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医生日记 | No.20 保留?还是切除?

思考

轮转日记 No.20 保留?还是切除?
我曾听闻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能不做的手术不做,能不切的器官不切”,他说的这番话,是在过度医疗的背景下。
保留?还是切除?
M床,这是我值班收的病人,40岁不到的年轻女性,考虑交界性肿瘤复发可能,入院手术。
从12年剖腹产手术算起,她已经经历了两次腹部手术以及两次腔镜腹部手术,后三次的手术都与卵巢肿物相关。
第四次腔镜手术是由于术后石蜡病理为交界性,相较于术中冰冻的浆液性囊肿升级,而补充的手术。
这将是她的第五次手术,但是她的手术方式仍没有确定。
一种是常规术中剥囊肿送冰冻病理,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切除附件。
病人问我:“是否还会出现冰冻病理提示良心,最后术后病理却是交界性,像上次一样二次手术?”我没有办法正面回答,只能回答“有这样的可能”。
另一种便是病人提出过将患侧附件完全切除,甚至还包括子宫。
考虑到她还年轻,并不建议这样的术式。医生问她“如果全切,最后的病理却是良性的话,你会后悔吗?”病人沉默了。
病人沉默了,医生还能说什么。
随访
医院绝对不会是令人讨喜的地方,没有人会愿意来医院,除了在这里上班的人。
门诊抄方中,我接触近80%的病人多是术后随访,有良性疾病,也有恶性肿瘤。其中的极少数是治疗后再复发的。
我们常常在出院小结的最后,嘱咐患者能够规律随访,从最开始的每三个月,到后来的每半年,再到最后的每年随访。
我从未深刻地考虑过其中的心理压力,以及可能对其正常生活的影响。
M床病史资料中有这样两张B超报告,相隔仅一个月,对于囊肿大小的描述从2公分左右到5公分左右。
我从中看到不只是肿块生长迅速,还有她随访频率之高以及对此的胆战心惊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她提出明显超出手术指征的,切除子宫卵巢的手术方式,便似乎能理解。
在早期筛查卵巢癌中,其中经阴道的B超检查和肿瘤标志物CA125的监测这两种方式都不被指南(USPSTF)推荐,除了没有观察到明显的阳性结果,讨论中也提及假阳性结果对于患者心理的影响。
为了避免随访可能出现的假阳性等影响,于是将可能患病的器官切除。最著名的莫过于安吉丽娜·朱莉摘除卵巢和输卵管,考虑到她乳腺癌的家族史以及BRCA基因的突变,这样方式——出于预防的目的,将未发生病变的器官摘除——也不无道理。
卵巢的去留
这是我编的故事,仅供客官听闻。
患者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就诊,诊刮病理提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考虑癌前病变,建议手术切除子宫。后来医生考虑她围绝经期,并且有子宫内膜癌的家族史,于是建议将双侧附件也切除。手术结束,最后的病理提示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
故事中的医生,多迈出一步:同时切除双侧附件,避免需要二次手术。
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又有些超指征手术的意味。
当然严格照着指南,按照手术指征划定手术范围,又难免得到别人刻板、固执的评价。
做一名医生可真难。
如果医生可以拍着胸脯肯定地说你这是恶性肿瘤,即便诊刮的病理是不典型增生,最后的术后病理也是恶性肿瘤。这是牛逼的医生。
可这样不犯错的医生近乎没有,因为幺蛾子见的越多,越不敢说这样肯定的话。
敬畏。
偷偷“干活”的家属
护士跑进医生办公室,说A床出现胸闷,端坐呼吸。
医生跑到病人床头,仔细检查一番,最后发现营养袋的补液速度调到了130ml/min,找到了导致端坐呼吸的罪魁祸首,于是问是谁调快了补液速度。
儿子说不清楚,床上的病人说是自己老伴,说是觉补液太慢,想快点调往吊完。
“妈的”医生心中暗骂,“差点出人命”。
“你母亲心功能不高,BNP(脑钠肽)最高到1400,补液速度快是要心衰的,所以我们要控速的,你们不要随便调整。”上级医生说完这番话的同时,将补液速度调到了80ml/min。
两小时再去看患者,患者已经可以平卧休息。
啥叫“好心办坏事”,这就是。
在医院就不要擅作主张,或是在做之前,请征求医生的意见。
偷偷干活,真的会吓死医生的。
被塞红包
T 床是年轻女性,未生育,我在床边采集病史,T床的母亲也在旁边。
医生白大褂的口袋其实开口很大,我私以为这应该是小偷最方便偷东西的口袋。
我在专心地问病史,突然觉得我左边的口袋有异常。我回头一看,口袋里塞了个信封,折叠好的,鼓囊囊的。
我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连忙跳了起来。掏出来还给她母亲,连忙说“不要这样子,不要这样子”。
然后迅速采集完病史,逃离现场。
后来术中大体标本见到菜花样组织,但冰冻病理报告良性。主任考虑她年轻,让她在医院等到正式病理报告后出院
病理报告结果是良性的,安然出院。
临出院前,家属弄了面锦旗,点名要“光头医生”收
原来是因为她们确定“光头医生”一定是主任下面的医生,不会送错人
哈哈哈……
送锦旗
送锦旗的家属还有P床,P床是我负责的床位,老太年级大,却有个心事,就是孙子的学习成绩,孙子今年考初中。想着这次出院,回去再督促小孙子的功课。
虽然已经是晚期肿瘤,但是一家人也很配合医生的治疗。
有位医学前辈有过这样的感悟“失败的病例千奇百怪,但是成功的案例,真理只有一个,就是:家属和患者都很听话、都很配合。”
毋庸置疑,P床和家属都具有了成功的因素,希望她之后能顺顺利利,至少后续没那么多痛苦。
(0)

相关推荐

  • 请医护人员给病人及其家属多一些理解和关心

    有亲戚朋友打电话问我:"为什么在大医院住院很少看到医生露面?不像我们在当地小医院一样可以随时联系到管床的医生." 我只能这样安慰和解释:"大医院的医生不仅仅是给病人看病治 ...

  • 稍有不满就投诉,有谁知道,医生曾为他们如此拼过!

    医疗的事情是科学问题,更是情感问题:是技术层面的服务,更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换.   医疗永远无法完全以客观界定的标准来衡量对与错,更无法用我们习以为常的金钱观来评价好与不好.   虽然现实生活中呈现的是 ...

  • 病例分享(2019.11.25):肺癌的诊治,是不是PET、气管镜、穿刺、E-BUS等措施都要用尽?

    我们的努力你能看见! 前言:前几天的有个病人,其诊断与治疗的过程,让我有些感慨.也让我思考,该如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有时我们是好心,是想给病人省钱,也省些检查,少受些苦.但实际上站在患方的立场看,也许 ...

  • 轮转医生日记 | No.1 传承

    路灯 轮转日记 No.1:传承  既实习后的又一次实习,称为轮转. 明天就是在仁济医院正式学习的第一天. 我在想是否要继续写"临床"这个主题,冲动很多,顾虑也不少. 2019年5月 ...

  • 轮转医生日记 | No.2 适应

    金星/长庚/启明 轮转日记 No.2 适应 到了新环境,水土不服总是有的.只是或大或小,或明显或隐晦. 8月份的排班表出来,没有想象中"刚入科就要值一班"的压力.在瑞金小伙伴在朋友 ...

  • 轮转医生日记 | No.3 成长

    窗外的风景 轮转日记 No.3 成长 成长的烦恼 作为一个已经26岁的人,用"成长"去描述自己稍显得有些幼稚,但我却找不到比"成长"更合适的关键词,去总结这周的 ...

  • 轮转医生日记 | No.4 努力

    电线上的鸽子 轮转日记 No.4 努力 努力,还请再努力. 明天,周日,新阶段的第一个日值班,必定会是手忙脚乱. 想着计划周六完成开题汇报的PPT,最后在几顿白日梦中过完今天后,无可奈何地将PPT推到 ...

  • 轮转医生日记 | No.5 什么最重要

    开题的我/荣老师摄 轮转日记 No.5 什么最重要 开心最重要 --葛老师   免疫学结课两年半,关于免疫学的知识多数已经还给葛老师,而老师的那句口头禅--"开心最重要",却留给我 ...

  • 轮转医生日记 | No.6 反求诸己

    26岁的一休/桢哥摄 轮转日记 No.6 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   求之不得,反求诸己. 这周总是在想这句话.   星期一 周二安排日值班,这是我 ...

  • 轮转医生日记 | No7 秋意浓

    那一轮明月呀 轮转日记No.7 秋意浓 一场秋雨一场凉   去年此刻,结束了三周新生儿实习的生活,那三周经历上海夏秋的转变,从汗水浸湿衣服,到露水打湿. 今日此时,窗外秋雨代替夏日的蝉鸣. 秋天来了. ...

  • 轮转医生日记 | No.8 做个麻醉医生

    我也不知道为啥它们这样 轮转日记No.8 做个麻醉医生 如果让我再选的话,我要选麻醉科. --狄老师   做个麻醉医生 手术室,狄老师在台上开刀--宫颈癌根治术. 在安装单支点支架的时候,尽可能暴露手 ...

  • 轮转医生日记 | No.8 独立

    沙龙外的金碧辉煌 轮转日记No.9 独立  临近月末,突然意识到组里进修老师半年结束,下个月肯定不来:有的小伙伴可能轮换离开.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下个月还在组里的小伙伴,算着算着,"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