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不空度,要把那些丑恶的事、整人的小丑写出来叫广大人民看看。”
——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新凤霞
3月25日,长信传媒&花火乐娱发布讣告:“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少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3月23日11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张少华出演过大量电视剧,《大宅门》《秘密》《常回家看看》《娘道》等,大多是配角中的母亲角色,可谓“妈妈专业户”,其中以“丑娘”形象最为突出,获得过“白玉兰”奖、摩纳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和国剧盛典终身成就奖等。
讣告中称之为“先生”,随后,贾玲也发布微博“看着您的戏长大的,先生千古”。一大批演艺界人士发文说“演艺界最好的老太太”“送走了一个老时代”“德艺双馨”等。
并非质疑女性不能使用“先生”二字,“先生”一词本来就是用于德行高尚受人尊敬的老人,不拘男女。网友质疑的是:张少华在“评剧皇后”新凤霞被抄家、惨遭毒打事件中的所作所为,遭到新凤霞一家指控,却未能说清,德行有亏,与“先生”二字相配成疑。作为当事人,新凤霞的儿子、现居香港的画家吴欢被询问态度,便公开回应:“无论怎样她是个有成就的老艺人,过去的是非恩怨不必再提,佛教有一句话叫做,'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祝张女士一路走好!”
故事走到这里,都还是常规轨道内。但是,随后,波折陡增,来了一波狂浪。一批文章出现了:“吴欢欠张少华一个道歉”。这种声音还真不少。身在香港、小张少华几岁的画家吴欢,成了那个做错事的人。朋友们,这不是小事,也不是可左可右的事,这是一个颠倒是非的局面,尴尬、荒谬。令人泣血。而且,这个局面,仅仅是余波,它的剧本,在9年前,就已经写好了。我们先说当事人。1951年,位于南河沿的北京市政协文化俱乐部举办了一场浩大的婚礼,这是一次鸡尾酒会,自助餐。男方主婚人欧阳予倩,女方主婚人老舍,证婚人阳翰笙,郭沫若夫妇、赵丹夫妇等参加。婚礼前,新人几次接电话,周恩来总理要来,但当时来的人太多,不好保卫,只能作罢。婚后,周总理、邓颖超邀请新郎新娘小宴,庆祝新婚,曹禺、方瑞夫妇,老舍、胡絜青夫妇作陪。
这新娘,是“评剧皇后”新凤霞,当时加入新成立的中国评剧院。这新郎,是戏剧家、“神童作家”吴祖光。他出身江南人文世家,其父为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家中世代所出进士数不胜数。可谓“才子佳人”。
不料,风云突变,1955年,吴祖光被错打成右派,新凤霞则遭审查,要求她揭露丈夫。根据新凤霞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我与吴祖光》记载,接下来发生了两个细节:一天,文化部一位刘姓副部长找她谈话,要她和“与人民为敌的”吴祖光划清界限,离婚。新凤霞当场拒绝:“是我主动愿意嫁给他的,现在他受到这么严重的打击,要是我再离婚,他怎么受得了哇!他到哪里,什么地步,我也跟着他。”“好哇!”刘副部长发怒了:“你想的真好,我们把他送走!”新凤霞说:“我等他!”“你等他多少年?”“王宝钏等薛平贵十八年,我等他二十八年!”“叭!”副部长拍了桌子,脸气青了,嘴喷着唾沫星子说:“别说了,行,后果你自负吧!”副部长生气又大拍桌子,把新凤霞轰出了办公室。第二天,中国评剧院出现一副漫画:一个古装女子抱着一个现代男人流着泪说:“我等你二十八年哪。”这是副部长到该院“亲自动员”的结果。
此后,新凤霞被放到牛棚,常年重体力劳动,被殴打,被误诊,导致身体残疾,不能再上台演出……直到最后得到了完全平反。一代娇子,令人唏嘘。
正在被批斗的吴祖光
在《借“破四旧”趁火打劫》一节中,新凤霞留下了这样的记录,张少华等人抢走家中齐白石字画(新凤霞是齐白石义女,深得齐老喜爱,家中齐白石字画尤其珍贵):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这段记录并未进入大众的视线。2017年,北京社会各界三百余人举行纪念吴祖光诞辰100周年、新凤霞诞辰90周年活动,共同追忆吴祖光、新凤霞。
纪念活动的核心人物,吴祖光、新凤霞的儿子吴欢,写了一篇专文《霞光万道 瑞气千条 ——纪念吴祖光百岁、新凤霞九十华诞》,里面提到了张少华,此后,5月10日,吴欢又发了一条微博:“1966年中国评剧院青年演员张少华当队长,带队抄砸了新凤霞家。后来新凤霞说'苦难都过去了,我也残疾了,怪她们有什么用,原谅他们吧。’今年新凤霞九十冥寿,张少华还记得那些往事吗?”
这段话引来张少华的公开反击:“不知何故吴欢无凭无据栽赃于我!”而且还拉上丈夫,同在中国评剧院工作的张慧宝,进行反驳。
这一下引火了吴欢,补充说:“我看见你穿军装插腰站院子里指挥”“当然是抢劫”。
吴欢的妹妹吴霜则早就在网上公开表达“这位张少华女士当年是个非常激烈极端的造反派,我记得清楚极了她领头到我家对我母亲批斗并大肆抄家。所以我无论如何都对她无法喜爱起来。”“至今没有过表示,看见我就跑。”
随后又出现一些否认文章,其中涉及到新凤霞的徒弟谷文月(比张少华大1岁),于是,在2020年8月5日,作为见证者的谷文月,发表澄清文章:“张少华是中国评剧院造反派头头之一,把当时中国评剧院十多位领导加主演抓到院子中央跪了两排,号称'打全堂’打的不是一个人,全打了,不可能单单绕开我师傅新凤霞一个人不打,到底打没打还用我再说吗?我只记得当时我才20岁,全院的人围着看打人,我爬到救火用的水缸上跟着看,没想到他们真打人,吓得我一下掉到了水缸里,这件事评剧院老人都知道,谷文月看不了打人,吓得掉水缸里了。”诸君,故事介绍到这里,脉络已经比较清晰。但,这里有三大疑问:第一,新凤霞、吴欢、吴霜、谷文月点名指控张少华,而张少华夫妇否认,谁说的更接近事实?我们不是亲历者,无法说谁说的是真相。但是,有3个细节需要交代:1. 新凤霞拥有惊人的记忆力,任何一个人和她说过的电话号码,她都能不用纸笔记在脑海,并准确拨出。她在书中记录的张少华细节,值得重视。2. 新凤霞、吴祖光夫妇旷世绝恋、品行高洁,人赞之为“铁骨高风,惊才绝艺”,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其著作有几百万字,书中记载与每一个人的交往都很精确,都经受住了历史考验,张少华所涉,只是其中万分之一,她缺乏动机去恶意编造事实攻击比自己小很多的年轻人张少华。吴祖光、新凤霞合葬墓,墓碑字为“铁骨高风,惊才绝艺”3. 新凤霞1994年出书点名张少华,1998年去世,直到2017年,张少华才针对吴欢的微博否认指控,也未详细说明自己在那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吴霜曾说,有一位高级干部在文革后专程到吴家就之前整他们一家表示道歉,并感动了吴祖光,取得了谅解)。第二,为什么很多人说“吴欢无凭无据”?明明新凤霞有著作在前,为什么人人视而不见?第一个说“吴欢无凭无据”的是2017年的张少华,这一次,许多文章也说“没有证据”“新凤霞和张少华都已过世,是非曲直已难有公断”“张少华无需道歉”“死者为大,搅人安宁无德无礼”……我在偶然间,才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购买有两本《我与吴祖光》,恰好是两个版本,新凤霞这部书由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2013年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再版,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2013年再版。再版中,吴欢作序。但是,对比手上的再版和一版,有很大的区别:文中“张少华”被“张某某”取代了。但这并非针对张少华一人,书中删去了大量的具体人名,用“某某”取代,比如那些刘姓副部长,而且,大量删去新凤霞亲历的各种事实情节段落。也就是说,和其他名字一样,“张少华”三字在再版中消失了。即便是再版,现在也不好买了。如此情真意切的一本好书,竟少人销售,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但这就成了“毫无根据”?这就是“吴欢欠张少华一个道歉”的理由?这是何等荒谬的局面?从吴欢的第一次微博,到张少华逝世后吴欢的表态,都说新凤霞、吴祖光已经原谅了张少华。但是,我在新凤霞的书中《我还是我》一节,我注意到这段话:“我决不空度,要把那些丑恶的事、整人的小丑写出来叫广大人民看看。” 那么,谁是“小丑”呢?在一版的张少华段落中,新凤霞就把李成实、张慧宝、张少华、姜连中(张慧宝和张少华,是夫妻)称为“那几个丑角儿”。当然,新凤霞著作中所涉及人物数以百计,张少华仅仅是其中并不突出的一个。新凤霞晚年耗费心血写作,将事实公之于世,她也许对儿女说了原谅,但一定是追求真相的人。如果没有真相,就不会有真正的原谅。如果没有直面真相,原谅也就变得廉价。
在新凤霞提及张少华的那段之前,写到了吴祖光的态度:“祖光对金钱财物看的很轻,他说:'这场运动本来就是伤害好人、丑恶现象大表演的运动。我们的财物是大海中的一粒小芝麻,微不足道。大破坏伤了国家那么大的元气,财物是不值得什么,重要的是这些年轻人灵魂被玷污了,你不必追问了。”
吴祖光夫妇并不追问当年失去的巨额金钱财物,但是,他们关切着那些被玷污的灵魂。只有对待同胞——包括做尽恶事的同胞——始终保持着又深有烈的爱与慈悲,才能有这样的境界。
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张少华逝世了。我不能断言那时年轻的张少华就是“灵魂被玷污的年轻人”。但是,相比新凤霞、吴祖光夫妇,我没有看到张少华有直面那段历史的勇气。我也没有看到有人公开为吴家悲剧表态担责。我只想说:
那些说“吴欢欠张少华一个道歉”的人,是麻木不仁的人;
那些说“死者为大,不要追究”的人,是不分是非的人;
那些说“这都是时代的错,不是个人的问题”的人,是没有羞耻感的人;
那些在新凤霞以极大勇气揭露事实后又去极力掩盖的人,是良心泯灭的人。在《我与吴祖光》的最后,新凤霞这样为吴祖光做总结:我跟祖光四十年的夫妻,从1950年代就觉得,他是一位心口如一,对国家、对朋友、对亲人真诚的人。为什么有的人总是对他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有机会就整他呢?像他这样无私的人有多少?把父亲留下的字画、古董,都是价值连城的古物哇!一分不取地捐献给国家;动员我把多年唱戏的戏衣全部捐献国家;把自己从香港带回来的钱,买了一所地段最好的坐落在王府井的四合院捐献给国家,自己落得一无所有。这和那些向党要级别、要待遇,想尽方法争房子,还有那些发国难财,像老鼠一样偷偷地挖洞的人怎么比哪?”我看一些外界关于吴祖光的回忆片段,可见吴先生一生都保持乐观,困难中也不忘关照他人,并记住了吴祖光两句话:“身体没有自由了,但是人总是会思想的。”“不屈为至贵,最富是清贫。”
如今,百度随便一搜,前两个文章标题是《张少华:她和老公被称为最幸福的老人》《爱情榜样:张少华+张慧宝》。
这篇文章写了三天,几次痛弃,行笔至此时,我注意到,贾玲修改了纪念张少华的微博,将“先生”二字去掉。
这次,她做得对。
新地方,朋友们,关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