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如果一个人经常有以下两个表现,可能骨子里自卑

图/电影《迷失东京》剧照

自卑,是每个人人际交往以及工作成果路上的绊脚石,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自卑的某些心理特质,发现了以下两点,如果你也具备,请务必引起重视。

一:外在行为常常表现为过激反应,为一件小事或一句话大发雷霆。

过激反应,其实与过分敏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就好比你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朋友为你仔仔细细地斟了一杯好茶,小心翼翼地端上来,正要端到你面前时,不巧家里的猫咪正路过脚下。

如果她往前再迈一步,茶就可以顺利放到你面前的桌子上了,但猫咪会因此遭殃,被主人踩一脚,一定受伤惨重。如果她选择不往前继续迈步,踏出去的脚还可以再收回来,但是茶会洒出来。

她在百般为难之中,选择了第二种做法,所以辛苦泡好的一杯名贵茶水,就撒到了地上和桌子上,还有一些撒到了你身上。

朋友连忙道歉,在歉声中跑去打扫残局,你虽然接受了道歉,却满心都是怀疑和难过,你心里开始想:

“朋友是不是不尊重我?她为什么选择将茶撒掉?这只猫咪怎么如此不凑巧要在这个时候来捣乱?我最近是做了些什么让朋友不开心的事情吗?她在提醒我什么吗?”

事情就是从这里开始不对劲,这个反应就是过激反应,其实就是自卑的一种表现,就是自我认知不够全面,而引发的对事件的过激反应。

这件事原本很简单,是由于一系列的不可控因素造成的,这种不可抗力因素,并不能全然归因在你头上,甚至可以说,完全不必在你自己身上找理由或者借口。

显然,过激反应导致你对朋友也开始产生误解,认为是朋友对你不尊重,或者你不值得朋友的尊重。

可是怎么会呢?朋友辛苦斟的一杯好茶,就足以凸显对你的尊重和关心。过激反应不仅会伤害你自己,也会伤害你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潜意识里的自卑。

是不是与上述的过分敏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却在你心里被无限放大,事态发散,逐渐发酵,紧接着,一般的自卑人群会做出的行为,就是大发雷霆。

即便当时能控制住不发脾气,可是自己在心里依然对这件事下了一个判断,就是“你怎么不尊重我呢?”

由此,情绪也是会传染的,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在这里发生的一件不开心的事,有可能会被自卑的人带回家里,或者带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或者带去自己学习的地方。

总之,这样的糟糕情绪一旦发酵,一定会有某一个时刻爆发出来。

这样的自卑,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与之亲近的其他人。让关心自己的人,不知如何是好,也让爱护自己的朋友感到受伤和难过。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既然知道朋友的心意,知道自己身边的人对自己的爱意,就要努力地让自己去相信:“我是在好好承受着这份爱意的。”

久而久之,在朋友对自己接纳的目光中,在自己对自己反省的和解中,自卑也会像风一样烟消云散,快乐也会如雨后阳光一样在心中照耀。

二:对别人的言语行为过分敏感。

曾经发生过的一件小事,我至今依然记得,大概是在几年前的冬天,我还在学校里读书。北方的冬天特别冷,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室友小洁依旧每天早上都要早起,去教室里学习,在去教室之前,她会先路过食堂。

那天很不碰巧,早晨因为太冷,很眷恋被窝,大家都有些贪睡,所以等小洁起床的时候,冬天的太阳已经高照。

她很着急,急匆匆地赶去食堂,即便她觉得已经很晚了,食堂里仍有许多人排队,小洁迫不得已和正在排队的几位同学说:“不好意思同学,可不可以让我先买一杯粥,我上课马上就要迟到了,真的非常谢谢你们!”

这一队的同学都很和善,给她让开了位置。

在小洁快速地买完早餐正要离开时,不知怎么回事,队伍的最后传来了一两句咒骂的话,她回头一看,原来是队伍最后方的一名女同学,为她插队的行为感到不满,而出口吐出脏话。

小洁没有生气,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同她解释或者聊上两句,便匆匆离开。但是那名女同学的神态,我却至今还记得。

她当时手里捧着手机,背着书包斜斜站着,表情十分不耐烦,眉毛皱到一起,眼神没有善意,我们能看得出,她今天的心情很不好。

是小洁影响了她今天的心情吗?我回过头来仔细想了想,在小洁自我反省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其实并未做错什么。

首先,她是出于紧急情况才做出这种“插队”行为;其次,她很有礼貌地和一整队人都先打过招呼,如果她当时不同意,可以立刻就讲出来,小洁也不会硬着头皮去插队,她大没有必要在我买完东西以后对小洁不满。

她大概是高敏感人群吧,小洁的言语行为都是适当的,但是她却将对方的行为视为不礼貌和不尊重,这实在不是谁能控制的事。

高敏感人群,往往都有这样的苦恼,会对别人的一些想法或者行为言语,进行不必要的扩大和发散,而这些发散往往都是偏离事实的,这只会给其本人带来增添的不必要的一箩筐烦恼。

对于别人的行为过分的敏感,同样也是自卑的一种体现。假如心里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很高,同样,对别人的行为的接纳程度和理解程度也就一定会变高。

如同上面这位女同学一样,她大概是有心情不好在先,然后又将她的坏心情迁怒于别人,这实在是不怎么明智的决定。

最好的处理办法,应该是先进入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对自己是否有了足够的接纳和认识?如果足够接纳自己,也能足够接纳别人,这样一来,也就绝不会产生因为自卑导致的过分敏感。

希望大家在认清自己的同时,也能尽量学会克服心理上的弱点,自卑的情绪谁都会有,但请不要任凭其扩散,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自卑是从小形成的,短时间内很难改变,那么不妨看看奥利地心理学家阿勒泰的心理学著作《自卑与超越》。

他在这本书里,详细分析了自卑形成的原因以及克服自卑的方法,相信读完以后,你会对于自我有全新的认知。

END.

(0)

相关推荐