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别

十二經別(shí èr jīng bié)為經絡分類名。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經別》。指從十二經脈分出,通向體腔,溝通表里兩經在深部聯系的重要支脈。所謂經別,即十二經脈分出后別行(另行走)的一部分,意即別行于正經脈,故簡稱經別。它的循行路線和分布的部位,比一般的絡脈來得深來得長,所以和脈絡有所不同。其名稱是十二正經后加一個“別”字得來,如手太陽經別。十二經別走在互為表里配對的陰經脈與陽經脈之間,起一種往來聯絡道路之作用;其循行部位多在肘、膝以上,臟腑、軀干及頸項等處。經別循行至頸項以后,三陰經別與三陽經別相結合后,都走入陽經脈之原路,且上行至頭面部位。

手太阴经别 原稱手太陰之正。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在腋前從手太陰肺經分出,行于手少陰經前方,入走肺臓,散行于大腸,上出缺盆,沿喉嚨,復與手陽明經匯合,構成六合中的第六合。

手陽明經別 原稱手陽明之正。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在肩峰端的肩髃穴分出,上出于柱骨(第七頸椎),進入體腔后,下走于大腸,上屬于肺臓,再向上沿氣管,出缺盆(鎖骨上窩)與本經相會合。

足陽明經別 原稱足陽明之正。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在大腿前面從本經分出,進入腹腔,入屬于本經胃腑,散布脾臟,向上通于心,沿食管上行,淺出于口腔,上達鼻根,還繞眼眶,連于目系(眼后與腦相聯的組織),合于足陽明經脈。

足太陰經別 原稱足太陰之正。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從足太陰脾經分出后到達大腿前面(即髀部),與足陽明經別相會合并行,上結于咽喉部,貫穿于舌中,構成六合中的第三合。

手少陰經別原稱手少陰之正。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從本經分出后進入腋下淵腋穴處的兩筋之間,屬于心臓,上行到喉嚨,并上出于面,與手太陽小腸經在目內眥會合,為六合中的第四合。

手太陽經別原稱手太陽之正。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在肩關節部從本經分出,向下行入于腋窩部,走向心臓,联系小腸。

足太陽經別原稱足太陽之正。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在腘窩部從足太陽膀胱經分出,其中一條在骶骨下5寸處別行進入肛門,內行腹中,屬于本腑膀胱,散行布于腎臓,沿脊柱兩旁上行,至心臓而散布其中;直行的一條,循脊旁肌肉上行,淺出于項,再歸屬于足太陽膀胱經。

足少陰經別原稱足少陰之正。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經別》。本經別從足少陰經脈在腘窩部分出后,別走于足太陽經別而相合并行,上至腎臓,當十四椎(第二腰椎)處的腎俞出來,歸屬于帶脈;其直行的繼續上行,聯系于舌根,從項部淺出,與足太陽經別相會合,構成六合中的第一合。

手厥陰經別原稱手厥阴之正。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在淵腋下3寸分出,進入胸腔內,分別隸屬于上中下三焦,上沿喉嚨,出于耳后完骨(顳骨乳突),與手少陽經別相會合,構成六合中的第五合。

手少陽經別原稱手少陽之正。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在頭部從手少陽經脈分出,向下進入缺盆(鎖骨上窩),再向下經過上中下三焦,并在胸中散行分布。

足少陽經別原稱足少陽之正。出《黃帝內經靈樞·經別》。本經別從足少陽經分出,繞過髀部進入外陰中,與足厥陰經別會合;分支進入季脅,歸屬于膽,散布肝臟,上貫心臓,再向上挾食道兩側,淺出下頷部中央,散布于面,聯系眼球后通于顱腦的部位,在目外眥與本經相合。

足厥陰經別原稱足厥陰之正。出《黃帝內經靈樞·經別》。在足背從足厥陰經脈分出,上行到外陰部,與足少陽經別相合而并行,構成六合中的第二合。

十二經別的分布特點可以用離、合、出、入四字概括。即從十二經脈分出稱“離”;進入胸腹腔稱“入”;淺出頭項部稱“出”;陰經經別在頭部合入與其相表里的陽經,陽經經別在頭部合入于本經稱“合”。

十二經別加強了十二經脈的內外聯系及在體深內的臟腑之間表里關系,補充了十二經脈在體內外循行的不足。由于十二經別通過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經脈中的陰經與頭部發生了聯系,從而擴大了手足三陰經穴位的主治范圍。此外,又由于其加強了十二經脈搏對頭面的聯系,故而也突出了頭面部經脈和穴位的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六合說明了經別陰陽表里相合,并上通于心和頭面,擴大了十二經對軀體各部的聯系,加強了十二經脈對頭面的聯系,以及足六經對心臟的聯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