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诗歌●诗情画意】2021年第12期(总第三十六期)
摄影:沧海粟
【本期入选诗人】
李宝祥、梧桐夜雨、刘进华、
林海涛、风轻、廖兴坤、一云吉亚、
王东岭、邹和平、朱志运、张春、
芒种
文/李宝祥
芒种。六月的流火将麦芒的
金铃,摇响
沉甸甸的麦粒,虔诚地迎接
归仓,去喂养汗水
紧接着。水田里
大铁牛联片翻飞,犁土耙田
退耕的水牛伴着老农。在坡地上,悠闲地咀嚼着草料或沉思
忆念起曾经挥洒青春的田野
蓦然回首。联合插秧机有节律地“嚓⋯嚓⋯嚓”掠过。茫茫水田立马荡漾起绿波。禾苗
坦然接受,泥土的供养
阳光的恩赐,雨露的滋润
而后,茁壮生长
孕育,抽穗、扬花、灌浆
静待,丰收
守望,一弯新月的亲吻
作者简介:李宝祥,浙江绍兴人,市作协会员,教师。诗歌发表在《长江诗歌》《诗词月刊》《诗歌月刊》《浙江诗人》《青海湖》等刊及文学网络平台。诗观:诗是生活的浪花;诗是灵魂的吟唱。
麦子熟了
文/梧桐夜雨
节令是暗中挥舞的手势
“咔嚓”一声
时代的收割机便轰隆隆开过来
将金黄的麦粒吞进肚里
再把麦秸秆像愉悦的火花喷出去
而身后的麦茬
像是接受完检阅之后
还在等候退场口令的士兵
丝毫不乱阵脚
只把肃然的目光望向远方
戴着草帽,汗流浃背与贫穷斗争
挽起裤管,甩开臂膀
把裸露的肌肤交由麦芒针砭的农人
已然归于远去的农耕时代
越发明亮的远景
大地,一片金黄
作者简介:梧桐夜雨,本名周益慧,女,教师,陕西安康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延河》《绿风》《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安康日报》《作家天地》《中国魂》《岁月》等百余家报刊。著有个人诗集《白雪词》。
麦收
文/刘进华
刚入夏
布谷鸟就起早贪黑
忙着拽直阳光,为麦穗加油
麦粒一天天饱满快撑破外衣
从城里赶回来夏收的农人,远远地看着
金黄的麦浪被大铁疙瘩吞没
留下一摞摞秸秆和飞扬的轰鸣
惊呆的还有沟渠边那一排绿荫
一群麻雀起起落落
翻动的记忆已不再是习惯的惊喜
机肚里吐出的麦籽山
黄灿灿,老伯脸上的沟沟坎坎掩不住幸福的绽放
草帽遮不掉骄阳
镰刀和麦秆摩擦出火花
每个毛孔都热流成河
麦芒刺痛少年,陪伴成长
这些劳累而快乐的日子随同时代一起珍藏
收获
文/林海涛
田垄,麦香,磨刀霍霍
田埂上麻雀叽喳
仿若叙述一个季节的艰辛与付出
来之不易金灿灿的稻花香
把一些遗落的故事和颗粒捡拾
而今漂亮的布谷鸟
按钮一摁
是神赋予土地魔幻的力量
将一粒种子播撒、灌浆
沉甸甸的愿望
神奇般囤满粮仓
你听那台收割机吼出轻快
喜庆的节拍
多么像一位世纪乐手
每一枚音符
以他的激情演绎所有的
饱满和幸福
作者简介:林海涛,《驭风者诗刊》副总编兼驭风者诗社副社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凤凰诗社美洲总社一社常务副社长。作品刊载《诗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好诗》《中国民间短诗》《安徽诗歌》《作家新视野》杂志及网刊。
田野上的梦
文/风轻
当联合收割机。像一艘巨轮
乘风破浪,驰骋田野
父亲就怀抱一弯旧镰刀
像抱着襁褓中的我……咯咯地笑
这笑声穿过湛蓝的天空
在记忆中的打谷场上,回荡
此时。太阳金黄、谷粒金黄
岁月金黄啊……新时代的光芒
父亲和田野上的梦想
就这样,成了一幅画的写生
科学终于扶直了夕阳的腰身
抽走了我惯用的古铜色那句
给我的诗文增添了这么多
科技含量和乡村振兴的大词
作者简介:风轻,女,安徽舒城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出版诗集《小世界的风》。
麦子熟了
文/廖兴坤
五月阳光如练
在布谷鸟和孩子的童谣声中
无尽的麦田黄了
麦子熟了
五月的清晨特别凉爽
微风吹拂,麦穗沙沙作响
一株麦穗,一种表达
粗壮饱满的麦粒
饱含农人的汗水和沉甸甸的诺言
割麦机迎着滚滚的麦浪
一种热望
随着清新的、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
收割机巨大的轰鸣声
唤起了我对故乡无尽的遐想
没有忘记,我的汗水
滴在发烫的土地和镰刀上,滋滋作响
捧起一个个热腾腾的白面馒头
我看到了土地擦亮犁铧的光芒
不能忘记
朴素的麦穗,养育了我高大的躯体
如针的麦芒,唤醒了我不屈的灵魂
作者简介:廖兴坤,男,布依族,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报刊杂志、微刊发表诗歌二百余首,并有诗作入选《我爱这土地优秀作品选》《2020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2020中国诗歌年选》等十余个选本。
金色的阳光洒满田野
文/一云吉亚
金色的阳光洒满田野
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飞扬的秸秆掠过之后
留下的是沉甸甸的谷物
轰隆隆的收割机
忙奔在庄稼地
人们有说有笑
一年的劳作没有白付
每颗饱满的谷粒
都是汗水所换
每张喜悦的笑脸
都像灿烂的花
丰收了丰收了
为一年的辛勤劳作而高兴
丰收了丰收了
为自己的愿望成真而欢呼
作者简介:一云吉亚,农民,生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家住乌海黄河岸畔。爱用单纯的思维,描述边缘群体的生活。
家乡的秋
文/王东岭
庄稼颗粒饱满
粮食沉甸甸
丰收的喜悦藏也藏不住
庄户人的笑脸染红了朝霞
蘸着月光一遍遍地磨着如月的镰刀
呼吸着融汇了阳光饱满的五谷香
在田野里躬身挥镰
将成熟的庄稼揽入怀内
铺满丰收的打谷场
蓝天辽阔坦荡
白云闲逸洒脱
山菊花以蓬勃向上的艳丽
来答谢大自然的恩赐
甜红山果满枝攀
纤纤招展醉掩面
追橡果的花栗鼠
感受秋天的忙碌
秋天是一种肃然成熟的静美
是一种宁静内敛的品性
登一座高山
嗅一嗅林中松香的味道
不负秋光
不负己心
秋风吹走夕阳
满园的果实香香甜甜
像是一堆碎金子在地上打滚
作者简介:王东岭,男,满族,笔名:文竹。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刊发于《河北文学》《热河》《燕山》《湖北文学》《湖北诗歌》《钱江晚报》《青年文学家》《中国诗人微刊》《辽宁青年》《中国水利作家》等。
草民忧天
文/邹和平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中国人只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人家卡脖子又会怎么样?
太阳出来喜洋洋
麦田万顷起波浪
联合收割机机声轰隆隆,所到之处
似风卷残云,把麦子统统全扫光
曾经“地大物博”的国度
耕地被侵占,城市在扩张
我那“一亩三分地”仅剩三分半
试问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
还有几大块像这样能种庄稼的地方?
作者简介:邹和平,云南临沧人,诗歌爱好者。
收割
文/朱志运
一垄一垄的麦子收割完毕
一辆一辆装满车运回乡村
大地铺开辽阔的稿纸
让麦兜无言地诉说
阳光镀亮丰收的喜悦
流淌金黄的歌
劳动是最美的舞蹈
抒发心里豪迈的快乐
土地是农人一生的恋人
挥洒汗水与真情
细心耕耘与培育
才长出浓绿的庄稼与果实
不知不觉老了
耗尽了一生的精力
而大地永远年轻
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下一代不事农耕
像飞鸟逃离家乡的天空
挂在墙上的镰刀渐渐生锈
像一弯流泪的月亮
作者简介:朱志运,湖南衡阳人。在《中诗微刊》《一线周刊》《今日诗界》《安徽诗歌》《长江诗歌》《中国网络诗歌》《诗人样本》《诗刊》《新导向诗歌》《湖北诗歌》《辽宁青年》《中国诗歌报》《衡阳日报》《衡阳晚报》等发表诗歌。
麦收
文/张春
一大片麦田,生出金色麦浪
每一朵浪花,饱满后都想归仓
忽略了,一大片麻雀的梦想
曾经,可以落在古铜色的肩膀
与镰刀的锋刃小心商量
留一点儿过冬的口粮
如今,收割机走过
麻雀顿失乐园
对着大片的留白
只有无奈和哀伤
钢铁有时也会心肠柔软
田边地头,麦穗的芒刺
依旧根根向上,闪着金光
应是故意遗落的善良
作者简介:张春(网名红尘浪人),黑龙江人,现居青岛。以码字为乐,偶有作品发表纸刊和网络平台。诗观:写诗,修炼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