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世界三大饮食分区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进步,食物不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食物在岁月额演化中又成为一种文化的媒介,是民族的骄傲与底蕴。
——编辑 良辰
饮食分区其实很多标准,按国籍分,中餐,日餐,意餐;按素肉分,有素食文化,肉食文化。而这里我来一个新鲜的分类,按“餐具”分,你会发现,餐具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饮食习惯。当然标题是乱弹,这里你也可以当故事看。
直说结论,我认为世界范围内基本可以区分为三大饮食区:筷子区、刀叉区、手抓区。
1
【手抓区】——集中在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地区以及穆斯林区、原始部落地区。
食物的特色是以煮糜烂的肉类、豆子土豆芋头类软和的根茎豆类、以及切成丁末的蔬菜。主食有馕饼、米饭、玉米粉熬的糕状物、糌粑这样的适合手抓、揉团、蘸汁一类的食物。这一类食物的最大特色是熬成糊状或浓稠的汤汁类,可以淋到主食上拌着吃。
因为用手抓,所以可以想象,这一区域以冷餐和半温餐为主,食物做好了,会事先放置一阵子,等温凉了才招呼一家人坐到一起食用。
许多人认为这一区域因为没有使用食用工具,会觉得原始,可这一区域最大的优势是其他两区域体会不到的,那就是,在进食的过程中,你不但能运用味觉体会食物,你还会运用触觉来感受食物。所以这一区域有最自然,最有灵性的一群人。
2
【刀叉区】——集中在欧美,以及欧美殖民地。
这一区域的发展很显然是从游牧和狩猎民族发展起来的,在野外,割动物肉,用扦子叉子串起来用火炙烤着吃。发展到了现在,有了形象固定的带锯齿的切肉刀以及缩小了串肉的改良叉子。
这一区域是工具至上的区域,更强调食用者享用食物的乐趣,强调食客自己对食物的处理和自主性搭配。当厨师做了基本的食材调料搭配后,食用到入口之间留给了食客无限的想象空间。食客自己可以随意切成自己喜欢的形状,以及感受用叉子将不同肉菜串起来搭配送进口的不同体验。所以刀叉区食物多是大块的肉类,大块的蔬菜,例如各种肉排,生菜是大片,豆角是整根,甚至连煮土豆这样的糜烂物都要成条成块。
这里最有特色的是成系统的酱料。西餐中,搭配上菜的有许多不同的酱料,番茄酱、甜辣酱、酸辣酱、芥末油、醋、柠檬、沙拉酱、千岛酱、花生酱、芝麻酱⋯⋯如果你是吃披萨,因为食客自己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搭配,一份披萨可以吃出十几种口味。甚至可以将切成片的披萨混合蔬菜蘸酱叉起来一起送进口,那滋味,谁吃谁知道。
这种食用方式下,食客是主角,但大众化的西餐到了贵族宫廷级别,厨师的重要性就越来越重要,这个不在讨论范围内。
由此我不得不想,这种强调且充分发挥个人个性和想象力的饮食习惯是否是导致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都发源在欧美的原因?
3
【筷子区】——主要是以中国为主,以及曾经被大中华文化辐射覆盖的区域,例如日韩越等。
很显然,筷子是农耕民族的发明,这是用来应对热食的产物。
筷子不比手和刀叉的自主性,完全是被动进食的工具,而且筷子是单一进食工具,一筷头一口菜,搭配性也很低,所以就会发现,厨师在饮食系统中扮演着绝对主要地位。
但也因此,筷子区的食物千变万化,包罗万象,是三大区中最为深远繁盛的。只因所有食客自己的个人喜好都要全部被厨师发掘和体现。比如中国有炒土豆丝,土豆片,炖土豆,土豆配青椒,土豆配萝卜,土豆配各种肉,每一种搭配都是一道菜,配合不同的烹调方式和调料比例,又幻化出千万种。这种例子你还可以想象一下,豆腐宴、百虫宴⋯⋯同一食材百种做法。
在中餐中,能从食物中得到快感的厨师要比食客多,厨师忙两小时整一桌菜,食客半小时就能吃完撤桌,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中国人都能有几道拿手菜,吃不是目的,烹饪的过程那才是享受。
但有一种做法,食客的自主性空前提高,厨师只做幕后工作,那就是——火锅。肉菜和调料全是自己搭配,一口肉能吃出十几种味道。真是喜大普奔的好发明。还有一种做法,也能算上调动自主性的,就是游牧民族传过来的烤肉,当然是自己做起来才够劲。
所以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饮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了如此重要的地位。人情世故、希望道理全在一筷头。
本文由平子 Cara授权吧啦原创文学发布。本文由作者同意授权吧啦原创文学申请原创保护,其他平台转载此文会默认此原创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