逻辑实在是有点不通。

当然,这也只是指近体诗而言,实际上没有格律限制的古体诗在唐代也很受欢迎,比如李白就更喜欢古体诗,因为出口即成,没有过多的限制,符合他自然洒脱的个性,他在古体诗方面的成就也更高,比如《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的。

但李白同样也写了很多近体诗,格律方面一点不差,比如下面这首《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以及《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人们印象中最有可能不按格律做诗的李白做诗都如此规范,更不要说以格律精工闻名的杜甫了,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一首仄起首句不入韵的七绝,格律也是完全没有问题:

五绝

《武侯庙》唐·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还有说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陆游,这两句诗被很多不喜格律的奉为圭臬,认为写诗就应该随性而为,格律完全是枷锁,但实际上陆游写的诗是什么样的,真是偶得的吗?

《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其三》唐·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又比如这一首《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所以,你还相信他作诗真的全是偶得吗?偶得不假,但后期调整文字使其符合格律也很重要,这也才有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呤双泪流”的感慨,除了他想要表达更好的诗意外,想必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格律了,否则也不会使他如此伤神吧?

由此可见,近体诗的规则并不是后人臆想出来的,它是唐人写诗普遍遵循的一个准则,而璀璨夺目、异彩纷呈的唐诗也表明了格律并不是诗的枷锁,相反,正是格律规范了诗的创作,使诗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凡一件事有了一个标准,都将对其带来极大的发展,比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格律使诗有了标准,也就由此推动了它的大发展,才开创出了诗歌的大唐盛世。

当然,唐人写的诗也并不是每一首都合律,除了他们也会写一些古体诗外,有一些只出律一、两个字的,这种情况我宁愿相信是因为他们作诗相比如今来说更加不易,因为现在网络发达、资料众多,有什么网上一查就知道了,而他们却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淬炼。

近体诗兴盛于唐代,那么它是如何一步步演变形成的呢?

诗歌早期的形成与发展

《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国早期诗歌形成,由四言向五言、七言发展

1、《诗经》——四言诗

由于中国文字一字一音的特殊性,其音律和谐划一,文字结构整齐规范,在人们长期的劳作与生活中,渐渐出现了表达思想情感的诗歌语句,最终,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出现。

《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共311篇诗歌,全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皆以四言诗为主(句中偶见三言、五言),比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又如: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楚辞》——杂言诗

也许正是《诗经》奠定了成语的四字格式,使四字词成了中国极富意义表达的一种词体。

但是四言诗长于抒情,在叙事方面却比较困难,因为汉语的动词多为单音形式,四言诗两两成对的节拍难以与表达动态的单音词进行组合,诗体的结构面临必然的革新。

在《诗经》以后,以屈原为主要作者的《楚辞》登上了历史舞台,杂言诗开始发展成体,其中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都是影响深远的作品。如: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可以看出,五言、七言已初露端倪,诗歌的重要体式开始逐渐发展成熟。


3、《汉乐府》——杂言、五言并存

乐府是西汉汉武帝时期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和教习的机构,算是官方的音乐机构,它其中的一个职责是搜集诗歌后进行配乐,以备演奏的时候使用。乐府搜集和整理的诗歌被称为“乐府诗”,诗歌集就被称为《汉乐府》。

“乐府诗”是一种新的诗歌形式,采用叙事写法,对人物的刻画和事件的描写细致而鲜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奠定了我国叙事式诗歌的基础,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的新风。

从语言上来看,则是由杂言渐渐向五言进行转变,是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如: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古诗十九首》——五言诗

《古诗十九首》也是一个诗歌集,是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了十九首编录而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全为五言诗,也标志着中国诗歌从四言诗向五言诗的更替,虽然只是增加了一个字,这个过程却经历了上千年。

《古诗十九首》是对《汉乐府》的传承与发展,多表达离愁别恨等情感方面的内容,常用比兴、象征等手法来进行烘托,有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我国诗歌语言精练的特征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开始剥离音乐,独立成体。

诗歌,“歌”表示奏乐而歌,而“诗”是其中的歌词,这是诗歌长期存在的形式。

到了汉朝,开始出现没有乐器伴唱的“徒歌”,也就相当于清唱,但还是没有离开“唱”的形式。

一、汉字音韵学研究的开启——开创人物:曹植

对于曹植,我们最熟悉的是他七步成诗,作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其实他对于中国诗歌文化的发展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从他开始了汉字音韵学的研究。

曹植为曹操的第三子,原是曹操心中理想的太子人选,却因他文人气过于深厚,事事率性而为,最终失去了曹操的信任,曹操立了曹丕为世子。

受此打击,曹植陷入了苦闷的人生状态里,心思也从建功立业转向了文学方面。当时佛教开始流入中原,曹植便当起了一名翻译,专注对佛教文献的翻译工作,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汉字的音韵规律,开启了汉字音韵学的研究。同时他在游鱼山(今山东省东阿县)时,因听闻空中突然起了一种梵响,顿有所悟,便模仿其音节创造了有异于西域“胡呗“的”梵呗“。

《杂诗七首·其四》三国·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二、永明体——近体诗的开端,代表人物:周顒、沈约

在曹植后,有更多的人投入到了汉字音韵学的研究当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南北朝时期的周顒、沈约。

周顒是最早发现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的人,而作为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竟陵八友”之一的沈约则从音乐的音调“宫商角徵羽“受到启发,将四声应用于诗歌的创作中,通过汉字声调的组合变化,使声调依序排列,达到抑扬顿挫、优美和谐的音乐效果,最终归纳总结出遵照“四声”、避忌“八病”的“四声八病”之诗歌之法。

“永明体”的基本原则是一句中四声应交错出现,一联中上下句的声调应轻重相调,注重骈偶对仗。因那时的创作和研究主要是在永明年间,因此他们的作品被称为“永明体”。诗也真正剥离了歌的约束,独立成了一种文学体裁,它也成了“近体诗”的开端,“近体诗“平仄、粘、对”等规则,即是由以上原则演变而成的。

《夜夜曲》南北朝·沈约

河汉纵且横, 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 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 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 鸡鸣徒叹息。


三、承上启下——庾信

巧合的是在沈约去世那一年,另一个对近体诗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的人物庾(yǔ)信出生了。庾信是宫体文学的代表人物,当时与除陵一起任东宫学士,他们两人的作品被称为“徐庾体”。

瘐信深受永明体诗歌和理论的影响,精研文字句式,诗歌音律精巧、工于对仗,是上承六朝、下启隋唐的关键先生,被评为“用集六朝之大成,而导四杰之先路。”

《重别周尚书》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这一首诗,除了首句三仄尾、尾句“南”字不符格律外,其它都完全符合近体诗五言绝句的格律,近体诗的雏形已然成形。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南北朝·庾信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这一首五律有多个字出律,但其颔联、颈联对仗工整,成为了其后近体诗中律诗的规范之一。


四、近体诗定型——初唐诸子、初唐四杰

公元618年,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大唐建立,诗也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一批推动近体诗发展并定型的文学家相续登场,除了杜审言(杜甫祖父)、宋之问、陈子昂、沈佺期、崔融……等,还包括对庾信评语里“用集六朝之大成,而导四杰之先路”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这些先贤们通过自己的实践,使近体诗最终定型下来,形成了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成为了相当长一个时间内大家共同遵守的作诗准则、千古定律,也使唐诗焕发出了无限的光彩,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目的明珠之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渡汉江》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近体诗的格律准则

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仗几个方面。

1、字数

近体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分为五言、七言。

2、句数

近体诗按照每首诗的句数分为:

  • 绝句(五绝、七绝)——每首诗四句
  • 律诗(五律、七律)——每首诗八句
  • 排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每首诗十句以上

3、平仄(包括粘、对)

  • 每句必须平仄两两相间
  • 对句和出句必须平仄相对
  • 下一联的出句与上一联的对句平仄相粘(一致)

总结出来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同时均要避免“三平尾、三仄尾、孤平”等禁忌。可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放宽对个别字的平仄要求,满足创作需要。

4、押韵

  • 近体诗均押平声韵,并且需一韵到底,不能使用邻韵
  • 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5、对仗

对于律诗,颔联、颈联(第二、三联)需要对仗,即形成对联的形式。

【尾声】从诗歌的形成,到近体诗的产生,经历了三千余年的历史,从沈约等人开端到初唐定型,也有200余年春秋,正是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演变中,在众多先贤不懈的努力之下,才能使我们欣赏到如此绝妙的文字,感叹中华文化之美。

如今,诗歌又发展出了更多的形式,而近体诗也终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永不磨灭的丰碑。

关于它的格律之争,我想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以批判或怀疑的眼光去进行,而应该是学习、包容和继承,毕竟诗歌千万,并不只有格律一家,但格律却仅此一家,希望它能在我们的手中薪火相传,不说能够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至少使其能有生存的空间,唯此,才是中华之幸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