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对于美的认知,论起来真是需要一个极大的篇幅,然从另一角度想,又是极为简单的,仅需要做到“共情”即可。
在给高中的学生上美术鉴赏课时,有的学生“入画”很快,有的则很慢,这取决于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和个人艺术修养的高低,强而高者则快,反之则慢。作为老师,自当秉承有教无类的理念开展教学,因此,我分析了入画快者和入画慢者在美术鉴赏课上的不同反应,并思考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个人思考和感受能力,尽量减小学生们在艺术美的感受力上的差距。
回过头想想,大学毕业实习阶段,在某重点小学做了一个学期的美术教学,小学生和高中生的表现自是大不相同的,随便一个“点”便能够点燃他们的热情,一节课会带给你太多太多的反馈。这主要是年龄和阅历因素带来的结果。小学生的“猎奇”心远大于高中的学生,他们渴望最及时的表达自己内心所想,也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回答问题不怕出错,出了错马上改正也是常态。高中生则由于其年龄上的“成熟”,会在得到一个问题信号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快速开动搜索引擎,但是在没有准确把握的情况下,回答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谨慎的。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看世界的视角如同广角镜头一般,而高中生对一些事物的见怪不怪,导致了他们没有小学生那么敏锐,年龄越长,这种敏感度会越差。其实,敏感度高的人,对艺术的感受力会更强,也就是前面我们说的更容易“入画”,因为具有较高敏感度而更容易共情,对万事万物的共情才能更好的“入画”,高中生随着年纪的增长,减弱了小学生的那种最直接最简朴的感受和表达欲望,那么在课上,该如何引导他们通过鉴赏各类美术作品逐渐提升对美的感受力呢?这就回归到我们的主题——共情共生,换言之,就是一种“代入感”。比如,若是给他们看某一个视频,我常常首先引导他们把自己设定为视频中的某个人物,这样,便能更好的带着这样一种角色感将视频从头到尾“感受”一遍,其间,可能会有憧憬,可能会有恐惧,可能会有悔意,可能会有冲动……最后,可能还会有判断、自省等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会和同学讨论自己的观点,自然是可能相同也有不同,因为他们各自设定的自己融入视频中的人物角色可能是不同的,于是,会假想如果我是你,我会如何,如果你是我,你又会如何?不知不觉,已然“入画”。这种深层次的考虑,是小学生做不到的。但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首先如小学生一样,运用“广角镜头”走进一幅幅画面,走进一个个故事……
再把这些思考代入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中,如果我们具有对事物的敏锐性,那作品必定会是鲜活的,哪怕是朽木一块,它也是有生命的。朽木置于荒野,或被农夫捡拾以生火,或被孩童捡拾以游乐,或被画家捡拾以创作,终而实现“枯木逢春”之新境界。艺术从业者,就是要有“枯木逢春”之本领,要有孩童的“广角镜”,做一个具有纯粹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