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唐宋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读柳永,不能光想着他“奉旨填词”,流落风月烟花,也要想着他为什么有这样的人生际遇。
我们说:柳永其实生在最好的时代。
首先,他生在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系统训练。其次他又赶上了宋代初年国富民强的社会安定时期,甚至宋初的底层国策是“重文轻武”(宋太祖是“黄袍加身”得到皇位的,所以赵家君主心底里不想有实力强大的武将),几代君主奉行的都是与文人儒臣共治天下的治国方法。因此,柳永自小所受“养成”,就是“出世”,就是“以才报国”。
一个受儒生教育的人,赶上儒生最受重视的时代,这不是最好的时代吗?
(柳永塑像)
柳永(约984—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现在的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山东费县),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自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之后柳永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自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开始,柳永开始参加科举,四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他第五次参加科考,终于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终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又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家, 也是北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大力创作“慢词”,他还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白描”法入词,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宋代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吴湖帆的柳永词意图)
对,柳永是个典型的传统儒生,因此,就算他屡试不第,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考取功名,一有机会就去参加考试,直到他年过五十考取进士为止,他在自己的词里表达出来的不满,顶多是他人生不得意时的“牢骚”罢了。
或许,正因为他的人生不得意,宋词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当然,他还得益于宋初由经济繁荣带动的文化繁荣,因为经济繁荣,伎人对词的需求量大增,这同样也促进了文人词的大发展、大繁荣。
柳永生逢其时,他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的同时,也迎来了“婉约词”的大繁荣。
要读懂柳永,我们要先看一下柳永的科举经历:
(柳永的科举经历)
我们要读的这首《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在1024年他第四次落第后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入选中学课本,属于“背默篇目”,全词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一首经典的离别诗。
(词意图)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鸣,是立秋的征候,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是秋天到了,在这个季节分别,实在更添愁绪,长亭日暮,大雨初停。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这里用典,江淹《别赋》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词人与恋人分别,恋人在都门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饯行,但在这样的情绪之下,他面对美酒佳肴,哪有快活的情绪,但是留恋归留恋,船却催着要出发了。越是催,越增加留恋情绪,留恋情绪越重,越显得兰舟出发催得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分别的时刻了,两个人手握着手,万语千言涌上心头,却噎在喉头,不知从何说起,只是互相盯着对方,任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词意图)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去,天茫茫、水茫茫,天遥地远;这一去,千里烟波,烟蓑雨笠,淼淼远帆。这浓密深沉的烟霭,正像他们的离愁,深沉而绵密。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每逢离别,都会不禁痛心,更何况正赶上了这清凉冷落的清秋时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伤怀无可排解,唯有一醉,远舟离岸后,词人只能一醉;酒醒梦回,人在远方,就只见泠泠晨风吹拂着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高挂在杨柳梢头。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分别之后,异乡客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眼前就算有“良辰好景”,也不过是形同虚设,再也引不起词人的兴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为什么良辰好景虚设呢?因为快乐的事情,只有和心爱的人分享,才是真的快乐。词人的苦闷和悲伤,正在于快乐无人分享,风情无人诉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的特长是慢词,是长调。长调的优势在于铺叙,是精致的“小说”,词中有人物,有时间,有地点,有故事情节的起因、发展、高潮、余音,其中更有细致的人物心理,有主人公的情绪转换……《雨霖铃·寒蝉凄切》的长处正是如此,词中既有回环委婉的细腻情绪,也有直抒胸臆的表达,词中人物的情感却在离合之中缠绵递进,渐次加深。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是早期“婉约词”中经典中的经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