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真的只是为了陈圆圆吗?【图文】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在其所著《圆圆曲》中的两句诗,让后人对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的处境和动机多少有些同情和惋惜。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吴三桂辽宁绥中县人,将门之后。父亲吴襄锦州总兵,舅舅祖大寿明朝名将,辽西望族。

自幼在两位亲人的教导下习文学武,不到二十岁便高中武举,后随父在军中锻炼,18岁时其父在锦州外围巡视被数万清军包围,祖大寿因兵力悬殊不敢驰援,吴三桂亲率20多名家丁冲入阵中将吴襄救出,一战成名。二十七岁便官拜宁远团练总兵,可谓少年得志,勇冠三军。

连皇太极都连连称赞:吾家若有此人,何愁天下。

崇祯皇帝更是对其期许有加。崇祯十六年清军迂道入塞,吴三桂奉命入关驰援京师,但因其行军缓慢到达时清军已退。但崇祯仍然在武英殿设宴款待并赐其尚方宝剑,倚重之心不予言表。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直指京师,崇祯匆忙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并命其即刻进京勤王,吴三桂犹豫再三但最终还是率军入关,当大部队行至唐山时忽闻崇祯已自缢于煤山,其父也被大顺军所俘。于是火速撤回山海关静观其变!

客观的说,此时的吴三桂要与投降清军和投降大顺军的明朝大臣们相比,虽谈不上是什么忠臣良将,但也算是尽了一个做臣子的本分。

朝廷没了,南明政权鞭长莫及。身处特殊地理位置的吴三桂瞬间变得孤立无援。背后是多年的死敌虎视眈眈,前面是踌躇满志的胜利之师,手下的几万军士又嗷嗷待哺。夹缝中的吴三桂要如何才能摆脱困境?

冲出大顺军的包围与南明政权汇合,这显然不现实,吴三桂绝不会为了尽忠把手中的资本给搭进去。

投靠清军?祖大寿降清后,皇太极恩赏有加,任命其为正黄旗汉军统领。皇太极也曾劝其降清,许诺高官厚禄,吴三桂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婉拒了。现在皇太极已死,许诺能否兑现?况且跟清军作战多年,乍然投降其心理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归顺李自成?吴三桂对这个新生的政权毫无所知,对农民出身的李自成多少也有些不屑一顾。但有一点吴三桂清楚,只要手握重兵就是握着荣华富贵。等待在关里的吴三桂正经受着有生以来最痛苦的煎熬和抉择。正当举棋不定之时,李自成派降将送来四万两白银和吴襄的一封劝降书。面对白花花的银子吴三桂安静了,在这乱世之中只有白银才是王道。李自成好歹也是汉人,归顺大顺朝总比投靠蛮夷变成了投敌叛国要好的多,况且一家老小的性命还攥在李自成的手里。带着些许紧张和期望,吴三桂忐忑的踏上了归顺之路。

客观的说,吴三桂本是一个地方军阀,行为习惯从来都是利益当前。面临变局能够守住一丝底线力求自保也无可厚非。或许这也是最好的结果。但李自成一个愚蠢的操作却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进程。

进了京的李自成和部下们不知是被迷花了双眼还是小农意识造成的战略短视,在这紧要关头竟然抄了吴襄的家并把一家老小下了大狱,陈圆圆也被霸占了。

行至半路的吴三桂再次调转马头,直取山海关。面对着随后而来的李自成的十万大军,也面临着即将失去的荣华富贵,吴三桂这次反而没有焦虑,而是痛定思痛的检讨了前番“幼稚”的决定。检讨自己高估了在李自成心目中的价值,没把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也检讨了自己没有做好预案就出发,差点让自己命丧京城的鲁莽行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现在能够正确评估自己的价值并敢于投资的只有身后虎视眈眈的清军了,也只有清军能帮他打败李自成。什么投敌叛国,引狼入室,在自身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可笑的。于是吴三桂写信给多尔衮“邀请清兵入关一起剿灭李自成,成功后南明与满清以南北为界各自为政”。此番提议吴三桂也是煞费苦心:

一,在清军面前不会赤裸裸的显出自己利益至上的本色。

二,如果南明势力壮大自己还有回转余地。

三,师出有名,不会引起部下的哗变。

多尔衮驻扎在离山海关二百里外的地方,因不了解大顺军的作战能力而选择坐山观虎斗,当接到吴三桂第一封信时还以为是吴三桂与李自成下的套而不予理睬。当接到第二封信的时候大喜过望,一夜疾行二百里兵至山海关。

此时大顺军正和吴三桂打的难解难分,多尔衮勒令吴三桂去发降清。然后从左右两侧直插大顺军,李自成见大势已去夺马而逃…

从此吴三桂便成为满清的马前卒,直至用弓弦勒死南明永历皇帝…最后自己也落了个兔死狗烹的结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