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史事】秦王置县和余杭的历史沿革
余杭在越国和吴国的争霸中,先为越国的属地,后为吴国的属地。战国初年,越王句践卧薪尝胆,灭了吴国,余杭又成为越国的属地。公元前334年,楚楚国打败越国,将钱塘江北岸原吴国的土地尽数占有。余杭于是进入了楚国的版图。
秦国开始了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二十五年(前222),秦国灭楚国,在余杭境内置钱唐(含杭州市区)、余杭两县,属会稽郡(钱唐几经变更,至民国为杭县,今余杭系由原余杭县和杭县大部地域合并而成)。
汉高祖五年(前202)正月至六年春,钱唐县境属于韩信楚王国。六年春,立刘贾为荆王,属荆荆王国。十二年立刘濞为吴王,属吴王国。
西汉余杭、钱唐两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郡级治安军事机构),元封五年(前106)会稽郡隶扬州刺史部。平帝元始四年(4)改钱唐县为泉亭县。
图|来自网络
改余杭县为进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复名余杭、钱唐。建武六年(30),西部都尉撤销,钱唐县并入余杭县。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浙江以西地置吴郡、余杭县属吴郡,仍隶扬州刺史部。光和二年(179),汉灵帝封朱隽为钱唐侯,恢复钱唐县。建安十六年(211),析余杭县西部地置临水县(西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改临安县)。
余杭、钱唐均入吴国版图,仍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部都尉治。吴黄武五年(226).于富春县(今富阳)置东安郡,余抗县属之;七年废东安郡,余抗仍属吴郡,。宝鼎元年(266)于乌程(今湖州)置吴兴郡,余杭县改属吴兴郡,钱唐县仍属吴郡,均仍隶扬州。
两晋,两县隶属不变。
梁太清三年(549),侯景以钱唐为临江郡,不久废。陈祯明元年(587),于钱唐县置钱唐郡。余杭仍属吴兴郡。
隋开皇九年(589),废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隋大业三年(607),又改杭州为余杭郡,钱唐、余杭仍为所属。
唐武德四年(621)复余杭郡为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钱塘。七年并盐官县入钱塘。贞观元年(627),设江南道,杭州隶江南道。四年、分钱塘县东部恢复盐官县。开元二十ー年(73)设江南东道,杭州属之。天宝元年(742),改杭州为余杭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杭州、余杭郡从此不再设置。同年,江南东道下分置浙西、浙东两道,杭州属浙江西道。州治钱塘,余杭为属县。
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划钱塘、盐官两县地各半及富春县之两乡地置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钱江县更名仁和县。至道三年(997),分天下为十五路、杭州隶两浙路并为路治。
南宋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为临安府.属两浙西路。钱塘、仁和升赤,余杭升畿。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杭州),称“行在所”。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临安府为杭州路。杭州为江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余杭属杭州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未元璋攻下杭州,改杭州路为杭州府。
明、清两代,仍称杭州府,并为浙江省省会。余杭、钱塘、仁和3县匀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