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厚朴汤合甘麦大枣汤*肝气郁结,心肝阴(血)虚,心神不安
【药物组成】半夏12 g 厚朴9 g 茯苓12 g 生姜9 g 苏叶6 g 甘草9 g 小麦9~15 g 大枣5~7枚。
【组方依据】肝主疏泄,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津聚为痰,或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伤阴,虚火上扰则灼津成痰,与气相搏,结于咽喉,致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肝郁日久,思虑劳心过度,则阴血暗耗,心阴(血)不足,;或肝郁克伐脾土,致脾气亏虚,运化失健,化源不足,皆可致心失所养,神不守舍。故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二方合用,具有疏肝理气,养阴安神,补益心脾作用,为肝气郁结,心肝阴(血)虚,心神不安之病证而设。
【方药分析】半夏厚朴汤中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厚朴下气除满,助半夏以散结降逆;茯苓甘淡渗湿,助半夏以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甘麦大枣汤中甘草甘缓和中,养心以缓急迫;小麦微寒以养心安神;大枣补益脾气,缓肝急并治心虚。二方合用,则以小麦之微寒、甘草之甘缓、大枣之滋润,中和半夏厚朴之辛温苦燥,使合方药性平和,应用更广,能疏肝行气,散结化痰,并能收柔肝缓急,宁心安神之效。
【用方指征】临床应用本合方的指征有三:
一是心下痞满,咽中有物梗塞感,胃有振水音,少寐,伴有精神不安;
二是喜怒不节,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精神抑郁,甚则言行失常;
三是舌质红,或舌尖干赤,苔白少津或苔少,脉细数。
【临床应用】
1.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以发作性心悸,伴有胸部压迫感,气闷,胸胁满闷,心下痞满,有振水音,伴有精神恐怖不安作为用药指征,尤其女性患者,有精神不安者用用本方多有良效。
2.慢性胃炎、胃下垂
多以女性患者,具有心下痞满疼痛、胃有振水音,伴精神恐怖不安,头痛等,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滑为用药指征。
3.食道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官能症
其发作多与七情波动有关,临床以突然胸痛、吞咽食物有梗塞感,腹胀,食欲减退,及各项检查均正常,而本人善惊易恐者作为投药指征。
4.神经官能症
临床虽主诉颇多,但以精神抑郁、胸闷、梅核气、阵发性心悸、心下痞满、或胃有振水音,咽中有物堵塞感,舌质淡红,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为用药指征。
5.癔病、神经衰弱、失眠症
临床以喜怒不节、欲悲伤、多梦、不寐,精神恍惚,无故悲伤,哭泣叫嚷,吵闹躁扰,胸闷,或作痉挛及种种不随意的动作,或呵欠,或作长叹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急为用药指征。
6.更年期综合征
临床以阵发性心悸、胸闷、心下痞满,发作时自觉心窝烦闷,急躁,难以名状或悲伤啼泣,或叫哭不能自忍,舌质淡暗,边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弦细为用药指征。
7.焦虑症
临床以反得发作的难以描述的恐惧、紧张、频死感,发作时伴心悸,气急,震颤,出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舌质红,苔少,脉数为用药指征。
8.抑郁症
临床以情绪低落抑郁,伴有罪恶妄想、自杀行为,思维缓慢,联想迟钝,言语少,答话慢,语调低沉,动作减少,严重者动作消失呈木僵性抑郁,舌质红,苔白,脉细为用药指征。
9.慢性咽炎
临床以咽部不适感,如咽部异物感,咽部发痒,灼热,口干舌燥,自觉咽中有痰,咯之不尽,痰少色白,质黏,或伴刺激性咳嗽,或少许恶心,呕吐,咽后壁淋以滤泡增生,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为用药指征。
【临床报道】陈伯涛报道用半夏厚朴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一例脏躁患者,患者64岁女性,症见头昏,失眠,多梦,喜悲伤欲哭,自汗,易惊惕,烦躁神志不安,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药用法半夏9 g,川厚朴4 g,茯苓9 g,茯神9 g,紫苏叶4 g,鲜生姜3片,淮小麦30 g,肥大枣15 g,炙甘草5 g,酸枣仁12 g,柏子仁12 g,紫丹参15 g,龙骨25 g,牡蛎25 g,珍珠母30 g,服用10剂后症状改善,继以原方去苏叶、厚朴、茯苓、生姜,加生地、百合、女贞子、旱莲草、夏枯草,再服10剂后,脏躁症状消失。李兴培用本方以浮小麦易小麦,加竹茹、橘红治疗妊娠头痛一例获愈。王振录以浮小麦、甘草、半夏、茯苓、苏梗等治疗慢性咽炎伴咽部水肿、咽部黏腻泛恶为主要表现者,对有疼痛干灼者加半枝莲、金银花;咽部红肿充血加生地黄、玄参;烦躁加百合、龙骨等,治疗17例,均收到良好效果。
【临床体会】我们在临床常以此合方治疗一些情志病变,以症见心下痞满,咽中有物梗塞感,少寐,舌红少苔脉细为主要表现者。
若见胸闷痛者,加栝蒌、薤白;
若见咳嗽,痰黏,咯出不爽者,加海浮石、桔梗、麦冬;
若烦躁惊悸甚者,加百合、地黄、枣仁、丹参、龙骨、牡蛎;
若见五心烦热,阴虚阳亢者,加龟板、鳖甲、女贞子、旱莲草、玉竹;
若见抑郁纳差,肝胃不和者,加柴胡、陈皮、焦三仙、枳壳等,皆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我们以本合方治疗多例郁证,均取得了理想疗效。这类患者多因不同原因致心情抑郁不畅,情绪低沉,少寐多梦,心悸眩晕,时太息,咽中如物梗塞,并觉胸闷如窒,口干,部分有自杀未遂史。辨证多属气机郁结、阴虚火伏,常以本合方为基本方,加人地黄、炒黄芩、丹参、郁金、柏子仁、生龙骨和生牡蛎,治疗10天至2个月不等,多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