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我教《荔枝蜜》(二)
教育叙事:我教《荔枝蜜》(二)
“好,大家看一下,我觉得第三组和第四组的问题是相关的。看完你们找到的杨朔的散文,你们可以跨组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共同的地方,猜猜作者究竟想说什么。我给25分钟给你们。”
这回,学生们没有刚才那么静了,一边看,一边已经在发表意见:
“我认为他还是像林语堂,吃海鲜就写得那么高兴……”
“不对,他写的东西是有骨的,共同的特点都有歌颂新生活的主题。”
“对呀,跟闻捷的诗的主题很像啊,也是歌颂那个年代的幸福生活!”
“老师,我有问题了:上学期我们学散文的时候,你先给我们讲了词语,然后分析作者的中心,段落大意,文章修辞欣赏。为什么上节课的散文和这节课你都不讲这些了呢?”
“好问题。你们上学期已经学了一个散文单元,学过怎么分析散文了,这个学期假如还教你们同样的东西,不闷吗?该让你们来分析了吧?”
“可我们不知道标准答案啊?”
“大家想想,文学分析会不会有标准答案,为什么?”
“我认为肯定有标准答案,否则老师你就不要考我们了,我们回答什么都可以了。”
“我认为看分析的对象……”
“我认为,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作者大概在写的时候都没有想让我们怎么分析的。”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班里面吵得一塌糊涂,学生们没有按照原来的组,而是东一堆,西一堆聚在一起,激烈的争论,我在每个组都旁听一阵,偶然发表一下意见:
“你们为什么会这样想的?有什么根据吗?我要你们从课文里面或者作者的其它作品里面找根据来支持你们的观点。”
二十五分钟以后,每个组开始向全班报告他们的发现。我规定别人报告过的观点,其它组不可以重复,因此,每一个组都设法多找几个值得报告的发现。
第一组的报告:我们主要的问题是:究竟作者想通过荔枝蜜抒发什么感情。我们研究了几个网站对这篇散文的分析,找到了大陆希望学生掌握的标准答案(理由是好几个语文参考资料或者课本参考资料的网站说的都一样,因此我们怀疑这就是标准答案。)。这个答案,虽然他们说的不清楚,但是我们的总结就是:荔枝蜜是一个象征,象征生活像蜜一样的甜。使用荔枝的原因是因为荔枝是名贵的水果(对杨朔来说,因为他是山东人,那边没有荔枝。)。而甜蜜的生活需要像蜜蜂一样辛勤工作的人们去创造,或者,酿造的。所以,作者是通过了荔枝蜜去赞颂了创造蜜一样生活的劳动者。其中包括了对劳动者性格的赞扬(证据是蜜蜂光劳动不问报酬;遇到外敌一致对外;宁愿死在外面也不弄脏自己的窝等)。跟杨朔的其它散文一样,最后也有对文章的点题:他看到了在田里面工作的农民,让人很自然联想到蜜蜂。最后,他甚至梦见自己变成了蜜蜂,更深一步点题。不用《蜜蜂》作题目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歌颂的是新生活,蜜;蜜蜂只是实行新生活的手段。
第二组的报告: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是:究竟文章的中心是什么。我们认为,作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讽刺当时的政府的。政府就好像什么都不做的蜂皇,让工蜂们拼命给她劳动,而且,还让可怜的工蜂们相信不计报酬地劳动是创造荔枝蜜—好生活所必须付出的牺牲。我们可以看到,在课文的最后,作者有意把镜头投向了在春天的水田插秧的农民:表面是说他们很勤劳,其实,在广东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春天插秧的时候水田的水是非常非常冷的,其实那些农民是非常辛苦非常惨的。但是,作者不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只能通过这样的暗示。
第三组的报告: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1961年。根据我们在网上面刚才查找的资料,中国当时遭受自然灾害,农民普遍过着很穷困的生活,所谓“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就发生在这个时候。然而,在杨朔的文章里面一点都没有看到农民在饥饿线上挣扎的情景。他的这个时期的散文全都是描写农民们的生活像是天堂一样,为什么会这样的?根据我们对作者生平的分析,我们发现他很早就加入中共,而且在延安的党校学习过,一直是随军记者。我们认为,赞扬党的领导,赞扬政府政策的正确,已经成了他的职业的一部份,他不可能,也不会反映社会的黑暗面的。因此,我们认为杨朔在这段时期写的散文,都很假,并不是真的悠闲,而是有意赞美政府的领导有方,这跟林语堂、梁实秋他们那种悠闲、舒适、小资式的散文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组的报告:我们的发现是比较了杨朔的网上的几篇散文以后作出的:他的散文的写作方法比较千篇一律,没有什么变化。总是看到了一个景色,然后设法进入了这个景色,然后深入了解这个景色背后的故事,最后抒情,顺便点题,而且,点题的结果总是歌颂生活,歌颂普通人们,歌颂党的领导好。都是按照这个格式来写的。相比之下,同是大陆作家,贾平凹的散文变化就多很多,写法也没有那么单调。不过,我们也在想,是不是作者有意这样写,让大家看到他独特的风格呢?比如我们学过欧.亨利的小说,他的小说的结尾全都是一个风格的,也没有人说他单调、闷啊!
“老师,我们几个组的报告,哪一个对?” 报告完了以后,就快下课了,按照平时的上课安排,该我小结了,大家都想知道。
“什么是标准答案?我个人的意见是:最能让证据支持你的论点的答案,就是最接近正确的答案。刚才几个组的报告都非常精彩,而且,都有支持你们论点的证据。但是,我们从报告中看到什么呢?”
我在平板电脑上面写了“色调”和“感情”,投影在白板上。“还记得什么是色调,什么是感情吗?”
“记得,色调就是tone,感情就是mood。”
“告诉我英文翻译没有意思,我要内容。”
“色调是读者从作者的文章中看出来的思想和感情。感情是作者试图呈现给读者的思想。”
“色调和感情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或者说,不一定会一样。”
“为什么?”
“时代不同就不一样。比如,杨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能真的是真心歌颂新生活,但因为我们跟他的时代相隔了两代人,我们看到的色调竟然是讽刺和灰暗的,也有可能。”
“太好了,你们已经帮我做了小结了。回去以后,还想做我布置的今天的课文练习吗?”
“当然!不过,现在我们大概可以试一下不看书做练习了,呵呵……”
“回去想想,下节课我们该做什么?”
下课铃响了。
我读了方帆先生的这篇教学实录之后,有几点感受:
第一,如何进行现代文的教学?是不是一定要按照字词理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一步步按部就班地教?李镇西的做法是让学生“读出自己,读出问题”,从自我的感受、自己的困惑出发去理解文本,我觉得方先生的这节课就突显了这一思路。
第二,教育资源的支撑作用。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有充足的教育资源来支撑课堂教学。在这节课中,主要的教育资源是通过网络提供的。在确定开设某一课程之后,学校的图书馆、学科的相关教师为每一节课可能用到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并会聚在校园服务器上;可以无线上网的手提电脑、能够互动交流的电子白板,为学生查询资料、课堂讨论提供了平台……这些资源是教师开课的基本保证。现在我们的很多学校,在现代信息设备的硬件投入上花费的资金非常多,但在有效的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支持上花费的精力太少,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现象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三,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是可以不流于形式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自己设定好“套子”让学生往里面钻;其次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并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讨论寻求答案;第三要在平时训练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利用所找到的教学资源,对问题进行分析。
教育改革也好,课堂教学改革也好,教师自己首先要想明白,知道第一步该做什么,每一步该如何走,才不至于出现那种南辕北辙的所谓“改革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