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做生意各有各的本事
文/两又同齐
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在石家庄的福兴阁街上遇到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非洲小伙在讨价还价,我很纳闷他们是怎么交谈的,于是等老外走后,我问阿姨:“你能听懂他说话吗?”阿姨说:“听不懂,把价格写在手机上,然后我们俩就讨价还价,他写一个价格,我写一个价格,然后就这么成交了”。
不知是在什么时候,曾经看过这么一段文字,说是在火车上正好邻座是一个外国人,然后他们在路上聊了一路,原来他们俩个都是什么语言都懂一些,但是又懂的不多,所以一路上他们聊天一会用法语,一会用德语,一会用西班牙语,发现彼此沟通不了的就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再不行就画个简笔画解决。
所以,即使我们某些方面有欠缺,也可以用其他的地方去弥补。运用自己之前所学的东西可以让沟通得以达成。
记得老人们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我们这小县城里,曾经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商贩,特殊到哪里呢?别人家的东西都是按照斤或者件来卖,而这个商贩总是按照个数卖,按照个数卖就算了,还只卖五元2个,只收五元钱,如果你要买四个,那就得给俩个五元,给十元不收。人们都说这个商贩脑子有问题,但是即使是这样,依然会有顾客去别的地方换零钱来他这买东西,而且还络绎不绝。
后来,大家熟悉了以后,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分大小个,都是五元俩个,两块五一个也不卖呢?商贩笑呵呵的说:“因为我只认识五元啊!”
一个不认识斤两称,也不会算账找零钱的主,依然可以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所以可能很多的时机我们缺的不是机会,而是自己脑子里的思维。
我们应该想的是怎样能让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辅助我们的工作,如果能将你的弱项变成自己的优势那就再好不过了。
很多文化不高的领导们经常会说:“如果我懂什么什么,一定会比你们做的好等等”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有毛病的,即使他真的懂的很多,也不见得做的有多好,正如我们受过高等教育社会实践上一定会有所欠缺。他们虽然早早的出来创业,增加阅历,那在知识技术上也不会很擅长。
所以当有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基于他现有的阅历上再加上你的学识才会这么说,正如你可以说:“如果我有你那么多阅历加上我自身的知识储备,也一定不会跟你太差等等”
如果一个人真的想要有所改变,那么他也一定不会说出上面的话,而是虚心的向对方请教补充自己本身的不足,而不是拿着自己的优势攻击对方的优势,然后来突出自己的优越。
明明知道自己不会某些东西,却拿着这个不会的假设自己如果会了多么成功,说出来多多少少有些可笑。毕竟没有证实的东西,你可以吹的天花乱坠,而恰恰是这份虚荣,又促使他只敢耍嘴皮子功夫而不愿意去脚踏实地。
所以如果是一个真正想把生意做好的人,他大概不会诋毁自己的队友,也不会高估自己的敌人,而是想尽办法利用自己可以调动的一切力量将交谈促成单子。利用彼此的优势形成互补。
所以成功的案例大多都是相似的,而生意失败的案例各有各的失败。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应对思路,所以没有一个具体的流程和模板可以复制,一个你拿不下的客户不等于你的同事也拿不下,同样,你能做好的事情你的同事也未必擅长,有可能步骤的先后就会造成不同的结果,所以能够将交易达成都是各凭自己的本事,有的是信誉,有的是价格战,有点是共情,有的是专业,那你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