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50年代苏联版的开垦北大荒 百万青年响应号召问地要粮
1954年苏共中央委员会在2月至3月的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关于苏联粮食生产的进一步增加及处女地和休耕地的发展”。
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准备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伏尔加地区、乌拉尔等地区开垦出至少4300万公顷的土地。在这些原始土地和休耕地上开垦出来后主要建立国营农场。
这些地区完全处于原始状态,没有道路、没有粮仓、没有熟练的人员,一切的住房和生产设施都需要靠自己的双手来从头建设。这便是苏联版的“开垦北大荒”。
因为当时苏联的农业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1953年粮食缺口达到了5000万吨以上。
苏联为了完成粮食增产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生产动员,尤其对青年进行动员,并抽调了大批拖拉机手、工人、工程师、国营农庄庄员作为志愿垦荒者迁往垦荒地区。
在最初的100万垦荒志愿者中,青年人便占到了一半。
这些垦荒者的条件极为艰苦,无论酷暑还是严寒都只能住在帆布帐篷内,冬季来临以后更是长达数月与外界完全隔绝,别说电了,很多地方连水都没有,饮用水都只能靠汽车运输。
在当时垦荒区内建立了上千个国营农场,有些大的达数万公顷。这些农场的名称通常以“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高尔基”等来命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通过大规模的垦荒运动,到1960年的时候,苏联共开垦出土地4180万公顷,仅小麦产量便达到了6000万吨,比40年代翻了整整一番。苏联的大规模垦荒运动为苏联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创造了条件。
请点一下右下角的“好看”,这对我们很重要,文章将被更多朋友看到!
回复关键字“春运” 我们一起追逐回家过年的脚步
回复关键字“南京大屠杀”了解中国抗战史上最惨痛的记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