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萍:牛蒡子-用于妇产科急慢性炎症】
作者/张筱萍
笔者取牛蒡子清热解毒之功,将其运用于妇产科临床,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慢性盆腔炎,效果卓然,兹举案例报告如下。
例1:李某,26岁,教师。
第1胎产后15天,右侧乳房红肿痛2天,伴畏寒发热,便结溲黄,恶露量少,胃纳尚可。检查:体温38.9°C,右侧乳房外上象限约6X7cm大小,触痛明显,局部肿胀、发红,界限不清,尚无波动感,伴有静脉扩张,腋下未及淋巴结,舌红、苔薄黄,脉数。血检:白细胞数8.3X10/L,中性0.8。
诊断为急性乳腺炎,辨证为热毒内蕴之乳痈。予以清热解毒,通络消肿。
处方:牛蒡子15g,天花粉10g,蒲公英15g,荆芥6g,柴胡10g,丝瓜络10g,忍冬藤15g,皂角刺10g,赤芍10g,浙贝10g,生甘草6g。
嘱其冷敷乳房,停止哺乳,并加人工按摩以助乳腺管畅通,使乳汁排出。服药2天后,自觉身热减轻,乳房胀痛大减,胃纳略逊。检查:体温37.8°C,右乳房稍有触痛,局部皮肤发红消退。遂以上方改牛蒡子为10g,加山楂10g,续服3天,诸恙尽去,血检正常。
笔者于1988~1989年期间,曾对9例患者作对照治疗,发现用牛蒡子的病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但见效快,而且疗程短。通过临床多年运用观察,用于急性乳腺炎乳汁淤积期疗效显著。
例2:夏某某,32岁,工人。
下腹胀痛发作1周,伴带下如脓、量多气臭,大便秘结,类似症状1年来反复发作。生育1胎,人流2次,月经正常。舌红、苔薄黄腻,脉缓。妇科检査:外阴经产式,阴道脓性分泌物多,宫颈光,宫体前位偏左,活动略差,正常大小,压痛(+),左侧附件压痛(+),右侧(-)。体温、血常规检査正常。
诊断为慢性盆腔炎,辨证为湿热内蕴,热重于湿,气机阻滞之腹痛。予以清热解毒,调气燥湿,活血祛瘀。
处方:牛蒡子15g,黄芩10g,苦参10g,生地10g,柴胡10g,枳壳6g,赤芍10g,丝瓜络10g,忍冬藤15g,白芷6g,丹参10g,生甘草3g。服药5天复诊,腹痛减轻,脓带消失,仍拟原方出入,8天后再诊,诸候悉消,妇检无殊。
笔者在临床上,根据辨证论治,分别在辨证论治的处方中加入牛蒡子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盆腔炎性包块、卵巢炎性囊肿),效果较不加者为佳。
牛蒡子辛、苦、寒。《本草备要》言其“散诸肿疮疡之毒”,药理实验证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显著抗菌作用,对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验之于妇产科临床,的确效果明显。
本文摘自中医杂志1997年第38卷第10期和第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