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寇勿迫?—“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二百三十五

穷寇勿迫?

岑彭遇刺后,吴汉兼领其军。36年(建武十二年),吴汉率部与公孙述大将魏克、公孙永大战于鱼涪津,大破蜀军,遂北上进攻武阳,击溃来救的蜀将史兴,攻下广都,前锋直逼成都。

刘秀曾经告诫吴汉:“成都有十多万部队,不可轻视。只要坚守广都,待他们来攻时,不要与他们争锋。如果他们不敢来攻,你转营强迫他们接战,必须等到他们精疲力竭,才可以发起攻击。”

吴汉求胜心切,率兵二万进逼成都,倚江为营。自驻江北,留副将刘尚率万余人屯守江南,相距二十余里,在江岸修筑浮桥作为联络。刘秀闻知大惊,遣使责问吴汉道:“我对你下过许多指令,为什么事到临头又乱套了呢?既轻敌深入,又与刘尚另建营垒,如事情急迫,就来不及了。敌军如果出兵牵制你,而以大兵攻刘尚,刘尚被攻破了,你也就败了。幸亏现在没事,你赶快引兵回广都。”诏书尚未赶到,公孙述便已派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围攻吴汉,另派万余人攻刘尚,使其两不能救。

吴汉与谢丰大战一日,兵败还营,召诸将训话:“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必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应诺。于是闭营三日不出,乘谢丰等不备,夜间拔营疾走与刘尚合军。谢丰、袁吉发觉后急忙率兵追击,吴汉等奋力迎战,大败蜀军,斩谢丰、袁吉。

吴汉回到广都后,留刘尚拒公孙述,上书报告刘秀,而且自我谴责。刘秀道:“你回广都,很是适宜,公孙述必不敢忽略刘尚而攻击你。如果他先攻刘尚,你从广都五十里率全部步骑赴敌,刚好遇到他的危困,必可破蜀兵。”

此后,两军激战于广都、成都之间,汉军八战皆捷,围困成都。公孙述自率数万人出城大战,吴汉使护军高午、唐邯率精兵数万人冲锋陷阵。蜀兵大乱,高午冲入阵中刺伤公孙述,公孙述返回城中伤重而亡。

我们探讨一下,事实证明刘秀的“穷寇勿迫”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采取不逼迫,而不断扰敌疲敌的策略,让敌人精疲力尽后一举歼灭。

而我们也熟知毛主席在渡江战役时对待蒋介石军队采取的策略则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坚决将竞争对手压迫到底。

两者好像都是正确的?你认为对待组织或项目的竞争对手究竟是应该“穷寇勿迫”?还是“宜将剩勇追穷寇”?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个案例说明了如何应对竞争对手,尤其是对相对弱或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该如何处理。是应该“穷寇勿迫”,还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并不是绝对的,而应该视情况而定。个人认为有三种因素会影响到对竞争对手的策略:

第一、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刘秀之所以会让吴汉“穷寇勿迫”,是因为吴汉当时与公孙述的力量是势均力敌的,吴汉并没有比公孙述强大多少。也就是说,刘秀也没有给吴汉太多兵力。究其原因,一方面刘秀必须要稳固河北、淮南、河西等广大的已占区域,防止人心不稳造成的叛乱;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吴汉拥兵自重。因此吴汉必须用与竞争对手相等的力量去打败对手,这就注定了不能硬拼,只能巧取。

而渡江战役时,三大战役已经打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力量是100万对70万,而且士气高昂,国民党五大主力军已经消灭殆尽,其余军队则是各派系的组成,人心已经散了。所以“宜将剩勇追穷寇”有更大概率胜出。

第二、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吴汉攻打的成都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如果打成攻坚战,吴汉势必吃亏。因此刘秀的建议是很正确的,在成都和广都之间打运动战,充分发挥吴汉骑兵和步战的优势。“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渡江战役时则不同,千里长江防不胜防,国民党军分散兵力,适宜分而击之。所以敌我双方优劣势也决定了不同的策略。

第三、环境因素影响。刘秀让吴汉缓兵进攻,其实还有一层深意就是人心。岑彭深得其要领,所到之处都是秋毫无犯,百姓夹道欢迎。刘秀的本意是在交战过程中应做好政治动员工作,要笼络当地人心,为接管成都和四川做长期的运营准备,这也是“穷寇勿迫,缓兵为上”的深意。

而红军本来发迹于江南如江西、湖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份,有深厚的民心基础,所以如果不过江打到江南,那么反而会失去民心,不利于组织长远发展。

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以上三个因素,决定了应该如何对待相对弱或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没有固定答案,一切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请思考:你认为对待强的竞争对手,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