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14:妄想狂与两脚书橱

《论语·为政》第15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一则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句话,表面上很好理解,但是实际上还是有点疑问的。疑问就在于两个字,一个是“罔”,一个是“殆”。

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上中学那会儿,“罔”和“殆”是考试必考点。所以,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中学语文课本上的解释:罔,就是精神迷惑而无所得;殆,就是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不知道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是不是对这个解释表示接受,或者说感觉能够理解。精神迷惑,精神疲倦(倦怠),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今天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他们造成的不同的后果。

学,在这里可以单纯理解为学习。只学习而不进行思考的话会怎么样?只思考而不去学习知识的话会怎么样?只能是迷茫迷惑。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就比如说西方哲学,每一个雄标特立的哲学家都会在自己的哲学体系内,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尤其是对思想领域的一些抽象概念会重新定义。因此,即便是同一个名词,每个人的解释都不一样。

比如我接触经济学,最早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政治经济学中提到的“价值”“使用价值”等一些概念,这个体系中名词的概念根深蒂固。但是后来再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发现里面的一些概念和之前的理解完全不同。

如果一个人,只是不停的看书,不停的学习,而不进行思考不加以鉴别的话,就会变得很迷惑。

在历史上的例子。比如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曹操和袁绍。曹操当时兵少,有才能的谋士相对比较少。袁绍出身豪门,四世三公,根基的底蕴深厚,所以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手下谋士非常非常多。

大战在即,袁绍手下的谋士一个出一个主意,一个人出一种计谋,那么多的谋士,每个都有自己的主张。所以袁绍的帐前,终日全都是谋士们在发表自己的观点,驳斥别人的计谋,熙熙攘攘,就像一场辩论赛一样。而袁绍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缺乏决断,不知道该听谁的,所以辩论总是没有结果,最后丧失了战机。而曹操呢,谋士虽然不多,但是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决断,一旦做出选择就果断执行,最后不仅赢得了官渡之战,而且统一了北方。

在历史上的例子。比如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曹操和袁绍。曹操当时兵少,有才能的谋士相对比较少。袁绍出身豪门,四世三公,根基的底蕴深厚,所以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手下谋士非常非常多。

大战在即,袁绍手下的谋士一个出一个主意,一个人出一种计谋,那么多的谋士,每个都有自己的主张。所以袁绍的帐前,终日全都是谋士们在发表自己的观点,驳斥别人的计谋,熙熙攘攘,就像一场辩论赛一样。而袁绍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缺乏决断,不知道该听谁的,所以辩论总是没有结果,最后丧失了战机。而曹操呢,谋士虽然不多,但是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决断,一旦做出选择就果断执行,最后不仅赢得了官渡之战,而且统一了北方。

通过这个例子呢,我们也看到,学而不思的困惑。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学习别人的观点,听别人的意见,而自己不加以思考、加以甄别、加以取舍的话,就会很迷惑很困惑,无所适从。即便是读的书再多,充其量也只是两脚书橱。

孟子讲了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个书指的是《尚书》。后人断章取义,把这个书理解为书本、书籍。不管怎样理解,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不能尽信书,不能学而不思,要自己加以鉴别。

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只思考而不学习,有了疑惑,就自己不停思考,想要凭一己之力找出答案,而不去学习,不向别人求教,不向先辈们积累的经验求教,不向书本求教。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想来想去,想来想去,大部分都是胡思乱想,而最后一无所得。把这样的人叫做妄想狂,也不为过。所以说“殆”就是疑惑而无所得。

荀子《劝学篇》中有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就说我可能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想了一整天,还不如去向书本,向圣人学习一会儿收获的多。

孔子的这句话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学,一个是思学和思的关系。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不光是善读书,同样也要善于判断。

陈寅恪,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在研究学问时,他看到材料和别人的都一样,因为现存的古典文献资料就那么多。但是陈寅恪能从这些现成的资料中进行思考,找到独特的角度,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找出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得出别人意想不到的结论。所以,能把思和学的关系处理好的人,这就是大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