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年,杜太后在临终前问宋太祖:“你可...

961年,杜太后在临终前问宋太祖:“你可知你为何能当上皇帝?”宋太祖哭着回答:“全靠祖上积德。”杜太后当即反驳:“如果前朝的皇帝不是小孩子,哪轮得到你。所以你百年后要传位给弟弟,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

杜太后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等人的生母,她治家严谨,也很有胆识,给子女树立了良好的榜样。960年,时任后周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有人将此事告知她,她淡定表示:“我儿胸怀大志,果然如此!”

不过当宋太祖率领百官向她朝拜庆贺时,杜太后却黯然不乐,左右侍从很不理解,问道:“臣等听说母以子贵,如今您的儿子贵为天子,您为何不乐?”赵匡胤也挺好奇的,他当皇帝可是天大的喜事,母亲咋就不开心呢?

杜太后缓缓回答:“我听说做皇帝很难。因为皇帝位居万兆黎民之上,如果治国有道,则此皇位十分尊贵,但如果治理不当,那时候即便想当个平民也不可能了,这就是我担忧的原因。”

俗话说“打天下不容易,坐天下更难”,古时候有许多人在创业时能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可一旦当上国君,就开始骄奢淫逸,全无之前的上进。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便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宋太祖知道母亲这是在告诫他要居安思危,切不可得意忘形,于是他当即拜谢杜太后。此后杜太后对国事处理的意见,也甚得宋太祖的重视。可惜杜太后无福消受皇家富贵,当了太后还不到两年就染病去世。

她临终前,让一直侍奉在身旁的宋太祖将她十分信任的大臣赵普召至病榻前,接着就有了开头那一幕。宋太祖自然不愿违背母亲的遗愿,于是一口答应。而后杜太后又对赵普说:“你将我的话记下来,不可违背!”

赵普便在病榻前起草誓书记录此事,并在纸尾写上“臣普记”三字以示慎重。宋太祖将这份誓书藏入金匮之中,命谨慎靠谱的宫女保管。如此,杜太后才放心地离去。以上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金匮之盟”。

当时宋太祖35岁,其弟赵光义23岁,赵廷美15岁,而其子赵德昭已11岁,杜太后怎能预料到宋太祖死时,赵德昭仍是小孩?若按照光义、廷美、德昭的传位次序,廷美也只比德昭大四岁而已,“国有长君”就显得不是那么合理了。

因此有些后世之人认为“金匮之盟”是宋太宗与赵普等人伪造的,目的就是为了证实宋太宗以皇弟身份继位的合法性。这一说法放在太平岁月自然有理,但若考虑到当时的时代特殊性,就不一定准确了。

五代时期战乱不息,无论是“江湖”还是“庙堂”都充满着危机,英年早逝的国君不在少数。五代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多年,但却有过十四位君主,而且其中没有一个是在位超过十年的,甚至有一半死于非命。

例如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就是被儿子杀死的,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则死于兵变,皇帝在当时可以说是高危职业。另外,一代英主周世宗的壮年猝死,使皇位只能由年仅七岁的小孩继承,从而丢失了江山。

从柴家手中夺得皇位的赵匡胤对此自然是深有感悟。杜太后也很可能就是考虑到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所以才要宋太祖传位弟弟以避免大宋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而且五代十国时期也有舍弃亲生儿子而传位给其他人的例子。

例如后晋高祖石敬瑭是有亲儿子的,但是宰相冯道在他驾崩后,考虑他儿子还小,肯定掌控不了局面,于是就联合大将景延广拥立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继位。石重贵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当时若立小皇子,怕是后晋亡得更快。

南唐中主李璟继位后,以皇弟李景遂为元帅,李景达为副元帅,并在先帝灵前立下盟约,他将采用“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此后,李璟又立李景遂为皇太弟,算是正式表明自己会将皇位先传给自己的两位弟弟。

由此可见,乱世中行事,需要灵活变通,而非认“父死子继”之死理。宋太祖是经历过两次“黄袍加身”的人,一次是他当主角,还一次是他目睹郭威当主角,而杜太后也是有见识之人,所以会有“金匮之盟”这样的决定也不足为奇。

赵光义作为“金匮之盟”最直接的受益者,自然是十分支持母亲和兄长的决定。然而他在登上皇位后,就翻脸不认人了,他先后用计害死了侄子赵德昭、赵德芳以及弟弟赵廷美。如此一来,“金匮之盟”就失效了,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

宋太祖为了大局着想,可没想他这么做却让两个儿子丢了皇位不说,连性命都没保住。他的后代也大多混的不好,起码在北宋时是这样。好在后来宋高宗“良心发现”,将宋太祖的七世孙赵昚立为太子,也算是将本该属于宋太祖后代的皇位还回去了。

参考:《宋史》、《续资治通鉴》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