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临帖好,创作不行?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唯一门径。无论是初学书法,还是小有成就抑或是有建树的书家,都离不开临帖,离不开对传统的的遵循和继承。在书法实践中,临摹与创作互为彼此,创作有境界的高下,临摹也有功底的深浅,而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才是提升书法技艺的根本所在。
为什么临帖好好的,自己写就打回原形?我们需要临帖到转化的过程。
临摹与创作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过程,即,在创作实践中,有不断对传统的掌控和把握;在临摹过程中,有主体意识的浸透和潺入,具体做法是学习的各个阶段对应地展开临摹与创作。王铎所谓“一日临帖,一日创作”,深刻地印证了这个道理。
一、形式练习
1.训练方法:改变原作章法,将其临摹成斗方、扇面、立轴、中堂、对联等样式。
2.训练目的:通过章法的重新建立,认识并提高单字结构,字组、行的因素的相应变化的能力。
3.步骤与要求:
(1)以某一书家的某一作品为例,尽心严格对临,做到章法、字法字组、行字数、虚实关系、书写节奏等因素尽量逼近原作。
(2)分析并掌握原作章法结构,一般规律,画出章法分解图。
(3)设计斗方、扇面、立轴、中堂、对联等章法示意图,并将原作改造临摹成以上诸形式。
二、补白练习

1.训练方法: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依次遮住原作的几个字,一行以及一个段落,进行补字、补行、补段练习,第一层次为补原作的内容,第二层次补任意内容,但必须合所遮字数。
2.训练目的:通过补白练习强化学生对原帖笔法、结字章法的理解与掌握。
3.训练步骤
(1)仔细观察体会某一名帖(碑)的单字及字组构成特征,找出一般规律。
(2)做出它们的字轴线,字组轴线及行轴线。
(3)遮住某字、字组、行及段落背临。
(4)以非原帖(碑)内容、字、词、句等填补所遮挡位置。
(5)检查填补部分笔法、字组、法等因素与原作的相似度。
三、风格练习
1.训练方法:选择同一书家不同时期的二件作品进行风格转化练习,即用A帖风格临写B帖内容,或以B帖风格临写A帖内容;选择不同书家的作品进行风格转化练习。即用A书家风格写B书家某作品内容或用B书家风格书写A书家某内容。
2.训练目的:训练学生对某一书家某一时期作品或某一书家整体风格的综合理解与把握能力。
3.步骤与要求
(1)选择某一书家如米芾不同时期作品《蜀素帖》与《苕溪帖》,选择不同书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圣教序》与《祭侄文稿》,进行整体风格分析,明确相互间的特点。
(2)风格转换临摹
(3)比较临作与范本间的风格共性与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四、空间练习
1.训练方法:重新构造原帖(碑)局部与整体空间。
2.训练目的:感受并分析自主与段落,重新构造组合所形成的新的风格样式。
3.步骤与要求:
(1)将原帖(碑)分字组、分行剪开,重新拼贴,拼贴时增大或减小字距、行距,临摹时进行调整,尽量做到各种关系的和谐。
(2)观察并分析临作与原帖空间异同给人的不同的感受比较各种状态中情调的差别。
五、提按练习
1.训练方法:以某一经典作品为例,进行接近原作线条粗细、提笔(比原作线细)、按笔(比原作线粗)练习。
2.训练目的:判断、控制书写时所使用的力量以及认识改变原有线的粗细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3.步骤与要求:
(1)用三种不同提按方式临摹某一经典作品,观察提按不同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2)用三种不同光洁度与渗水性不同的纸张进行提按转换临写并加以比较。
(3)用三种不同硬度的毛笔进行提按转换临写比较。
六、节奏练习
1.训练方法:以某一经典作品为例,进行放慢、逼近、加快节奏转换练习。
2.训练目的:明确并理解不同的书写节奏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3.步骤与要求:
(1)临写某帖节奏放慢,各段线条内部速度均放慢。
(2)临写某帖,逼近原帖速度,尽量不做明显的速度改变。
(3)临写某帖,节奏加快,速度变化强烈。
(4)从书写时的感觉和线条的质感两方面检查临写字迹,找出与自己性格和内心节奏较为吻合的一种,思考其原因。
七、墨法练习
1.训练方法:以不同的墨色临写同一经典作品。
2.训练目的:认识并了解书法作品中墨色变化的丰富性及其对风格形成的影响。
3.步骤与要求:
(1)一笔墨练习。
(2)以不同墨色书写同一经典作品。
(3)涨墨练习。
(4)蘸墨点变化练习。
(0)

相关推荐

  • 欣賞書法,首先是章法,就是看一幅書法作品...

    欣賞書法,首先是章法,就是看一幅書法作品的整體效果,順眼受看就是好章法,其表現形式:畄白是否恰恰當,含天乾地支:行列處理是否協調:字體間應有大小穿挿,字眼的分佈是否均衡等.二是欣賞字體出自那一家,那家 ...

  • 书法章法的布局技巧有哪些?

    章法是书法作品中的形式感和整体感,也就是说,如果要把所写的字"堆积"在一起,就要涉及到章法的问题了.平时临摹时,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但要形成一幅好的作品,必须要"设计 ...

  • 公安部首任部长罗瑞卿书法题字

    罗瑞卿 所谓书法,最简单地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写,即书,再就是书法.只有符合书法法则的书作,才能称为书法作品,而书法法则包括笔法,字法,章法等.罗瑞卿的字其笔墨中流淌着的血气风神,着实令人惊叹.好功夫 ...

  • 临帖​、创作的七个着眼点

    锤炼笔墨技巧,主要处理好一下几组矛盾关系:书法密码微店一是大小,指的是结字的大小.在创作时,一定要注意字的大小变化,这样就避免了呆板. 二是粗细.我们常说笔要提得起.按得下.提得起就是要求我们敢于在正 ...

  • 两招解决临帖和创作脱节难题!

    帖和创作为什么会脱节? 临帖展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在当下,中国书法艺术特别需要一种传承与发展.从来稿来看,目前全国的作者们对传统的取法还是比较多元的.历史上这些经典作品都有所临摹,甚至原先不 ...

  • ​再谈临帖和创作的转换

    再谈临帖和创作的转换 文\王志安 书法的临创转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其实也已经谈过很多次,最近在教学过程中又是频频涉及到这个问题,就集中具体谈谈. 大家可能已经习惯了我聊正题之前常常会东拉西扯一 ...

  • 如何解决临帖和创作脱节难题?

    临帖和创作为什么会脱节? 临帖展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在当下,中国书法艺术特别需要一种传承与发展.从来稿来看,目前全国的作者们对传统的取法还是比较多元的.历史上这些经典作品都有所临摹,甚至原先 ...

  • 当代学米芾名家、兰亭奖书法家张洁明的临帖和创作

    张洁明的临帖: ​ 临米芾<苕溪诗帖>(局部) ​ 临米芾<贺铸帖> ​ 临米芾<乡石帖> ​ 临米芾<箧中帖> ​ 张洁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 ...

  • 张旭光二王行书书法42讲(二十二):从临帖到创作,意临是中间桥梁

    张旭光二王行书书法42讲(二十二):从临帖到创作,意临是中间桥梁

  • 中书协理事谈临帖与创作

    引言:曾有个成年人临摹圣教序临了108通,请教赵老师,他临得怎么样?结果赵老师请他把第1通的和第108通的临摹带来看看比较一下,结果发现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甚至有些点划似乎更加走样了,由此可见,他前面所 ...

  • 国展作者谈临帖和创作:写好字需要“聪明的脑袋 扎实的功夫”

    关于临帖观近现代之大家,大多师出名门.然而最终的造化则在于自己.平时临帖.创作,写书过程中时常有些小感悟,顺手便以小纸条记下,没有诸多的理论,只是在实际书写过程中的一些总结.临帖"像&quo ...

  • 雄强高古,宽博疏朗——由临帖到创作谈《西狭颂》

    ■荀 海 <西狭颂>为东汉隶书摩崖刻石,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碑文末刻有"仇靖字汉德书文"字样,开创了书家落款之例. <西狭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