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9教学手记——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阅读
教师示例:
从叙事里读出项羽的胜败命运
关于项羽的胜与败引无数仁人志士反思评价。比较有名的,比如,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显然,李清照欣赏项羽虽败犹硬的性格,这位宋代才女有可能就是项羽的粉丝。再如,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对项羽的失败虽然带着同情,但指出了不可挽回的事实,为项羽的悲剧感慨叹息。可是,李商隐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他在《题乌江亭》中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士重来未可知。”他认为项羽死的有些窝囊,不是真正的男儿气概。
如此看来,他人对项羽这个人褒贬不一,关键是司马迁是怎样看待项羽的?我们是否能从司马迁的叙述里读出其胜和败的必然命运呢?
我想,应该可以,因为,好的传记,其人物性格命运就像磁铁一样,会让围绕它的材料,更重要的是言语表达的方式,都倾向于人物的性格命运。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这段叙事很值得玩味。
首先,这段话里有三个相隔排列的否定句,“不成”“又不成”“又不肯竟学”,这三个句子连在一起,快速转换,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判断:项羽不是个好学生——飘,没有恒心。这种略知一二的性格可能就是他的命运密码。贯穿整个传记,我们可以发现到处是“飘”的影子:“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听到四周皆楚歌,他并没有派人核实实际情况,就从心理上投降了。在这种背景之下的“悲歌忼慷”就显得特别滑稽可笑!
其次,这里叙述了一句项羽的话“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书,难道真的是“足以记姓名而已”吗?在项羽的眼里,写字只有记名字的价值,这是文盲的认知水平,一个视文字如敝屣的人能做君王吗?更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个句子最后的“而已”,“而已”就是罢了,这个“罢了”表露出来的洋洋自得不屑一顾的样子,言里言外,预示着他,即使做王,也不是君王,可能也只能做山大王,事实,项羽的结局恰恰如此,霸王,也是自己封的。
但这句话并不只是透露出他的浅薄,还有一股猛气。比如,“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好大的口吻,这不全是缺点,这至少说明他有企图,有胆量,有欲望。这三有精神也是非常珍贵的。一个只能说“喳”的奴才永远也不可能想学“万人敌”的事,这说明项羽身上有一股雄猛之气,这股雄猛之气恰恰是他能成为“霸王”的原因。其实,仔细读整篇传记,司马迁在很多地方都是在强调他的“猛”而不是“智”,这也是一以贯之的。比如,写破釜沉舟一节。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司马迁仅用“沉”“破”“烧”三个字就写尽了项羽的谋略之“猛”,即使是用计,也用得透着杀伐带着武劲,含着拼死的精神。项羽是靠“力”取胜的,这与他“万人敌”的心理一脉相承。因此,司马迁的行文确实是一以贯之,文本的精神内核统摄了所有的文字。还是那句话,主旨决定了言说方式。
因此,由以上分析可知,司马迁开篇的这一句话似乎就内含了项羽的命运结局,胜之于猛,败之于浮,有力而无知,有勇而无谋。
学生阅读成果展示
从叙事中读出项羽的自我认识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 宋计遥
在我看来,项羽在自我认识上是存在一定的偏差与错误的,这具体表现在其定位与审查之上。
其对于自己的定位问题在两处有直接描写。一是项羽称自己要学“万人敌”,野心有了,可在前文两“不成”与后文的“又不肯竟学”中出现的反差,其实不难看出“浮躁”实际上是已经属于项羽的一个性格弱点。但他对此没有认识,更没有克服,所以他超越自身的局限而进行的定位是难有所成的。二是那句“彼可取而代也”,这还只是见到秦始皇,陈胜吴广起义时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都不比这句话野心外露。他此时将自己的定位已经抬升到了“做皇帝”,但这句话的语言风格却仍是强硬武夫式的。他对于定位的认识与自我认识都不匹配,于是最终也只是“霸王”,超越不了自身的局限。
自恋而自我逃避。从小处开始,依然是学书,学剑,学兵法一段。我们再看“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事实上,这句话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找借口。项羽用“万人敌”的野心掩盖自己“浮而不学”的性格弱点,并为自己所表现出的野心沾沾自喜从而可以不考虑自己的局限。项羽这样的问题,我认为项梁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于是项梁乃教其兵法”,也就是说兵法本身是不教的,这一教其实是对项羽野心的赞许,甚至是鼓励。于是项羽本人也就更沉醉于这种野心了。而当项羽要“取而代”时,项梁其实是虽“掩其口”但“奇之”。作为一个引导项羽的长辈,他没有发现,甚至是助长了这种自恋。接下来写“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换言之,项羽生活在一个足以令他自恋而不自知的环境中。这种环境持续得非常之久。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这一自恋而自我逃避的审查模式,在他生命的最后爆发得尤为明显,“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一句话说了三遍——他不相信这是人祸,不相信是自己的问题,他一定要天来灭他,他认为只有天能灭他。而最后不过江东,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逃避而不面对,不面对就不失败,不失败,他就是永远也至少是西楚霸王。
项羽本纪,一场华美的自我悲剧。
点评:读出文本的逻辑关联,这需要阅读者从逻辑的角度来思考!从一个角度,形成了贯穿全文的整体性把握,这是阅读人物传记的重要思维方式。
从叙事里读出项羽之本色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 黄天馨
纵观《项羽本纪》记叙了西楚霸玉的一生。司马迁也以其绝妙的叙事艺术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形象,白纸黑字之间流露出的是项羽之本色。
司马迁没有塑造一个绝对的英雄或绝对的失败者。项羽之本色复杂而又饱满:胸怀大志但浮躁浅薄,有略有勇但无智无谋,一身傲骨但过刚易折,杀伐武劲但情深意重……这正是一个矛盾体,彰显项羽其人的生命本色。
项羽胸怀大志,但浮躁浅薄。可马迁以语言描写的形式记述项羽大志:“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足见其帝王野心,小小少年与远大志向形成一个冲突,暗示其叱咤风云的一生;但与此同时,三个否定句“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不仅写其浮躁,亦借“不成”暗示倾羽的结局,巧妙地埋下优笔,设下倾羽失败的最初线索。
项羽有略有勇,但无智无谋“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四个短句,主、谓宾结合,节奏整齐紧凑,突出强调了项羽的勇猛武劲与拼死精神。而“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却以同样紧凑的句式点出其杀伐激进,缺少智谋的性格特征。
项羽一身傲骨,但过刚易折。“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前后说了三次“此天之亡”,最终放弃渡过乌江,自刎了结。钱钟书评价项羽“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也。”这是项羽从始至终的傲骨,从他年少时说出“书足以记姓名而己”时就一以贯之的自得;然而过刚易折,也正是这近乎固执的自负将项羽逼上绝路,“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自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两个反问,断送项羽所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也更渲染了悲壮的英雄色彩。
项羽杀伐武劲,但情深意重。霸王别姬的故事传唱至今,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分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分虞兮奈若何?”的慷慨悲歌与其叱咤风云的形象在冲突与对立之中形成一个神奇的统一,杀伐武劲的人亦有柔情;“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亦是其爱兵如子的表现,彰显项羽的人格魅力,使其形象更加真实、立体、饱满。
司马迁正是用这种巧妙的叙事艺术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矛盾体,彰显顶羽本色。
点评:读出人物性格的矛盾对立性,这是核心,然后分析出这种矛盾对立性的多个层面,好像给浑然一体的人物形象拍了CT片,一层一层地展示出其内部构成。
从叙事里读出项羽之少年感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钮婧琦
《史记》中的项羽比我自己年少时遇见的项羽更具有少年感
文章第一段点明“项氏世世为楚将”,这是司马迁写《史记》的常规套路,写人、人名由来、身份等等。但放在《项羽本纪》中,则又增添了一分铺垫与暗示:项羽成将成王仍常理所在,让人未读后文先潜意识中给项羽递上长枪、披上战袍。
文章第二段先写了顶羽之“三不学”,在读出他的无恒心与“有企图有胆量有欲望的三有精神”之外,我认为这就是第一处少年感所在:“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不肯竟学兵法”而“学万人敌”。这是层层递进的叠加否定与众否一肯的突出肯定,是少年人的轻狂,更是少年人的敢于否定。
文章第二段的后半段多提及项梁而少提及项羽,如“项梁尝有栎阳逮”“项梁杀人避仇”“项梁常为主办”“渠与籍俱观”。司马迁在此偷换视角,似乎是让读者从项羽的视角观他所处的世界与遭遇。我认为这则是第二处少年感所在:少年人将志向与信仰寄于最亲信的长辈中,以崇拜和学习的角度看偶像。以项梁的身上我们也就可以读出项羽的影子了。
文章第三段写破釜沉舟,“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这是一连串紧凑的短句,错落有序的排列给人以齐中有乱、整中有分的战场画面感。第三处少年感体现出项羽的年少有为,将帅神威。
文章第四段写项明悲歌忼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情也有义。在感叹项王别姬之悲壮的同时,第四处少年感也由此得出了:少年人的情义喜悲是未经社事打压的,是如清代吴见思之言“一腔愤怒,万种低回”的,是如钱钟书之言“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的。
文章第五段中,司马迁三提项羽之言:“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诚然,这时多次的强调,是项羽之傲气,这也是第五处少年感——少年敢言不服气,敢意未平而再战。
由此读至项羽自刎而死,再重读开头,项羽给予我最深的印象倒不是成王败寇,而是与第一段写的“楚将”形象重合了。第六处,也是最后一处少年感也就出现了:少年人的使命与责任之担当,是实力之体现。也许项羽年少时的经历会成为他成长道路上的阵痛,但也注定是他一生中难忘的精神洗礼。
项羽是我从小就崇拜的英雄形象之一,小时候读不懂历史,长大了才明白了些许项羽的人生。如今读项羽,读司马迁笔下的项羽,立刻让我想到了“重塑少年感”的主题。新时代的少年人应当回首望历史,塑造自己的英雄本色。
2021年4月7日写于学校
点评:钮婧琦的阅读与宋计遥有相同之处,即围绕一点深入,但又有不同,即钮之解读依据是言语形式,她从“叙事”的方式中感受“少年感”,这是文学阅读的重要阅读能力!
从叙事里读出司马迁的导演身份
高二(4)班 谭欣
倘若将目光聚焦到项王别姬这一事件,我发现司马迁导演了一出现代主义舞台剧。
一、背景,以叙代情
司马迁在交代背景时使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以“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清晰地交待了项羽的不利处境。同时,他以叙代情,通过描绘场景暗示项羽的内心焦灼,以无言写尽有言。
二、导火索,荒诞氛围
司马迁以“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作为以动破静的导火索。稍微了解中国兵法的人都会知道,这是虚张声势,涣散军心的计谋。然而,项羽的反应是:“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设计与中计如斯顺利,一下就擦出了荒诞氛围。项羽信以为真的“汉皆得楚”实际是假的。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种种反应,无论是多么恢宏伟大,都显得如同木偶戏一般滑稽渺小。
三、人物,荒诞中的真情
司马迁在用荒诞感将人物缩小后,又以真情闪烁其中。诚然,“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显得不合时宜,项王理应派兵探实敌情。然而,司马迁抓住了两处最为典型的事物:美人和名驹,分别代表爱情和忠诚,让项王的“悲歌慷慨”闪烁着点点泪花。
2021年4月7日写于苏州
点评:谭欣的阅读思维与众不同,她是站在作者的角度来审视文本的构成的,这一点非常宝贵。
从叙是里读出项羽之悲情
高二(2)班 唐铁峰
项羽之悲情,多见于文章不经意处耳。而文章贯通一气,不经意处皆为整局。
项羽的悲情体现在了他身上有太多项梁的影子。
在文章的开头,一切似乎就已经有了定数,项羽的悲情被拉开序幕。
“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如文所言,项燕,楚国名将,曾击败秦将李信的二十万大军。秦王政二十三年,秦将王翦击楚,虏楚王。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南反秦。次年兵败自杀。那么,二者的命运又相像在哪里呢?请看后文慢慢分析。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可见项梁性格中也具有冲动的成分。而作为项羽监护人的存在,对项羽以后冲动易怒的性格必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这段避仇的经历,对于项羽而言是不光彩的,更有可能是其意图以力降服天下的最早伏笔所在。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前一句话,快速急促的节奏,是战斗决心的表现,如战前的擂鼓咚咚,将气氛欲望推向了最高潮。后一句话,同样快速急促的节奏,则是战下了一番刀光剑影手起刀落势如破竹无人可挡之景这也是项羽人生的巅峰,是山颠之人俯瞰山间众生,一如当年大破秦军的李信。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与项梁一样,项羽也是自杀。为什么是自杀?不论项羽是否意识到了自己与项梁命运的相同故而选择如此,因为在项羽看来,自己的死,是天意所在,我杀我自己,便是顺从天意之所在,若英豪必死,死当如此。
这大概就是司马迁笔下项羽的一生了,这样从气盛而衰的人生是大悲,但在司马迁的笔下,更有许许多多的小悲。且看慢慢分析。
我们不妨从项羽的人生末路往前看。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面对项羽的招呼,吕马童的行为无异于是在急于撇清关系,这无疑映照了此时的项羽已经是日落西山英雄末路,自己的话语被误会成了告饶,这对于项羽来说就是侮辱,更何况项羽记得住吕马童,记得住乌江亭长,记得住江东八千子弟,此时的项羽内心,我们已经不敢也不愿意去触碰。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这是项羽所一直崇尚的力,是他人生中最骄傲之所在,是西楚霸王在兑现他的承诺,但承诺的最后一条呢?则是“天亡我”。末路英雄的勇力展现,让人胆战心惊,胆战心惊之余,则是无尽的悲哀。
“然今卒固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的这一番话,在如此境地之下,是对自己的一番检讨,对一生的回顾,得出“天亡我”的结论,这句话对吗?对的,因为项羽在之后,证明自己,完成诺言,自刎而死,他的战就是无可比拟的。天是什么,是人罢了。是对人心的把握,是对人事的调控,是心机,是城府,善于把握人心的人,就是心机极多城府极深的人。但项羽只会力,或者说企图以力来控制人心,从而才走上了一条断头路。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没有人会相信霸王的人生会以此落幕,没有人会相信。“莫能仰视”是不敢相信眼前之景,项羽悲歌泪落,这更像是信仰的破灭神像的崩塌,那种从内心发生的无力感透过纸张直击我们的内心。此时是静的,只有呜呜的哭声,而之后霸王的承诺,霸王的余勇,都是他心中激愤的力量。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非“吾可取而代也。”意思是,我将助力你取而代之。这句话,充满了自负,也充满了之后项羽戎马一生的戾气,难以想象项羽为何说出这样的话语,或许,皇帝也是不过尔尔,以后的鸿门宴,刘邦才能够活下来吧。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为什么“学剑,又不成”之后没有像前文一样加上去字呢?因为没有必要,去与不去,不过是成与不成,司马迁在这里反而以此强调出了去与亡的关联,项羽如此目空一切的态度造成了他人生最后最大的悲哀。
最后一句,回到了开头:“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作者为何强调项燕具体是谁,而项燕是自杀,又为何成了“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因为二人的命运具有相似性,即使是自杀,他们也是历史上的失败者。同一个家族中,出现了命运的轮回,这样虚无缥缈但又极其地惊人,这是一个家族最大的悲哀,却也是这个家族最大的荣耀。我想到了司马迁的司马家族。
项羽真的悲情。
点评:铁峰同学的阅读可贵之处在于,他有整体观,而且能显微烛幽。从非常简单的叙事里读到深刻的内涵。
从叙事中读出项羽之帅气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2)班 纪君杨
古时胜败数不胜数,成王败寇的故事也多如牛毛。但是项羽,却以其独立于历史的形象活跃于各个朝代,我对此的解释是,他太帅了
这里的帅不是指貌似潘安的英俊而是指他的行为举止满足了我们普通人对于英雄最朴素的念想,不想一贯君王惯用的尔虞我诈导致有些精神上的胜之不武,项羽更多的是勇敢,是柔情,是志向远大,他不加修饰的心境是他失败的原因,但也是他独特人格魅力所在。他少时所说:“剑一人敌,不足以学,学万人敌”有着一股子的少年的傲气,鲁莽中透着自信,才气过人加上不肯竟学刻画了项羽的天赋,虽然那不肯竟学,但却能才气过人,浮躁中又有着一点玩世不恭。在秦军包围楚将时,项羽临危受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一度劣势的情况下扭转乾坤又是人们心中英雄标配,三个“无不”让人看的心潮澎湃,感同身受,即使失败了,想到的不是如何东山再起,而是悲歌之后如何安顿好自己的宝马和美人,这种诗意的失败,给了项羽柔情的一面;最后自刎,给了项羽灵魂的升华和精神上实现了与一般君王分别开来,他的故事,像史诗,他也许不是合格的君王,但他却是一个合格甚至完美的英雄,而理想化的英雄终不敌现实,相比于刘邦所说:“吾闻及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的苟且和“推堕孝惠,鲁元车下”的不义,项羽的帅气展露无遗。
同时,司马迁的语言的张力也给了项羽添色,“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临死前,项羽仍然有着一股傲气说着“你们来拿吧!”自刎而死,如此英雄,却在自刎后仍被吾人瓜分尸体求官封爵如此反差,写出了项羽的悲剧色彩,以及他的英雄本色,除此以外,如“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具惊,辟易千里。”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项羽之英勇,人惊苟且接受,毕竟听过项羽的事迹必然心有余悸,而马惊,则是完全是项羽之神威恐吓出的效果。项羽之所以被千万人铭记,不因其君王之迹,只由其英雄之举。
点评:最懂项羽的阅读者,也是读出最美项羽的阅读者。
从叙事中读司马迁之褒贬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2)班 李世博
司马迁对于项羽这一形象的褒贬是平衡的,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将司马迁对项羽的态度概括为有勇无谋,对于司马迁对一个人物的态度我们是不能仅凭只言片语便下结论的,在此对一些观点进行反驳。
多数同学以“学书,去,学剑,又不成,学兵法,又不竟学”为例,来说明项羽性格上的缺陷。其实这点并不足以成为我们去批判这个历史人物的理由。因为看的角度不同这句话的意思本就不同,我们完全可以说项羽兵法不竟学也能大破秦军,可体现项羽领兵作战天赋之强。因此,这段话我认为只是司马迁对于项羽失败的一个解释。因为本身这段话与后文对秦始皇说的话一样,更像是轶事,项羽年轻时学什么,跟项梁两个人说什么我们本就无法考证,是司马迁用来丰富人物形象设定的场景,而且一个文也不行,武也不行的草莽又如何能成为西楚霸王,这显然逻辑不通,前文与后文史实相悖,显然这句话可能具有一定片面性,我们不能以此来对项羽这个人物下评论。
再者,许多同学认为四面楚歌项羽的反应是一种轻浮的表现,更有甚者说凡是稍微懂一点古代兵法的人都知道四面楚歌是虚张声势,项羽的反应如木偶戏一般可笑,可能是这位同学历史不太好,其实这次战争已经经历二十八个月,项羽手下军队已不足两万,兵困垓下已是必死的局面,这种绝望之下,项羽的反应其实并不奇怪,以此来说明项羽的无谋无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最后,许多人说的巨鹿之战只体现了项羽的猛,而不反应其谋略,我认为这也是过度主观臆断了。首先,破釜沉舟决定的本省便是一种谋略,他并不是简单的无畏,对于决策者来说,这个决定的本身便是一场豪赌,淮阴侯背水一战就是谋略,项羽破釜沉舟就不能是谋略吗?其次巨鹿之战后半句被很多人隐去,其实围王离,绝其甬道本身也是一种谋略,其勇绝不是莽,这些行动是井然有序的,如德军的闪电战,命令之迅速,决策之准确无不彰显项羽领兵之能力。再者,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屈指可数,以一当十不仅仅只因为其有必死的决心,楚军的军队素质之高也是秦军汉军等望尘莫及的,这点我们可以在东城之战中对汉军的描写中看出,从这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项羽统兵能力之强。
我认为司马迁对于项羽的态度更多是可惜而不是批判,我们不应该将其意思曲解放大。在读过淮阴侯列传后,有一句话很适合项羽,韩信对刘邦说,他善于将将,可能这才是项羽所不具备的,也是他失败的直接原因,不过项羽在我眼中也起码是一代名将,而不能是什么山大王。
点评:世博同学对我的阅读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式否定解读,可以说,他把阅读引向了深入。是值得敬佩的理性阅读者,保持一种不盲从的态度,具有一种理性审视的眼光,坚持批判反思的思维习惯。这是非常优秀的学习者。世博同学的反思性解读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