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盆景曾被国家主席收藏,但谁能想到他的出身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油漆工!

冯连生先生,国际盆景大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其作品多次荣获全国及国际性盆景专业展会金奖,曾被前国家主席收藏。先后担任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国盆景展览评委,多次荣任中国盆景精品展、中国盆景邀请展,以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大会评委。现任国际盆景协会中国地区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谁会想到,这样一位享誉世界的大师,他的出身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油漆工。
▲冯连生作品《淦溪九曲》
(对节白蜡、龟纹石,盆长150cm)
贺淦荪大师在《论树石盆景》一文中提出了树石盆景组合多变的创作思路。作者继承恩师艺道,勤于创作实践,在树石盆景创作上有诸多建树。
这件《淦溪九曲》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淦河是作者家乡的“母亲河”,自然景观秀美,历史源远流长。作者满怀对故乡的歌咏之情,感悟其日新月异的发展,以树组合多变的创作手法塑造出一幅碧树春晓、淦水曲流的生动画卷。近树远山,坡地水岸,逶迤曲折,有露有藏,虚实相生,有深不可测之感。
▍油漆工的艺术起点
1968年,19岁的冯连生为生活所迫,离开家乡武汉市黄陂县王家河村,远赴咸宁,在这个小城市做起了一名油漆工。他清楚地记得,离家的那天,他光着一双脚,背着一床棉被。
两年时间里,这位起早贪黑、手不离漆的小青年,转眼成了咸宁最有名的油漆工。“做什么都靠用心,哪怕是一名油漆工,只要用心,也可以做到最好。”冯连生说。
机会总是垂青那些用心做事的人。1970年,咸宁地区电力局一辆汽车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油漆破损严重,需要“换装”。大家慕名请来冯连生,果不其然,冯连生妙手回春,把车漆得如此崭新的一般。电力局一下子看上了这个小伙子,不久,冯连生成了电力汽车修理厂一名临时工,这一干就是5年。1975年,凭着一贯的踏实认真和心灵手巧,冯连生成为咸宁地区电力局一名正式工,他的工作依然是汽车修理。
▲冯连生作品《翠林春早》
(对节白蜡、幽兰石,盆长160cm)
转机出现在1987年。这一年,水利电力部举办首届盆景展,旨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大赛。作为参赛单位,湖北省电力局将任务交给了咸宁,因为听说咸宁电力系统有个冯连生,平时喜欢摆弄一些花花草草,在当地小有名气。
事实的确如此,出身农村的冯连生对花草树木有着浓厚的感情,他喜欢画它们,更喜欢摆弄它们。
▲冯连生新作《枫韵》(三角枫、龟纹石)
接到任务的冯连生开始寻思,创作一个什么题材的作品呢?他想到了咸宁温泉河上的小水电站,既有行业特色,又为自己所熟知。在寻找灵感的那段日子,他每天他都到水电站坝上去观察。几个月过去了,一盆造型新颖、精巧,画境优美,意境深远的山水盆景《家乡小水电》诞生了。作品送到北京后,一举夺得水电部金奖。其后,《家乡小水电》作为水电部唯一送选作品参加首届中国花博会大赛,再一次获得金奖。消息传来,冯连生成了电力系统的功臣,被敲锣打鼓迎回家。
从北京回来后,在湖北省电力局的支持下,咸宁地区电力局专门建了一个盆景园,由冯连生负责,并为他配了两名助手。至此,油漆工冯连生完成了人生旅途的华丽转身,他的艺术人生迎来全新的起点。
▲冯连生新作《天门洞开》
(龟纹石、六月雪,盆长150cm)
该作品为“景盆"式树石盆景,是将山石制作成具有盆的功能,可栽植树木植物。盆内是景盆外是景,造盆为景造景为盆。它以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为造盆的依据,即盆就是景,景就是盆,可以树石相依,多组合按意布景,组合多变。景盆树石盆景分则可以独立,合则能变换组合,结构成表现多种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其优点是化整为零,便于搬动,有利于组装。
▍漫漫征程学艺忙
从业余到专业,冯连生深深感到,要在艺术上更进一步,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只有接受正规、科学和系统的学习,他的艺术道路才会更宽更广,更有前途,否则,他将原地踏步,最终走向死胡同。
他拜了中国盆景艺术泰斗级人物贺淦荪先生为师。贺先生是武汉人,不仅是杰出的盆景艺术家、盆景理论家、盆景教育家,也是书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堪称一代宗师。在贺先生门下,冯连生着重学习美学知识,学习盆景的造型以及盆景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从老师那里,他逐步学会如何将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巧妙糅为一体,使盆景创作自然美与艺术美、意境美融合,从而提高盆景艺术的观赏价值。
这个勤奋、有悟性而且特别执着的学生也深深打动了贺先生,虽然工作十分繁忙,但只要是冯连生前来,他都有求必应。冯连生至今记得,1990年,他向师傅学习美学,重点研究三远法,即近远、平远和高远在树石、山水盆景中的应用。每到武汉,他就向老师讨教,师生坐下来,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两人常常全然忘记了时间。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他花了一年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了美学的理论知识,为他日后的树木盆景艺术道路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冯连生作品《蛟龙横空》
(对节白蜡,盆长130cm)
除了向老师学习,冯连生还自学土壤学、植物学的知识。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年,他种了多盆梅花,他以为,喜欢干燥、透气和透水的梅花一定适合用煤灰,没想到,在煤灰的作用下,梅花树竟然越来越萎靡。通过学习,他终于知道,煤灰虽好,但属于碱性,而梅花是喜酸性土壤的。这一次的实践与学习,让他深深明白,盆景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缺一样知识都不行。
每次到武汉,向老师求教以外,冯连生还要逛一逛花木盆景杂志社,购回一堆盆景书籍。有时间的话,再逛一逛书店,购一些山水画、《芥子园画谱》回来观摩。而每次到外地,他更热衷于参观美术馆,看画展。1994年,冯连生到山东潍坊。按惯例,在酒店住下后,他就打听美术馆。那一次的参观让他印象深刻,那些美术作品中各种树枝的画法给了他极大震撼,他发现,鹿角枝、鸡爪枝等枝法都可以用到树木盆景艺术中,赋予盆景以国画的风格。回来后,他就着这些灵感创作出《密林深处》等一批作品。
▲冯连生作品《我家就在岸边住》
(榆、龟纹石,盆长150cm)
▍踏破铁鞋无悔路
“记得我小时候,每到春天,爸爸就不见了。”冯连生的女儿冯利至今记忆犹新。
爸爸去哪里了?他去了黄冈的大别山、通山的九宫山、咸宁的大幕山、通城的黄龙山,他去了湖南、去了江西。他到山里寻找树桩去了。
品质和造型良好的树桩是盆景创作的基础。20多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鄂湘赣的山山水水,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对冯连生来说已是习以为常了,为了他衷爱的一棵树,他受过伤,甚至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
▲冯连生作品《水路弯弯》
(黄杨、对节白蜡、幽兰石,盆长150cm)
有一回,他在一条坚硬的岩石缝里他发现了一个赤楠古桩,为了不损坏树根,他拼命用铁锤凿开岩石,结果一不小心,右手一歪,铁锤重重地砸在了拿树桩的左手上,中小指顿时骨折,从此,他的左手落下了终生残疾。还有一次,他到阳新县龙港大山里挖树桩,由于太用心,竟然没有注意到天色正一点点暗下来。等意识到需要返程时,却怎么也找不着回家的路,就这样,他在山上整整坐着等了一宿。
最危险的一次,他在九宫山上挖树桩,由于树桩的根太深太长,他格外地小心翼翼,唯恐弄断。结果一失足,从悬崖上掉了下去。那是一个深达30余米的悬崖,如果落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好在他命大,悬崖途中的一棵树托住了他的身体,让他幸免于难。
▲冯连生作品《危崖探幽》
(小叶榆、钟乳石,盆长140cm)
然而,实践与探寻的道路无论多么艰辛,冯连生都没有停止。为了配齐纹理相通、石色相近的幽兰石,他花了四年时间,四下广西柳州,终于如愿以偿。每次背着几十块200余斤的石头上火车,常常被人看作“异类”,有谁能理解他的乐在其中呢?
与朋友相约去钓鱼,一条鱼没有钓到,倒是捡回来几十斤石头;回黄陂老家,就在山上转悠,看到好的树、树桩都要想办法弄回来;一个好好的树桩被损坏了,他会难过得几天茶饭不思……
有一回,他获得一块石头,爱不释手,但是,无论如何他也不知如何去雕琢和造型,这块石头一放就是八年。因为装修房子,他把石头移到屋外放置了两个月。他惊奇地发现,石头竟然从中间裂开了一条线。这条线一下子给了他灵感,依断裂并接上多块石料,他创作出大型山水盆景《村前小河水弯弯》,可谓巧夺天工。
▲冯连生作品《别有洞天》
(黄杨、柘木、幽兰石,盆长140cm)
此作以“多景组合,浑然一体“为构思,“山为骨、水为血脉、树为衣裳”,“山因水而活,树依石而生”等画论作指导,树木与山石相互补充;造景以石为盆而不现盆,多样组合协调统一;奇石横空,险石倒挂,凡中见奇;水岸多变,曲折而幽深,充分展现近、中、远三景一体的艺术效果。
▍有心人天道酬勤
成功只为那些执着与勤奋的人敞开大门。
1990年,冯连生的盆景作品《枫桥夜泊》获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二等奖;1992年,他的作品《故乡行》、《南国牧歌》分别获得中国海峡两岸“中华杯”精品大赛金、银奖;1993年,《幽居秋山》荣获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1994年,《情满淦溪》获天津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1996年,《暮川夕照》获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2001年,《我家就在岸上住》获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金奖……
2006年,他以四下柳州配集的幽兰石,配以精心培育20余年的小叶黄杨,将树与石融为一体创作的盆景《别有洞天》,一举夺得国际金奖,成为他从艺生涯的最高奖赏。
▲冯连生作品《淦溪九曲》
(对节白蜡、龟纹石,盆长150cm)
这些清新秀美,自然朴实,意境深远,极具时代精神的盆景艺术作品不仅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湖北日报》报道,而且多次在国内、国际花卉、盆景展上大放异彩。2004年,冯连生的名字出现在《世界名人录》上,他已经成为盆景艺术界响当当的知名人士。马来西亚《艺术走廊》刊物连续两期为他制作专版。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邀请他参加国际盆景研讨会,请他进行盆景制作现场表演和学术报告,台湾盆景界对他更是格外尊崇。他撰写的《树石与盆景》、《树木养护造型》、《山石盆创作》等20余篇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外各大刊物,他的60余幅盆景作品照片入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作品集》、《当代盆景金奖汇编》、《中国精品盆景》。
国际盆景大会评委、中国大型盆景展评委、《花木盆景》杂志编委、第四批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评审小组成员……在今天的中国盆景界,冯连生是当之无愧的一流专家。2012年,他被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推选为终身名誉主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等均专程到咸宁参观冯连生的作品并大为赞赏,前国家主席李先念还收藏了他的作品。
▲1991年春,冯连生桂花树桩盆景被前国家主席、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收藏。
冯连生没有躺在荣誉的功劳簿上,而是着力于未来。他执著的是艺术的创新,将当今世界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两大类型融合,再融入天人合一的理念。他的这一创意获得国际认可。如今,在这条路上,他还在不断探索前行。
▲冯连生作品《翠岗烟云》
(榆,盆长150cm)
▍苦难击不倒硬汉子
一边是至高的荣誉,一边却是辛酸的苦与泪。
1977年,冯连生欣喜万分地迎来小女儿冯燕的诞生。然而,一年后,他得到医院确诊:冯燕患有痉挛性脑瘫,冯连生当时眼前一黑,差点晕倒。
40余年来,带着智障女儿,他寻遍名医名药。每次到外地,他总是打听良方良医,对任何一个治智障儿的广告都不放过。遇出门一段时间的时候,他每天总要向家人打电话问候,当电话那边传来好消息:冯燕能完整地说一句话了!冯燕能自己上下楼梯了!冯燕会与陌生人沟通了……他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
▲冯连生作品《密林深处》
(对节白蜡、千层石,盆长160cm)
时光一点点地流逝,女儿成了大姑娘。看着人家的女子谈恋爱、穿婚纱,他的冯燕生活还不能自理,冯连生把眼泪往肚子里流。不过,那时的日子再苦,他心里也有个依靠,老伴勤劳善良,任劳任怨,把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样,走南闯北,他也少了许多牵挂。
然而,天不遂人愿。2009年,老伴突然发病,一经诊断即为癌症晚期!
▲冯连生作品《静林秀水》
(广榆、太湖石,盆长140cm)
整整两年半时间,冯连生丢下心爱的盆景园,带着老伴跑遍武汉、上海、北京等地各大医院,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用的手段也都用了,老伴的病却越来越严重。整日整夜地陪护,衣不解带地照料,他瘦了一圈,又瘦了一圈。2011年7月2日,他因劳累过度而休克!
2011年9月,老伴还是离开了人世,冯连生的心如同被掏空了般地难受。然而,再苦再难,眼前患病的女儿让他明白,他唯有更加坚强,他抱着女儿发誓:只要爸爸在一天,就不会让你受委屈!
他开始了又当爹又当妈的日子。而此时,由于老伴离世给女儿心理上的打击,女儿发病的频率越来越高。多少个夜晚,他奔波在送女儿上医院的途中;多少个黄昏,他学着当年老伴的样子,为女儿洗脸洗衣;无论多么忙碌,他总也不忘抽点时间,牵着女儿的手,在广场、在河边散散步;无论多累,一回到家里,一面对女儿,他的语气会马上变得轻柔起来。
这位不再年轻的父亲,要用他最博大的爱为女儿撑起一片生存的蓝天。
▲冯连生作品《赤壁春晓》
(小叶榆、对节白蜡、龟纹石,盆长160cm)
组合多变,单体树景与完整山景结合并立,树石并茂,整体协调统一。主景用山石依树做成“景盆”,树景山石融为一体,单成一景也可多面变换欣赏。组合配景,形态各异,可随意变换成景或单独欣赏。整体画面近、远景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相映成趣。
▍零出场费的大师
有人这样给冯连生算了一笔帐:以他的名气和能力,一盆盆景不说卖上万元,十万几十万元也有人求。几十年时间,早就是大富翁了。
然而,除了因为家人治病急需钱曾卖过几盆盆景外,冯连生对自己的盆景,一直没舍得出手。而至今说起那些被卖掉的盆景,他还依依不舍,后悔不已。
虽然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从来不让自己的名气染上商业气息。如今,他的学生到外地制作盆景,一天的出场费是2000元。但是,连续多届担任咸宁市国际旅游节盆景展总策划、无数次到全国各地点评指导,冯连生都是义务劳动。
他带学生,从不收一分钱的学费,还要负担学生的生活。2009年,通山县一个学生父亲去世,家庭困难,他还资助了5000元。
▲冯连生作品《榆林小景》
(小叶榆、龟纹石,盆长120cm)
2013年9月10日,恩师贺淦荪以89岁高龄谢世。悲痛中的冯连生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继续恩师的事业,传承湖北盆景事业,冯连生不能懈怠。而在他的骨子里,继承恩师遗志,同时也包括传承恩师的品行。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德艺双馨。这是恩师对他的一贯要求。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年,他去看老师,顺手带了一袋金华火腿。没有想到的是,回来后,贺先生将买火腿的100多元钱寄给了他。
“你家里困难,孩子有病,在我身上不要花钱。”老师每每这样对他说。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冯连生越来越淡薄名利,把全部身心都用在盆景艺术的弘扬上。
▲冯连生作品《高峡出平湖》
(对节白蜡,盆长150cm)
▍为了春色满园
如今,不再年轻的冯连生比后生还忙碌。除了打理自己的盆景园,他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培养学生、推广盆景艺术上。他不遗余力地参加各种活动,在国际上推介中国,在中国推介湖北。
他在各种场合中为鄂南盆景事业鼓与呼。通过他的穿针引线,华中地区首届盆景艺术研讨会在咸宁召开。经过他几年时间的呼吁和培养,咸宁涌现了熊放良、孙胜望等一批盆景生产大户,十余件作品在全国盆景大赛上获奖。2003年,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在咸宁举行,冯连生策划的盆景根艺展充分展示鄂南特色,成为竹文化节亮点。2011年,世界盆景大会创作比赛在常州举办,冯连生的学生祝绪成三度上台表演盆景的制作,走上国际舞台。
在咸宁香吾山脚下,冯连生有一片占地几亩的盆景园,园里有盆景600余盆。晴天里,他在园子里浇水、修剪,雨天就在室内切割、雕琢石头。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用女儿冯利的话说就是“比农民还农民”。但是,为了普及盆景知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这个凝聚着冯连生太多心血与汗水的盆景园,全年免费为游人开放。
如今,他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中,能独立从事盆景事业的已经有11人。为了这些学生,他呕心沥血,像自己的老师对待自己一样,不遗余力,倾心教育。
▲冯连生作品《铁骨仙姿》
(对节白蜡,树高95cm)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带动更多的人进入盆景艺术的世界,让盆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冯连生一直在努力也正在努力着。
“是电力企业培育了我,我能取得一点点成绩,首先要感谢企业。”如今,一说起盆景成就,冯连生总会这样说。他忘不了,当年,是企业给了他踏上艺术道路的机会。后来,也是企业把他作为特殊人才,为他日后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今天,咸宁供电公司依然在关注着这位退休职工。一年秋天,当得知冯连生的盆景园水压不足,公司立即帮助解决了这一问题。
▲冯连生新作《问泉》
(对节白蜡、龟纹石,盆长130cm)
我们唯愿大师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把盆景艺术推向更高的高度。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